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律師查錫我,在【錫我的心靈空間】87集節目中,與聽眾分享自己的人生所經歷過的生離死別和種種困境。即使他在最艱難、認為無路可走的絕境中,心中還在為家人著想,這幫助他找到承受苦難的意義,獲得力量走出困境。

善的力量

查錫我的父親原本是江西省首富的公子,1949年,為了躲避迫害,不得不拋棄所有財產,逃到香港。最初十多年家庭非常貧窮,但由於家人感情好,父母的慈愛,兄弟姐妹之間濃厚的手足情,以及融洽的鄰里關係,使得查錫我的青少年充滿了快樂的記憶。家人的親情,在後來他經歷人生低谷,感到萬分痛苦,想不開的時候,竟然幫助他從崩潰的邊緣走回來,鼓起勇氣去承受苦難。

查錫我說,如果你心中能夠與這個世界保持某種聯繫,比如對家人的牽掛,在做抉擇的時候,很自然你也會顧慮到對家人的影響是好是壞,就不容易做傻事。

例如查錫我在肝癌手術不久後,經歷了第二次婚姻失敗。他痛不欲生,得了嚴重的憂鬱症,有2次坐在窗臺前要跳下去,但就在準備踏出腳的瞬間,他都會想到母親怎麼辦?想到母親一生捱窮捱苦,難道自己要害八十多歲的母親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嗎?而他的幾個孩子要如何面對父親自殺的悲劇?他還會害前妻自責一輩子……

在苦難當中,查錫我還能處處為他人著想,不忍心把痛苦帶給其他人,這種善念幫助他找到承受苦難的意義,於是他鼓起勇氣,走出自尋短見的絕望情緒。

可見善的力量無窮大,善念也會給自己帶來善報。

尋找人生的意義

查錫我說,快樂和苦難是人生的本相,交織在人生的旅途中。他的人生多次經歷生離死別,兩年前,他送走了哥哥。哥哥與他的感情非常好,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哥哥因失戀導致精神失常,從20歲開始就住在精神病院。查錫我經常去探望哥哥,每次想到哥哥的一生消磨在精神病院當中,他就唏噓不已。人生是多麼的短暫,而且無常,很多事情發生在人的預料之外,常常令人措手不及。

他經常思考,我從哪裏來的?人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呢?創世主創造了我們,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有什麼目的呢?人的生命到底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呢?無論人能活多少歲,七十歲、八十歲、或一百歲,總有一天要離開塵世。離開這個世界以後,人將會去哪裏呢?

查錫我說,也有很多人向他提出相同的問題。他在探討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閱讀了很多書籍,參考了中西方不同宗教以及許多思想家、哲學家的各派學說。當中他比較喜歡中國明代的哲學家王陽明。

王陽明生於明代中期,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書法家和軍事家。中國歷史上,像王陽明這樣,既是文人士大夫,又是可以提刀上馬陣前殺敵的將軍,還能著書立說自創一派者,寥寥無幾。他少年即立志高遠,讀書為做聖賢,練習兵法為報國。但他的一生常遭嫉忌、誣陷,因此常常吃苦,處於困苦險境之中。

王陽明認為:欲修身,先養心。修心,就是修福。他總結自己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動心」,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巋然不動」。只有不動妄念,不存妄想,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

王陽明一生有三個境界:. 心外無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陽明所講的「知」,不是指知識或知曉、知道,而是指良知的「知」,即「德性之知」。

王陽明也教他的弟子靜坐,要求他們默坐澄心,慢慢地祛除內心的雜念,然後分辨「真我」(本心真體)和「假我」(習氣私慾)。王陽明教導弟子要「存天理、去人欲」。

在最大限度追求物質享樂的人世間,人們為了名、利、色、氣而苦惱,不擇手段。但是,如果你按照王陽明所講的哲理去生活,你就能夠逆流而上,面對誘惑不動心,面對屈辱不抱怨,面對困苦不悲觀……凡事用先天善良本性做衡量,「存天理、去人欲」。如果你真能這樣做,就能出污泥而不染,提高自己的品行、層次和境界。這很可能是我們來到人世當人的意義之一。

王陽明在臨終之際,身邊學生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查錫我表示,王陽明的一生光明磊落,他臨終說的這兩句話,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領悟。@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