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的「紀載香港」分享了港島中西區的歷史建築背後的故事,今期繼續沿著《香港街道畫當年》的東行路線,從銅鑼灣地名一窺渣甸洋行昔日的風光。「糖街」的由來是甚麼?「大丸有落」的日資百貨年代有多輝煌?為何在大坑道附近有一座紅磚綠瓦的教堂?香港大球場附近的中西合璧紀念碑背後有一段怎樣的悲慘歷史?
對比四年前的《灣仔畫當年》,新亞研究所柴宇瀚博士表示,今次出版的《香港街道畫當年》是上本書的補充和延伸。他提及,早前講灣仔區,集中在一個區域的歷史,這次涵蓋面比較廣,東行從銅鑼灣至跑馬地,西行由中環至西營盤,之前是以歷史線、生活線、海岸線等方式呈現,這次主要從港島區的中軸線出發,在人文、歷史、宗教、商業等角度進行延伸,更加深入地探討各個街道背後的歷史點滴。
渣甸洋行「佔領」銅鑼灣街道 糖街原是銀圓街
漫步銅鑼灣,大家熟悉的怡和街、渣甸街、勿地臣街、波斯富街、百德新街、糖街等等,柴宇瀚博士提及,這些街名都跟老牌英資渣甸洋行息息相關。
渣甸洋行由兩位原屬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人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與詹士勿地臣(James Matheson)組成Jardine Matheson & Co.創辦,在香港開埠之初,渣甸洋行購入港島沿海銅鑼灣東角地段土地,將廣州的總部遷住香港,中文名「怡和」替代音譯的「渣甸」,在港發展各類業務,包括航運、造船、碼頭、繅絲、煉煻、保險及地產等,經營規模和影響力深遠,成為香港商業史上的重要一環。多年來怡和洋行與太古洋行﹙Swire﹚、和記洋行﹙John D Hutchison & Company& Co.﹚及會德豐﹙Wheelock Marden﹚並稱「香港四大洋行」。
從街道名來看,怡和街、渣甸街直接就是渣甸洋行的名稱,「勿地臣」是怡和洋行創辦人詹士勿地臣的名字,波斯富是勿地臣妻子的親戚,如今的勿地臣街與怡和家族有直接關聯。如今的「百德新街」也有來頭,百德新的家族與怡和洋行關係密切,威廉百德新(William Paterson)曾在1875年至1887年擔任怡和洋行合夥人。
柴宇瀚博士特別介紹了香港造幣廠(Hong Kong Mint)和糖廠的歷史,如今的「糖街」其實在1868年前曾叫做「銀圓街」。1866年,香港政府在京士頓街與加寧街交界設立香港造幣廠,鑄造5仙、1毫、2毫、5毫及1元硬幣,但是造幣廠落成後入不敷支,只短暫地存在了兩年,1868年停辦後由怡和洋行收購,1878年租予一間中外合資公司開設煉糖廠,名為「中華糖局」(China Sugar Refinery),是香港第一間大型糖廠,製作白糖運往英國及東南亞之殖民地,這條街也因此改名為「糖街」(Sugar Street)。
「大丸有落」成經典 日資百貨一度雄霸銅鑼灣
筆者與友人相約銅鑼灣,會面地點常常是「Sogo見」,1985年營業至今的崇光百貨,成為了銅鑼灣的重要地標。柴宇瀚博士分享,在1960年代,日資百貨公司在銅鑼灣盛行一時,當時甚至有「小銀座」之美譽。
搭乘紅色小巴(紅Van),一句「大丸有落」就道出了令人懷念的「港味」。曾幾何時,大丸是港人耳熟能詳的百貨公司,為第一間落戶香港日資百貨。大丸1960年在記利佐治街與百德新街交界開業,走中高檔路線,逾六成貨品是日本製造,開店第二日就有接近10萬人光顧。大丸成為日資百貨在香港的成功典範,在上世紀70、80年代,一系列的日資百貨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松坂屋、三越、伊勢丹、八佰伴、崇光、西武、東急、崇光⋯⋯
萬事皆有起有落,在1990年代中後期,日本經濟不景氣,加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這批雄霸一方的日資百貨公司逐漸引退,結束在港業務。1998年日資百貨巨頭大丸結業,松坂屋亦在同年撤走。隨着2006年興利中心拆卸,三越消失,如今只剩下Sogo崇光百貨,2000年,日本崇光宣告破產,華人置業的劉鑾雄及周大福的鄭裕彤共用35億港元收購香港崇光百貨,如今已變成華資的產業。
紅磚綠瓦的教堂 百年紀念碑背後的火災慘況
遊走東院道及銅鑼灣道交界處的大坑道,可以看到一座紅磚綠瓦的雄偉建築,乍看以為是一座中式廟宇,細看發現正中嵌著的十字架,方知這是一座教堂。速寫畫家彭啤在銅鑼灣畫畫時,留意到這座特別的建築,再結合柴博的歷史研究,用手繪畫作和舊照片與讀者分享獨具特色的聖馬利亞堂。
聖馬利亞堂屬於香港聖公會,1911年聖公會在銅鑼灣設立「晏氏棲留院」,主要收容無依無靠的婦女,教她們識字和求生的技能,倫義華主教捐款為她們的聚會興建了小禮拜堂。二十年間人數增多,聖公會於1936年在該址興建新的教堂,背山面海,採用中式建築設計,紅磚綠瓦,正門設有數十級寬闊的石階,門前四大紅柱子,兩側設有石欄杆,具有華洋共處的特色。聖馬利亞堂於2009年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沿著東院道往香港大球場方向走,在山坡上設有一座中西合璧的紀念碑,正中的主牌樓刻有福、祿、壽三個大字,下方三開間各有一個古典意大利風格的花崗石壁龕,嵌上雲石碑。右邊石碑下安放后土碑,糅合西方古典建築與傳統中式建築的元素。這座名為「馬棚先難友紀念碑」於1922年興建,事源1918年2月26日的馬場周年大賽時突發大火,造成600多人死亡,罹難者大部分是華人。災後東華醫院協助處理遺骸,並向華民政務司要求撥地設立永久墓園,選址咖啡園華人公眾墳場(嘉路連山墳場),由東華籌款興建,讓亡魂有所歸,二戰後遺骸遷葬沙嶺,保留紀念碑。紀念碑於2015年10月被香港政府列作法定古蹟。時至今日,每逢清明時節,東華三院均會派員前往紀念碑掃墓。
彭啤分享,很多人提起銅鑼灣都會與繁華的商業區和購物聯繫起來,很少有人會留意東院道附近的古蹟,回味當年的歷史,感受百年前香港經歷過的災難和慈善機構的人文關懷,中西合璧的建築亦可彰顯華洋共處的歷史。
*********
港島區的文化底蘊深厚,街道的歷史可以回顧的還很多,似乎講上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彭啤每次帶上畫板在街頭徜徉,努力勾勒出這座深愛的城市的模樣,心中不免升起一絲感動。眼見這些年香港的轉變,各種斷崖式的變化,又讓他感慨萬千,唯有緊握畫筆,抓緊時間留下這座城市此時此刻的獨特模樣。◇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