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是中英《南京條約》簽署180周年,建制人士及傳媒自然借此良機出來背書:弱國無外交、百多年來英國政府對香港人洗腦、香港人必須消除戀殖遺毒、香港不是殖民地、解決香港問題純屬中國主權等,再一次獲得宣示。然而,這些看法明顯並非180年來的唯一。「正確」的看法,代表着不少聲音被壓下去。崇尚多元的香港人,還可以怎樣審視《南京條約》?

第一、與俄國比較。中共說,不平等條約割出去的土地必須收回,甚至中國一直擁有已永久割讓領土的主權。說法固然政治正確,但事實上卻站不住腳。《中俄璦琿》、《北京條約》,同屬不平等條約,但所割讓的百多萬平方公哩東北領土今天仍然屬俄。趙雨樂接受《文匯報》訪問時問,香港人能否「感受到自己與祖國之間那種血脈相連的關係。」他會否同樣關心東北領土人民與祖國的血脈相連關係?中共處理英俄兩國條約方法迥異,換言之不平等條約割讓出去的土地未必需要收回。

第二、與日本比較。與中國一樣,日本在近代受不平等條約的蹂躪。1853年黑船事件後,日本次年被迫簽訂《神奈川條約》,開放函館等港口。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對不平等條約的反應較快,幾十年間積極學習西方,進行明治維新,成功讓西方取消治外法權,並且在甲午戰爭戰勝中國,一躍而成亞洲強國,而中國到那時才驚覺自己身陷「喪權辱國」之囹圄。日本在當時和今日對不平等條約所表現的民族自信,說明《南京條約》本身不是問題,國人當時不思進取、今天仍怨天尤人才是問題。

第三、中共遵守不平等條約。政治從來不是口號當飯吃,御用學者和政客打完嘴砲,不等於釐清了歷史。事實上,中國近代大部份政權均尊重相關條約,連中共自己亦然。且不說中共建政時的「長期利用,充份打算」對港政策客觀上等於承認了英治,後來收回香港的時間定於1997年7月1日,客觀上等同中共遵守了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99年,中共藉解決新界問題解決南京、北京兩條約留下的香港問題,方法是沿用民國時與列強重新訂約,以《中英聯合聲明》取代三條涉港條約。換言之,中共無論怎樣嘴硬,實際上仍是沿用《國際法》解決,符合「不平等條約只是增加談判桌上的籌碼」的原則。

第四、香港人的出現。沒有《南京條約》,會否出現香港人身份認同?歷史難有假設,但左媒不厭其煩對殖民地、香港人身份的攻擊,客觀上其實等於承認殖民地和香港人的成就。否則,本來無一物,又何處惹塵埃?沒有《南京條約》,又哪會在兩個世界的狹縫中創造出香港這個已經終結的奇跡?

梁振英、林鄭治港短短十年,香港已出現回天乏力的巨變,180年對香港城市發展和對殖民地歷史看法的轉變,豈能不巨?港人對《南京條約》,最少應該知道,這既是民族恥辱,也是歷史機遇。香港作為國際社會,不能侷促於官史,沉淪於僅僅對官方有利的歷史解說。否則,這些歷史,不讀也罷。◇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