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中國向以其治史傳統為傲,廿四史有系統地記錄了歷朝大事。九七後,香港規定初中中史必修。然而,必修不代表所教史實為真,若史實有問題,必修便等同強迫吸毒,後患無窮。
歷史教學的一個盲點,是亂用因果關係。教科書為歷史事件堆砌一些原因,便以為已妥善處理了相關課題。這種先有果再找因的學習方法,優點是課堂上具可控性,缺點是論述過簡,學生不能理解歷史的複雜性,以為有因必有果,造成的「學習成果」是對世情盲目樂觀、失敗後盲目悲觀。
當中最好的例子,是孫中山的革命活動。這是中西史都必需涵蓋的重要議題,一般教科書會說,清朝積弱、天災、反清復明傳統、西化知識份子出現等,造成了辛亥革命。然而,具中上資質的學生可能會問:有了這些因素,辛亥革命是否必然成功?既然滿清那麼「腐敗」,為何自1894年孫中山搞興中會要用17年時間才能把它推翻?辛亥革命賴以成功的武昌起義,如果好像之前十次起義般失敗,結果會如何?
事實上,如果讀孫氏對革命的回憶,印象與教科書所述便大相逕庭。孫氏於1917-19年間講述《建國方略》,其中一章「有志竟成」,雖然將革命說成「順乎天理,應乎人情,適乎世界之潮流」,「先知先覺者所決志行之,則斷無不成者也」,惟記述的卻是十次起義的失敗,以及如何應對失敗的情緒。該章要點如下:
第一,革命充滿挫敗。1900年惠州起義後「革命基礎,皆完全消滅……適於其時有保皇黨發生,為虎作倀,其反對革命,反對共和,比之清廷為尤甚……革命前途,黑暗無似,希望幾絕」;由於清政府仍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孫中山作為亂黨,礙於清廷壓力,「荷屬(即印尼)則拒絕不許予往,而英屬(即馬來亞)及暹邏亦先後逐予出境。如是則東亞大陸之廣,南洋島嶼之多,竟無一寸為予立足之地」,最終孫中山被迫逃至美國。
第二,革命需要流血和犧牲。陸皓東是「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史堅如是犧牲的「第二健將」,山田良政是「外國義士為中國共和犧牲者之第一人也」。
第三,革命需諄諄告誡,不能罔言指責。無論檀香山、美洲、日本等地,一開始都是「風氣未開,人心錮塞」,「鼓吹數月,應者寥寥」。移風易俗的思想工程,倡導者需具領袖風範,革命才有成功可能。
第四,革命需要耐心等待時機。革命的轉機,是大清戰敗於日本,清廷向東洋派遣學生。「時適各省留學生至日本之初,而赴東求學之士,類多頭腦新潔,志氣不凡,對於革命理想,感受極速,轉瞬成為風氣,故其時東京留學界之思想言論,皆集中於革命問題。……留東學生提倡於先,內地生附和於後,各省風潮,從此漸作。」
一場革命,意見從來不易統一。同盟會成立後,革命重心應在華南還是華中、國旗應如何設計,在在都引發爭議。保皇黨試圖暗殺孫中山、同盟會黨友醞釀罷免孫中山……一步一腳印,在衝突中作出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這,或許就是「有志竟成」的意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