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寫香港警員筆試,有網友看完後,跟我分享他廿年前考海關的故事,頗為有趣。

那時他大學快畢業,考海關,體能測試成績不俗。之後到小組面試,題目恰好是他熟悉的範疇,有很多內容充實的意見可以發表,他心想「這次發達了」。但他受過A-Level考試訓練,知道不能太揚才露己,搶著說話,所以即使積極發言,也表現得有禮有節。

事隔廿年,網友對當時情景仍歷歷在目:八人一組,三條題,有一兩人三緘其口,有些則只講一次,而他自己則氣定神閑,每題皆有發言,像考A-Level般,每次在一分鐘內講完。他自問表現良好,以為十拿九穩,結果卻是名落孫山。

本來也沒甚麼好說,但奇就奇在,他有幾個大學同學同時間考海關,都被取錄了,而那些人皆木訥寡言。網友問其中一個被取錄的同學,對方稱體能測試合格(成績比網友差),小組面試則沒有說話。網友不禁奇怪:為甚麼他自己會落選呢?

不久,有個在海關工作的小學同學聯絡網友,說看到他的申請表,面試評語居然是「no confidence」。網友聞言簡直難以置信,「我咁積極發言都no confidence,擺明老屈啫!」至此他才恍然大悟,小組面試的真正用意,是篩走那些自信、有想法、懂說話的人,因為政府只需要被動、服從、少說話的公務員。

網友認為,廿年前已是如此選拔「人才」,難怪到了今天,香港官員的能力每況愈下。「幸好我不被取錄」,他最後說。

聽了他的故事後,我想起從前中國官場的面試,也有很多光怪陸離的標準。比方說,清朝乾隆以後有一種叫「大挑」的選拔制,候選者是三科以上會試不中的舉人,每場大挑廿人,三人當知縣,九人做教職,其餘八人落選,叫「八仙」。想中選,不是靠才學、德行、口才,標準只是八個字:同、田、貫、日、身,甲、氣、由。甚麼意思呢?

據晚清詞人、掌故家況周頤在《餐櫻廡隨筆》所說,八字皆是形容身形:「『同』方長,『田』方短,『貫』頭大身直長,『日』肥瘦長短適中而端直,皆中選。『身』體斜不正,『甲』頭大身小,『氣』單肩高聳,『由』頭小身大,皆不中選。」這些舉人能不能做知縣,原來只取決於身材,面試真的不必說話。

網友當年對落選憤憤不平,或許也有個盲點——他真的不夠「confidence」。試想,人家連面試也不屑說話,坐定粒六,老神在在,不正是自信心爆棚的表現嗎?紀律部隊,唔打得都要睇得,完全不需要talk得,沉著臉不發一言,瞧,多大的官威啊。◇(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馮睎乾,作家,在多家媒體任專欄作家。www.patreon.com/sefirot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