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看看情感忽視的長期影響。欠缺母愛的人會碰到的問題並不令人意外,它們顯然跟欠缺好母親功能有關。以下是15個常見的問題:
自我價值與自尊心出現缺口
欠缺母愛的人感受不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沒有被看見」的感覺尤其強烈。他們沒有獲得鏡像同理,也幾乎沒有得到支持與鼓勵,而且幾乎每一個人都沒有被愛的感覺(即使他們可能在理智上相信母親是愛著自己的)。
孩子最常用來解釋這種情況的想法是「我不重要」或「我一定有問題」。通常來說,他們欠缺發展健康自我意識的核心基礎。
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支持
欠缺母愛的孩子所得到的支持不多,這導致他們的自信心較低,內在支持也比較少,因為他們沒有好母親可以內化。
感受不到支持通常會表現為缺乏安全感和前進的動力:碰到困難時,你可能會直接崩潰;才剛進入正常的學習曲線(個體學習、實作表現的曲
線圖)就承受不住,心中湧起不願面對挑戰的感覺。
特別「自給自足」的人可能感受不到這種支持的欠缺,因為他們早就學會了孤軍奮戰,但若是適當施壓,這層防衛就會瓦解,對支持的需求也會顯現出來。
難以接受和主張自己的需求
欠缺母愛的人通常會把需求當成禁語,因為這與他們的需求未曾被滿足,或是母親因為他們的需求而轉身離開的痛苦記憶有關。對這樣的孩子來說,需求通常是羞恥感的來源,是必須藏起來的東西,但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直抱持著需求是一種負擔的想法。
如果你不覺得滿足需求是你的權利,也不期待別人會回應你的需求,你就沒有辦法主張自己的需求。事實上,若母親沒有在情感上回應孩子的需求,有些人長大後幾乎完全無法在有需要時向人求助。
情感養份不足 充滿渴求
許多欠缺母愛的人都覺得,自己仍在努力填補小時候沒得到的愛。成年之後你或許會偏向癡迷型,仍在尋求情感依附,而不像有些成年人試著否認自己對愛的需求,切斷擁有親密情感的希望。有時候,他們會左右搖擺,一端是幾乎或完全不需要親近感,另一端則是極度渴求愛;就依附類型來說,這種情況屬於混亂型依附,說不定這正是你此刻的感受。
難以接受愛和維持親密關係
欠缺母愛的人經常對愛充滿渴求,但是這並不等於他們可以輕易接受愛,因為高度緊張與防衛心態會形成阻礙。親近另一個人意味著展現脆弱、需求與感受;偏向自給自足型、逃避型依附的人尤其難以做到。
欠缺母愛的人也欠缺親密關係的參考點,他們對於需求獲得滿足的期待比較低,如果在最初奠定基礎的人際關係中沒有獲得支持,長大後便很難相信別人真的會支持自己。
還有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有時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認為,如果自己值得被愛,母親肯定會愛他們。
在這當中,個性比較依賴的人或許會因為太黏人而嚇跑別人,還會因為另一半沒有提供他們渴求的完美愛情而生氣,他們的憤怒會把人推開,不斷複製這種得不到愛的模式。
寂寞和欠缺歸屬感
感受不到家庭的重視,會產生一種局外人情結,這會使你渴望成為團體或社群的一份子,卻又因為陷入相同的情境而感到矛盾不安。很多人會懷疑這世上究竟有沒有一個能接納他們的所在,這種長期孤獨源自童年沒有感受到被愛。(待續)
本文摘自《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柿子文化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