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韓國釜山發生一宗謀殺補習導師駭人案。由於我偶爾替香港學童補習,又喜歡觀看韓劇,感覺這宗案件跟我的距離很接近;也感到惋惜的是兇手和死者均只是廿多歲的妙齡女子。

故事主角是鄭有貞,生於1999年。在她一歲時,母親離開她。父親獨力照顧她和她年邁的祖父。她五歲時,父親也拋棄這個家。自此,她由祖父照顧。兩口子依靠政府援助度日,生活拮据。祖父教育水平低,不懂得與孩子溝通,只提供她基本需要。中學時她入讀英文學校,可惜她跟不上學習進度,經常落後他人。她在校沉默寡言,鮮有參與課外活動,朋友不多。高中畢業後,她不能晉陞大學,只好尋找工作。韓國大學生比率高,達四十多百分比﹝英、美、港達三十多﹞,以她高中程度應徵文職確有難度。時間飛逝,她待業五年也未獲得工作。五年裏,她終日待在家中觀看殺人影片,而且心裏非常渴望自己成為大學生。後來,她在補習程式軟件尋覓導師,他們全是大學畢業,令她羨慕不已。她尋找一位年輕導師,誣稱為她的孩子補習英文。當她進入導師家中,便把她殺掉。然後把屍體切割成數塊,棄置叢林中。

事件最無辜的當然是補習導師,無緣無故惹來殺身之禍。初與陌生人見面,還是選擇公眾場合為佳;或是家中有其他成員在場,確保人身安全。

鄭女雖然是殺人兇手,罪無可恕,但她的成長實在淒慘。幼年的她已遭父母拋棄,內心已認定自己不值得被愛、自己毫無價值。由嬰兒至五歲,是孩子建立自我價值的重要階段;包括信任他人、自我褒貶及能力感。母捨棄她,父親又忙於工作。他哪有心思、時間來滿足兒童發展的需要?

父親是她唯一的生存及情感支柱。他離家後,她經歷分離創傷,但沒有人理會她的感受,祖父更不曉得給予她安慰。試想想,小孩初入讀幼稚園,短暫離開父或母時,也哭鬧不停;更何況父是長久地離開全家。

年少至成年階段,她情緒不穩,容易失控,但學校不曾提供心理支援,親戚也不帶她尋求社區心理輔導。

這宗兇案令我回想心理專家曾說:「歡樂的童年,能成就豐盛的人生。相反,悲慘的童年,需要整個人生來補救。」@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