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部分香港的學生缺乏求知精神、分析能力,究竟是甚麼原因造成呢?有甚麼方法解決呢?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引述的研究,認知科學家指出每個人出世時都是科學家,充滿求知精神,不怕失敗和主動學習。但為何我們的孩子逐漸失去求知的精神——追求知識的動力,創意和分析的能力,少了歡愉?
原因是在沉重功課和頻繁測驗或考試的環境下,特別在很多亞洲的孩子,為了應付考試而讀書、參加補習班,以為考到滿分就是一切,所以變成了一個「讀書機器」。
有些父母從幼稚園便給子女過多習作,課外活動做,但是往往會適得其反,有可能令孩子對學習產生抗拒,升上中學時會對讀書失去興趣。
潘宗光教授說到,父母過份關心子女,事事安排好,給最好的物質和生活條件,替他們決定一切,以為是為他們好,但會令到孩子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及失去主動。背後原因是父母有很高的期望,子女即使不喜歡,但卻不敢說,只有跟從。慢慢孩子就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缺乏主動性,甚至會有不同的情緒問題,輕則憂鬱,重則自殘身體。
如一些外國的例子,德國的森林學校,芬蘭的教室,澳洲規定中、小學在家功課的時數,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早期(高中前)培養及保持求知的精神,讓兒童及親少年去探索、發問、思考,主動尋找答案,勇於嘗試。
下期續寫求知精神和追求知識之間的關係。◇
作者:李錦博士,前投資銀行董事,現為教育學者及「理財啟苗」聯合創辦人。
網站:www.childfinancialeducation.org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