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簡稱ALL)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中大醫學院一項研究證實,一種名為CD9的蛋白與ALL童的預後有密切關聯,可作為預測復發風險的獨立生物標誌物,協助識別高危患者,儘早找尋合適治療方案,降低復發風險,提高生存率。

中大指出,ALL佔所有兒童癌症約三成,當中九成為B細胞白血病(B-ALL),一成屬T細胞白血病(T-ALL),現時香港每年約有50宗新症。醫生會因應患者的疾病風險調節化療的強度,以平衡藥效和毒性。雖然ALL整體治癒率已達九成,但患者的治療效果仍然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中大團隊希望找出可靠的生物標誌物,提供預後判斷,以制訂更為合適的治療方案。

中大團隊在2020年已發現一種名為CD9的蛋白或許能成為揭示ALL病童預後情況的生物標誌物。中大聯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及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的團隊,結集全國20間醫院及醫療中心於2015年至2019年間接受統一治療的3,781個ALL病例,就其CD9表達、臨床及病理數據進行回顧性研究分析,以了解CD9如何影響ALL預後。

結果發現,5%的B-ALL患者廣泛呈現高CD9表達,T-ALL患者呈CD9陽性則只有27.9%;在B-ALL患者中,CD9呈陽性的比呈陰性的預後較差,五年無事故存活率較低,累積復發率是前者的兩倍,不過同類情況未見於T-ALL患者。

團隊按患者的疾病風險層級分析,發現有中至高疾病風險、CD9呈陽性的B-ALL患者情況最危險,5年內累積復發率高達23.1%;CD9陰性患者則只有10.5%。化療後有微小殘留病灶或帶有BCR-ABL1變異的患者若同時呈CD9陽性,會大幅增加復發率。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錦堂指,透過檢測癌細胞表面有否攜帶CD9,有助發現最高復發風險的ALL病童。他建議將CD9納入常規的兒童癌症檢測項目,為ALL病童的風險分層及治療提供新指引。@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