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4年,滿懷雄心的年輕西班牙藝術家貝魯格特(Alonso Berruguete,譯註1)來到意大利,有志成為文藝復興盛期藝術精英的一員。藝術訓練相對不足的他,不知自己能否成功,也不知何時能成功,卻做出這一冒險之舉。

不過,貝魯格特很快就證明了自己。1508年,米高安哲羅准許他研究《卡西納之戰》(Battle of Cascina,譯註2)的素描草圖──這幅壁畫從未完成。鮮少有人獲得這樣的殊榮,這無疑表明,米高安哲羅將貝魯格特當作藝術家來尊重,也當作朋友信任他。

任何一位藉藉無名的新藝術家,能夠在抵達意大利之後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米高安哲羅收至門下,足以說明其人天賦異秉。之前貝魯格特甚至沒能獲得資格在北歐文藝復興藝術中心──勃艮地荷蘭(Burgundian Netherlands,註3)接受培訓。他唯一的藝術基礎是在故鄉打下的,當時西班牙正蹣跚邁出文藝復興文化的第一步。

西班牙易主

「收復失地運動」以西班牙攻陷格拉納達為終。圖為弗朗西斯科‧普拉迪利亞‧伊‧奧爾蒂斯(Francisco Pradilla y Ortiz)1882年作布面油畫《格拉納達的投降》(The Capitulation of Granada),現藏馬德里參議院宮。(公有領域)
「收復失地運動」以西班牙攻陷格拉納達為終。圖為弗朗西斯科‧普拉迪利亞‧伊‧奧爾蒂斯(Francisco Pradilla y Ortiz)1882年作布面油畫《格拉納達的投降》(The Capitulation of Granada),現藏馬德里參議院宮。(公有領域)

1468年,伊比利亞半島被分割成幾個小王國,缺乏藝術繁榮所需的和平與穩定。1469年卡斯蒂亞王國的公主伊莎貝拉(Isabella)與亞拉岡王子斐迪南(Ferdinand)聯姻統一了兩國,由此改變了一切:王國之間的敵對狀態解除,新政府強大到足以懾服騷亂的貴族,並通過在1492年完成「收復失地運動」(Reconquista,譯註4),統一了現代西班牙的大部份地區。

在新的社會條件之下,西班牙人追求文化的興趣急劇增加。起初,西班牙人受本國君主與勃艮地公爵姻親關係的影響,崇尚佛蘭德斯(譯註5)藝術範式。不久之後,當意大利文藝復興即將取得最偉大的成就時,西班牙人開始轉向意大利。

貝魯格特是在這種氛圍中成熟起來的首批西班牙藝術家之一。他的父親佩德羅(Pedro Berruguete)是西班牙藝術從哥特式向文藝復興過渡時期的著名畫家,也是阿隆索的第一位老師。老貝魯格特對意大利藝術發展的興趣,激發了阿隆索前往文藝復興中心學習的願望。在那裏,年輕的貝魯格特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藝,讓他迅速脫穎而出。

藝術家的塑造

阿隆索‧貝魯格特(Alonso Berruguete)約1512—1517年間創作的木板油畫《莎樂美》(Salome),87.5×71 cm,意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阿隆索‧貝魯格特(Alonso Berruguete)約1512—1517年間創作的木板油畫《莎樂美》(Salome),87.5×71 cm,意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貝魯格特最初在意大利學習時,專注於油畫技巧。他早期的藝術成就,在《莎樂美》(Salome)和《聖母子》(Madonna and Child)中有目共睹,可與拉斐爾和提香的早期作品相媲美。他卻沒有選擇繼續深造,轉而學習雕塑,並藉由此種媒介,形成了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獨特的一種個人風格。

雖然他從油畫轉向雕塑的詳情不為人知,但他肯定是在抵達意大利後不久就開始涉足這種新媒材。1510年,從羅馬葡萄園的田間出土了最著名的古代雕塑之一《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Laocoon and His Sons,註6)。當時舉行了一項賽事,為這件古希臘大理石雕塑上的殘肢補上一隻蠟製手臂,貝魯格特是晉級比賽的四位藝術家之一。他敗給了16世紀意大利雕塑家兼建築師雅各布‧桑索維諾(Jacopo Sansovino),後者的技藝僅次於米高安哲羅。然而,貝魯格特能與這一級別的藝術家一較高下,預示著他將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米高安哲羅羽翼下

傳為阿隆索‧貝魯格特(Alonso Berruguete)所作《鐵器時代》(The Age of Iron),1520—1530年,鋼筆和棕色墨水畫,20.3×31.5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傳為阿隆索‧貝魯格特(Alonso Berruguete)所作《鐵器時代》(The Age of Iron),1520—1530年,鋼筆和棕色墨水畫,20.3×31.5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接下來的十年中,貝魯格特一邊學習雕塑,一邊以畫家身份謀生,漸而取得了後來的成就。在佛羅倫斯的幾年生活,對此多有助益。米高安哲羅和多納太羅都是佛羅倫斯人,多納太羅的許多雕塑都在佛羅倫斯;而米高安哲羅與貝魯格特交情很好,為後者與當地藝術家建立聯繫開了方便之門。

儘管擁有這些便利,貝魯格特在意大利期間只完成了雕塑教育的第一部份——運用素描和蠟模設計雕塑。但他通過繪畫獲得的地位最終促進了他的轉型:到1518年他已聲名鵲起,接受任命為西班牙王室的宮廷畫家。(註7)

與宮廷雕塑家們的合作,讓他最終學會了如何獨立創作雕塑。一旦掌握了必要的技巧,貝魯格特很快就成為西班牙最有影響力的雕塑大師。

變革西班牙藝術

在貝魯格特對西班牙美術產生影響之前,該地區雕塑在設計、造型和解剖學方面都很落後,甚至很粗糙。木頭一直是當地普遍採用的雕塑媒材,人物通常被塗上鮮豔而失真的色彩。這與人體結構精確、做工精緻的意大利大理石與青銅雕塑形成鮮明對比。

貝魯格特將西班牙傳統元素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主義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成為他對本國藝術發展最富盛名的貢獻。他的作品細節繁複、造型逼真──儘管有些拉長變形──其對形體和設計的運用讓人聯想到多納太羅。貝魯格特的藝術媒介同樣是木頭,而深沉逼真的色調則是他的點睛之筆。

阿隆索‧貝魯格特(Alonso Berruguete),《使徒或聖徒》(Apostle or Saint),約作於1520年代,彩色鍍金胡桃木雕,103×37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阿隆索‧貝魯格特(Alonso Berruguete),《使徒或聖徒》(Apostle or Saint),約作於1520年代,彩色鍍金胡桃木雕,103×37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儘管貝魯格特的木雕作品備受矚目,但在此之外,他還通過大理石雕塑和石膏作品,將純正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引入了西班牙。在一些雕塑中,古典主義風格一目瞭然,如《基督變容》(The Transfiguration of Christ,註8);而在另一些作品中,這種風格則被主要人物的中世紀晚期服飾稍稍掩蓋,如《斐迪南和伊莎貝拉之墓》(Tomb of Ferdinand and Isabella)。

直至1561年才辭世的貝魯格特,為西班牙的雕塑和藝術文化帶來了變革。他的作品聞名西班牙,在如今的薩拉曼卡(Salamanca)、托萊多(Toledo)、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布爾戈斯(Burgos)、格拉納達(Granada)、帕倫西亞(Palencia)和卡塞雷斯(Caceres)等許多重要城市都能看到。胡安‧德‧朱尼(Juan de Juni)、加斯帕爾‧貝塞拉(Gaspar Becerra)和胡安‧包蒂斯塔‧巴斯克斯(Juan Bautista Vazquez)等藝術家在貝魯格特奠定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並將其傳統延續到下個世紀(17世紀)。一位藝術家,被視為以一己之力影響了整個國家的藝術,這在藝術史上鮮有其人。#

阿隆索‧貝魯格特(Alonso Berruguete)作《基督變容》(The Transfiguration of Christ)木雕局部,約1560年作,西班牙烏貝達的薩爾瓦多聖心教堂(Sacra Capilla del Salvador)主祭壇。(Shutterstock)
阿隆索‧貝魯格特(Alonso Berruguete)作《基督變容》(The Transfiguration of Christ)木雕局部,約1560年作,西班牙烏貝達的薩爾瓦多聖心教堂(Sacra Capilla del Salvador)主祭壇。(Shutterstock)

譯註:

【1】阿隆索‧貝魯格特(約1488–1561年)是西班牙首位文藝復興雕塑家,也是16世紀最重要的彩繪木雕藝術家。貝魯格特早年赴意大利接受繪畫和雕塑培訓,期間師從米高安哲羅,後回到西班牙,重拾西班牙製作木雕的傳統。
【2】《卡西納之戰》(Battle of Cascina),1504年夏,米高安哲羅受託為佛羅倫斯市政大廳繪製該壁畫,對面牆壁的繪畫則由達‧芬奇創作《安吉利之戰》(the Battle of Anghiari)。他們都未完成創作。而該草稿被當作典範不斷被後人研習。
【3】勃艮地荷蘭,又稱勃艮地屬尼德蘭、勃艮地屬低地國家,於1384至1482年由瓦盧瓦王朝的勃艮地公爵家族統治,包括今天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全境,加法國北部部份地區,後轉由哈布斯堡王朝繼承。
【4】收復失地運動,又稱再征服運動,是718年至1492年伊比利亞半島北部天主教各國逐漸攻克南部穆斯林摩爾人政權的運動,以西班牙攻陷格拉納達為終。
【5】即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
【6】《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又稱「拉奧孔群雕」,高約184厘米,由阿格桑德羅斯等創作於約公元前1世紀,現藏羅馬梵蒂岡美術館。
【7】貝魯格特於1517年返回西班牙,次年被卡洛斯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任命為宮廷畫家和雕塑家。
【8】《基督變容》,又稱「耶穌顯聖容」,是《新約》記載關於耶穌在大博爾山改變面容和衣裝並且通身發光的神蹟。

原文The Making of a Renaissance Master: Alonso Berruguete ’s Rise to Prominenc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James Baresel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曾為《Fine Art Connoisseur》、《Military History》、《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和《New Eastern Europe》等眾多期刊撰稿。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