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周姓婦人因為舌頭蔓延至整個口腔的慢性疼痛,每天痛苦到無法入睡,長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她在承受疼痛的4年期間,嘗試口含冰塊、塗辣椒素,以及服用各種止痛藥,也曾經到疼痛科、牙科、耳鼻喉科、風濕免疫科、中醫科等門診,但是都未能找到確切的病因,經過許多中西醫治療,症狀也未見好轉,甚至日漸加劇。

症狀嚴重時,她甚至一整天都會感到口腔不間斷地疼痛,無論做甚麼都無法緩解,不但是生理上的痛苦讓人難以忍受,更因為疼痛而吃不下、睡不好,心理也承受巨大壓力。

後來親友介紹她到高齡整合照護科就醫,經醫生診斷為「口灼症」,在接受針對性的藥物治療之後,逐漸改善疼痛問題;如今疼痛程度減輕,發作頻率也大幅下降,重新找回穩定的日常生活。

慢性疼痛的定義

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醫生許晉譯說,口腔周圍發生慢性疼痛是口灼症的典型症狀,又稱為「灼口症」。在臨床定義上,當疼痛每日超過2小時,且持續3個月以上,即為慢性疼痛;多數口灼症患者會感覺舌頭有不同程度的灼熱感或疼痛,通常從舌頭前段開始,隨著病情趨於嚴重,會逐漸擴展到整個舌面和口腔內部。

口灼症分為兩類

許晉譯表示,口灼症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查找病因時,要先以查找次發性的原因為主,找到原因之後,再對症下藥;如果找不到確切的病因,就會歸類為原發性口灼症。

上述案例周姓婦人就是原發性口灼症患者,只能使用針對性的口服藥物做症狀治療;而次發性原因可能是內分泌系統的問題,比如受到甲狀腺影響,或是患者本身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到神經系統。

此外,身體缺乏維生素B12、葉酸或鋅離子,也可能會造成慢性疼痛。

口灼症的治療方法

許晉譯認為,慢性疼痛最重要的是要先找到原因,進而解決症狀和用藥問題。在某些國家的心理師是針對較輕微的口灼症患者進行認知行為治療,慢慢地讓患者適應疼痛,與疼痛共處。

有一些國家是使用能讓神經穩定的藥物,如果效果不佳,才會進一步考慮使用抗抑鬱劑或抗癲癇藥物,以壓抑神經疼痛。所以無論是採用哪一
種治療方法,「找原因」都是關鍵,因為患者輾轉於各科別卻找不到確切的病因和有效的治療方法,會承受莫大的痛苦和精神壓力。

切勿依賴止痛藥物

許晉譯補充說,口灼症的成因繁多,醫生診斷需要花時間一一排除無關的病因,直到找到可能的病因,再嘗試不同的藥物確認療效,並通過觀察病況,逐漸移除每一種藥物,長期下來就有機會能完全脫離藥物控制。

疼痛是極為常見的問題,許多疾病都會伴隨著大大小小的疼痛發生,因此在一些市售成藥容易取得的國家,民眾習慣一發生疼痛就吃止痛藥度過,其實只要通過及時診斷和治療,就有機會逐漸改善疼痛問題,找回穩定的日常生活。

許晉譯叮嚀民眾,如果口腔持續出現不適或感覺疼痛,切勿依賴止痛藥物,應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尋求適當的治療方法,並對症下藥;如果是長期服用藥物,或是因為服藥影響到身體健康,那就得不償失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