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意大利「文藝復興」最終戰勝黑暗中世紀的敘述從何而來?要找到答案,我們需要檢視創造出「文藝復興」這個名稱的起源……直至今天,我們才了解,意大利的藝術臻於巔峰,是根源於修道院作坊的悠久工藝傳統,以及許多國家和傳統影響所致。
【編註:自公元5世紀末西羅馬帝國滅亡後1,000年左右(14世紀至17世紀)的歐洲,出現了一場文化運動:「文藝復興」(Renaissance)。從意大利中部的佛羅倫斯、威尼斯等城市興起後,擴展至歐洲各國。這場文化運動基本上是以復興古羅馬文化為名,大致上是要改變中世紀社會嚴重的腐敗,但不是重現古羅馬,反而摒棄了神學和經院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條,加入新的思考,其思想基礎是人文主義。】
前言:
我對意大利最早的記憶是在威尼斯。小時候,我在聖馬可廣場上追逐鴿子時,彷彿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般,出現在這樣一個陌生又奇妙的世界裏。我的父親則在一旁用水彩將當下的景象描繪下來。
長大後,我開始學習藝術史,經常需要從讀書的地方——奧地利的薩爾斯堡(Salzburg),前往意大利的翁布里亞(Umbria)和托斯卡納等地旅行,去學習關於教堂、修道院和博物館藝術品的知識。
隨後,為了學習古典雕塑,我搬到了佛羅倫斯,也在這座充滿文藝鉅作和歷史典故的城市居住了下來——這座孕育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城市。
文藝復興時期的起源
由於透視法、人體解剖學的運用,以及對光影理解上的創新,使意大利藝術家們蔚為風潮紛紛投入創作,後來更因為米高安哲羅在羅馬西斯汀教堂的天花板畫下了著名的《創世紀》壁畫,更將文藝復興帶入了高峰。然而,讓我們讚歎的不僅是這時期彙集了如此大量創新的傑作,其實,文藝復興時期還有其它更超凡的價值。
關注啟蒙時代的歷史學家們喜歡將文藝復興時期詮釋為:人類文明朝向現代世界的第一次「轉變」。他們認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其實是中世紀「黑暗時期」一個反對享樂的文盲社會,藉由重新詮釋希臘思想後,得以破繭而出的時代;文藝復興是通過人體來探索物質之美,而且藝術家不再聚焦上帝,轉而開始相信自己。(編註:中世紀的人逐漸轉變了思想,從信仰神的「神本」思想,轉變為「人本」思想。)
這樣聽起來好像有些道理。但是,這與我所了解和喜愛的意大利卻毫無關聯。任何曾在意大利博物館和教堂親身體驗過藝術的人都知道,那樣的論述其實與事實相差甚遠。不論是文藝復興期間、之前或之後的絕大多數作品,其實都是致力於表現對上帝的信仰。
為了更清楚了解是甚麼原因點燃了歐洲藝術的黃金時代,我們必須率先質疑一種說法,那就是「一個失落的文明突然在意大利重生」。
現代有些電影將中世紀的歐洲誤解、描繪成充滿暴力和落後的「黑暗時代」,例如好萊塢電影《玫瑰之名》、《羅賓漢》和《達文西密碼》等。專門研究文藝復興的歷史學家約翰蒙法薩尼(John Monfasani)將這些誤解澄清。
他在針對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撰《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的書評中指出:這本《紐約時報》暢銷書所依據的論點「其實有許多與事實不符之處」。
蒙法薩尼評《大轉向》:「為了闡明《大轉向》中錯誤的程度,我將逐一回顧作者格林布拉特對中世紀的描繪。首先,中世紀當時整個文化環境,包括讀者和作家很可能開始遠離閱讀和寫作,然而,這在中世紀的歐洲並沒有發生。事實上,中世紀歐洲反而被認為是對書籍最友善的時代,且不論基督教,在希臘、羅馬,書籍幾乎都被賦予圖騰式的絕對權威,不僅是神職人員,連文史工作者,都深受《聖經》經文和文獻記載的影響,尤其在10世紀以後。」
中世紀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其它任何時代同樣充滿了愛、恨、信仰、懷疑、好奇和無知。假設中世紀的修道院不只是用來祈禱的建築場所,反而是創造力、知識交換和學習的聚集地,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放眼中世紀的藝術,歷經數百年的不斷創新,應該更是美不勝收。這些進步的軌跡,能夠在各個時代的藝術作品中發現。
因此,很顯然,西方文明儼然是誕生於中世紀的歐洲。◇(待續)
原文〈The Italian Renaissance: To the Glory of God or Ma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Johanna Schwaiger( 喬安娜施瓦格)是藝術教育網站「新大師學院」(the New Masters Academy)的雕塑家和項目總監。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