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每年約有4,000宗肺癌新增病例,當中5%屬於由基因變異引起的ALK陽性肺腺癌,這類肺癌惡化轉移速度極快。中文大學領導的一項最新國際研究發現,新一代 ALK抑制劑「Alectinib」的效果較現時標準療法更好,將無惡化存活期延長接近兩倍。研究團隊相信有很大機率改變國際治療標準。

中文大學領導的最新國際研究,於2014至2016年間,收集303名來自29個國家的第四期ALK陽性肺腺癌患者,分成兩組分別接受「Crizotinib」及「Alectinib」治療,結果顯示後者的治療效果更佳。「Alectinib」的「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達25.7個月,較現時標準治療使用的「Crizotinib」的10.4個月長逾一倍多,同時能有效阻止癌細胞腦轉移,並較少出現腸胃不適、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表示,ALK肺癌成因不明,年輕人及非吸煙人士多發,容易出現腦轉移,但由於血腦障璧會阻隔化療及標靶藥進入腦部,不能阻止「腦轉移」,使病情惡化。而「Alectinib」滲透入腦的能力較高,可顯著減少腦轉移惡化機會:「病人使用最新的標靶治療1年後,出現腦轉移的情況可減少84%」。

60歲的譚女士於2014年底,確診患ALK陽性肺腺癌第四期,其後參與研究,至今服用「Alectinib」已有27個月,病情好轉,無惡化及腦轉移跡象。

然而,現時新藥仍未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病人如想服食新藥,藥費為每月6萬元,較Crizotinib貴約一成。莫樹錦表示,新藥效果顯著,副作用亦少,希望政府儘快將其納入藥物名冊。◇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