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近日鬧出拍攝倫理風波,其中一位主角向媒體透露一直反對將紀錄片公映,多番跟校方和拍攝團隊交涉不果。報道一出,隨即成為網絡熱話,電影公司亦宣布暫時把該片下架。有學者批評校方沒有好好保護學生和不負責任,事件將成人世界的惡劣表露無遺。

該紀錄片由著名導演張婉婷執導,《秋天的童話》、《玻璃之城》、《宋家皇朝》等電影都是她的代表作。她的母校英華女校於2012年重建,需要遷往深水埗青山道校舍,並於重建後搬回舊校舍。2011年,她接受時任校長李石玉如邀請,貼身拍攝一批中一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想法,記錄她們在校舍搬遷過程中成長的故事。她原本打算從學生一年級拍到六年級,不料計劃趕不上變化,最後一拍就是10年。

張婉婷透露,在10年裏面一共拍攝了30萬小時素材。起初,學校向她建議了50多位女生,她之後叫學生寫信給「19歲的自己」,看看誰寫得比較有趣味性、有獨力思考能力,再從中找了30多人面試。面試過後,決定先追蹤拍攝30多位女生,到三年級開始篩剩12、13人。最終揀選了6人為主角,花了3年時間,剪接成為136分鐘的電影。

阿聆:由始至終都不同意公映

2月5日,《明報周刊》刊登了主角之一「阿聆」近一萬字的自白文章,她是唯一沒有參加電影宣傳活動的主角。她首先強調,由始至終都不同意《給十九歲的我》以任何形式進行公開放映,亦在知情後儘最大努力清晰反映予校方和導演,無奈最終也公開放映。

阿聆憶述,當年的學生和校友一直理解,拍攝只供校內放映或籌款用途,例如校友捐款就可獲贈DVD,所以校方一直以來都稱拍攝團隊為「DVD team」,通訊群組亦以此命名。

在校內首映半年至數月前,阿聆首次被通知校方和導演打算把電影公映。她多次跟校方代表及導演分享她對向公眾公開私隱的顧慮。她坦言,在觀看該片前沒有很強硬的反抗公開放映,因為校方代表及導演以此片能對他人有正面影響等原因「循循善誘」,她亦認為應該先觀看電影才能評估能否接受讓校外人觀看。

2021年12月,紀錄片在校內首映。在放映之前,阿聆曾多次間接透過校方,及直接跟導演反映希望得知剪輯內容,故事大綱等。但導演以「每個人都要求刪這段、刪那段的話,紀錄片便剪不成」為理由拒絕,而校方和拍攝團隊從來沒有給予阿聆觀看任何片段的機會。校內首映時,她跟其他觀眾一樣首次觀看該片。

心理醫生稱不適合公映

在觀看校內首映後,阿聆認為自己恐懼並拒絕影片公開放映,「這個想法亦有充份地反映在我的情緒上」,她當時即時向校方提供的心理醫生求助。心理醫生診斷後也表示以她的狀態,電影是不適合進行公映。

2022年1月,校方首次提出私人放映和參加電影節,其餘5位主角再簽署同意書(consent form),只有阿聆一直沒有簽署。她強調只要讓校外人士觀看電影,在本質上已有不妥,如果校方和拍攝團隊堅決要對外放映的話,她不能同意。她要求導演把她的相關片段全數剪走,但導演以最終版本已通過電檢為由拒絕。

綜合阿聆的自白文章,校方和拍攝團隊多次以「拍攝團隊的努力需要得到回報」、「紀錄片訊息正面」、「阿聆父母2012年曾簽署通告」、「已通過電檢」等理由,未有接納阿聆的反對,強行讓紀錄片公映和參加電影節。

阿佘:部份未經同意拍攝

同日,《明報周刊》刊登了另一位主角「阿佘」的專訪,她同樣表示在2021年12月校內首映時才首次觀看該紀錄片。她批評影片其中一幕,在英華新校舍開幕儀式活動後,她被偷拍食煙,「我萬萬沒想過被拍下來了……好像有狗仔隊跟着我的感覺。我覺得直接剪這個片段進去,而且沒有經我同意便拍攝,我覺得有點不受尊重。」她最初反對公映,但最終妥協,並且願意配合電影宣傳活動、出席分享會等,「純粹是改變不到別人就唯有改變自己,抱這樣的一個態度」。

另外,奧運銅牌得主李慧詩同日亦在社交媒體表示,自己在電影片段中有一段長10多秒的訪問,是「『被通知』成為電影的一部份」,對此感到「氣在心頭」,反問:「沒有犯法,是否就不用當事人同意?那怕是事先『知會』一聲以尊重當事人的『程序』都省去呢?」

校方道歉、電影暫停公映

提出拍片意念的英華女學校前校長李石玉如,2月5日透過他人,在英華校友的Facebook群組發「給校友的信」,就當初的意念引起學生和學校種種的困難,表示「深感抱歉」。另外,現任校長關翰章亦以英華女學校名義在該群組發公告稱,鑒於公映「帶來負面影響」,與張婉婷及校董會達成共識,2月6日起暫停公映,讓各方有時間釐清問題。

同日,張婉婷在出席謝票場後見記者,對阿聆稱不同意公映感到驚訝。她承認阿聆沒有簽署公映同意書,但在開拍前已簽署了另一份同意書,又指阿聆的意願是「包場」放映;張又宣稱在中五、中六時,被訪者很高興有發行商去戲院發行,阿聆曾幫手勸另一個女生繼續拍攝,所以張理解阿聆是不介意公開發行;張又指阿聆的爸爸最近說女兒平復了很多,她們一家有出席誓師大會,阿聆「唔出聲」,所以理解阿聆覺得影片可以公映。另外,張堅稱該電影並非商業形式,而是為學校籌款。

鍾劍華:校方不負責任

學者鍾劍華2月5日在「時代公民教育平台」YouTube頻道上批評,英華女學校沒有好好保護學生和不負責任,在回應今次事件時將責任推給學生,以「法理情」、宗教等藉口作擋箭牌。他認為事件將成人世界的惡劣和惡毒表露無遺,顯示出香港社會卑劣化;要警惕社會意識倒退,社會上有權勢的人,高舉「崇高」的旗號,然後為所欲為。

前校長李石玉如在回應《明周文化》查詢時宣稱,從2011年底到2015年退休時,完全沒有就拍攝收到投訴,現時已錯過處埋的時機;現任校長關翰章則回應稱,後期知道有同學對公映有保留,或對拍攝手法及導演有不滿,但校方要平衡多方面、好多人,「所謂法理情,我們基督教學校還有靈性的角度,好小心謹慎地衡量」。@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