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府本周公布的年中人口臨時數字,按年「忽然」來個意外大翻身,一口氣差不多徹底追回近年所有流失的人口,按年抽升2.1%(對人口來說這是個誇張數字)至近750萬人(實數為749.8萬人),同比增加了15.2萬人。當然,港府與不少報道已詳細解釋當中主要原因乃開關後港人返港所致,而於年中的整體人口中,值得注意的是有多達24.8萬人被定義為流動居民,佔比攀至3.3%。

沒所謂啦,統計方法是取巧地「放鬆了」抑或真的人口「咁犀利」回升,最後還是要看商家有否受惠,以及今回稍被忽略了(全城焦點盡放在增加15.2萬人上)的出生人口極低現象。

再睇一睇人口回升

「回帶」過去半年,自通關後香港GDP在首季確實按季反彈了5.4%,但好景不常,到了次季GDP已乏力按季倒退1.3%。細看各經濟領域,由房地產慘淡的成交量、學校收生不足、餐飲業復甦不如預期,以至夜市死寂(否則財爺陳茂波就不用出手力救)等,似乎大市並沒有因「人口回升」而向好。又或者,不少流動人口真的只因「到此一遊」而被計算在內;可惜像人口般如此重要的數據若被「搬弄」(不少顧問與企業家以此作商務決定),隨時計錯大數。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次人口增長,據勞動人口數字,情況可完全不一樣,於最新的7月公布中可以觀察到,按年僅見升幅1.3%,而整體勞動人口較高峰期少了近5%,相反整體人口經今次使勁一「谷」,已貼近追平!

當然,大可「賴」勞參率跌了便算,然而筆者只是在想,於經過疫情經濟大衰退、股市賠多贏少(目前恒指不足萬九點)、樓價下滑等急需救援的情況下,真的有咁多人可以唔駛做嘢?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口指標,即人口自然變動,由年中數據顯示,已於一連六次統計期間出現負增長,本次數值為負2.2萬人。自從1961年起公布這項統計以來,香港從未試過錄得負數,直至2020年年底開始,便悉數轉負。

出生率低處未算低

疫情高峰期(2022年),因死亡人數抽高,導致技術性出現負數在一些地區也曾見過,但在前與後持續呈「負」問題可就很大了。

主要還是歸根於出生人數越來越低,在不遠的過去、僅五年前,香港每年出生的嬰孩還有5.37萬個(已經比高位削了足足近半),如今再進一步縮小39%至3.26萬個,基本上跟去年年底的谷底位置持平,毫無反彈之力。換句話說,再過好些年,莫說能夠維持750萬人口,有500萬已經算是不錯了。此外,別指望如以往般靠大陸輸入人口,因為今非昔比,當地情況可更嚴重,全國年青人大量躺平,且趨勢已成、難以扭轉,不少人「立志」自己已經是最後一代,不想誕子女讓其受苦,試問還有那位省長或市長,願意放手罕有的人民(尤其是年輕人才)資產移往香港充人口?他們自己也不夠數去填氹(經濟)與救樓市,真的沒絲毫多剩人力去幫任何人。

據學者鍾劍華表示,他並沒察覺到出現居英港人返港跡象,推斷不少「回港居民」的來源乃屬多達四、五十萬長居大陸的港人池。通關後他們或因多年沒見親人,以及需回港處理些事務等不足為奇,相信不少讀者亦有認識一些親朋戚友在Covid-19期間而有著與家人等地域上的分隔。

香港年輕人佔整體人口比例不斷俯衝(來源:政府統計局;Anthony WALLACE / AFP、大紀元製圖)
香港年輕人佔整體人口比例不斷俯衝(來源:政府統計局;Anthony WALLACE / AFP、大紀元製圖)

年輕人已難得一見

其實,香港現在真正缺少的乃年輕一代接班人,舉29歲或以下的人口比率為例,在50年前他們佔香港整體人口約61%,而到了25年前已降至40%,但仍算OK、部份僅屬全球人口老化趨勢,然而到了今年年中,到萎縮至我見猶憐的不足24%水平後,這可是香港、大陸等非常少撮地方獨有之「消失中的年青人」之問題。

今天的嬰兒就是十幾年後的年輕人,正如十年前、五年前沒有訓身鼓勵生育,如今光陰難追,許多問題不是一時三刻就能解決,事到如今也許只能遺憾輕歎一聲「幾時再見,香港的年輕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