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英華女學校6名學生成長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有學生發長文表示反對公映,引起爭議,電影今日(6日)起暫停公映,事件繼續發酵,主角之一江冰瀅在IG Story首度回應,指紀錄片上映時,攝製隊曾給她簽一份同意書,但完全沒有交代事情來龍去脈,向她指「所有人已經簽咗名,剩係得我未簽,所以我冇諗過背後有咁多嘢嘅情況之下,我就將呢一個同意書簽咗」。

導演張婉婷今(6日)早在一個商台節目,向不願公映的學生阿聆道歉。她稱自己與參與拍攝的女生已認識10年,「以為好friend」,為事件對阿聆造成的困擾感到不好意思,「你開心返啲啦,我哋𠵱家唔做啦,你知唔知道啊?」她亦承認在溝通上做得不足,她又稱會再溝通,若對方不願意電影將不再上映。

張婉婷承認,事先知道阿聆不接受公開放映,只接受電影包場或在電影節放映。對於阿聆接受訪問時說,一直以為放映是供校內放映或籌款用途,例如校友捐款就可獲贈DVD,張婉婷就稱可能大家理解有不同。

張婉婷又解釋,學校在過去一段時間有包場,觀眾對電影反應正面,以為公映不會有負面影響,因此決定公映。她稱,參演學生於2011年曾簽署同意書,有列明紀錄片可在戲院或不同媒體公映;在片中主角們中五、中六時,她曾通知她們有發行商有興趣發行該部電影,以為當時繼續留下的女生是接受發行。

張婉婷續稱,在校內公映後,阿聆曾表示不想電影公映,當時以為她不想有太多觀眾,張婉婷又說自己不太理解,「因為包場都有好多觀眾,電影節都有賣飛。」張又稱,學校一直尊重阿聆意願,最初一直是包場,而觀眾對電影反應正面,認為公映不會有負面影響,加上阿聆的家人亦有到場參加放映活動,以為阿聆已解開心結,於是在未取得其第二份同意書下公映。

張婉婷又表示,不會以法律加諸學生。至於會否刪走涉及阿聆的片段後再將電影公映,她就說暫未有決定,要和學校及發行公司再研究。

另外,片中有兩屆奧運銅牌得主李慧詩的一段十多秒的訪問。李慧詩昨日發文指自己「被通知」成為電影的一部分,形容是「氣在心頭」,質疑張婉婷未得她同意,是不尊重當事人。張婉婷今日在節目上向李慧詩致歉,「如果李慧詩不知情,我都想打電話同她道歉」,她又解釋稱當日是得到單車總會人士同意才進行訪問。

張婉婷昨晚(5日)出席高先電影院映後談。(尤清一/大紀元)
張婉婷昨晚(5日)出席高先電影院映後談。(尤清一/大紀元)

張婉婷:每一套電影都有命運 或有一日會再見面

張婉婷昨晚(5日)出席高先電影院映後談時表示,決定今日(6日)開始暫停《給十九歲的我》的公開放映。她表示,團隊初心想拍千禧年少女的成長,以及看到社會的變遷。過去的十年,社會是比較動亂的十年,「每一套電影都有它的命運,暫時我們的命運是,明日暫停放映。我們會好努力同大家好好溝通,或者有一日可以再見面。」

張婉婷在映後談結束亦對傳媒表示,停映是昨日(5日)剛做的決定。前段時間電影口碑一直很好,外界對女孩都好正面,沒有見過對女孩有什麼負面批評,個個被讚美勇敢、可愛,團隊將她們的故事和人分享。她表示,紀錄片拍了十年,時間很長,人事也有變遷,「這次我們想停下來,聆聽一下,看看大家理解有沒有偏差。對學校和電影來講,人是比電影重要的。票房不重要,最重要是所有女生、及學校等各方之間,能得到一個結論,大家都好舒服。」

被問及過程中是否有誤會,張婉婷認為不是誤會的問題,是大家看待事物的角度不是很相同,她做為導演是應該負責任的。至於今次事件是否是她人生的一個考驗,張婉婷認為人生就是有順境和逆境,「其實這部戲都是這樣講的。我們見到的,只是永恆的一個片段。有時候你在低谷,有時候你在高潮,這是無所謂的,只要保持自己的信念,我覺得繼續行下去了。」

教育局:已即時聯絡校方了解

教育局表示,得悉事件後即時聯絡校方了解。校方已啟動危機處理程序跟進事件,並會支援受事件影響的師生。局方會與校方保持聯繫,跟進事件發展。

另外,大律師何旳康指出,學生雖然在學時曾由家長簽署可以公映的同意書,但首先同意可以撤回,其次學生成年後需再取得同意。如果有人未經當事人同意披露個人資料,不論是否為獲取金錢利益,都屬於刑事罪行。但他又指,若雙方有簽署合約或授權,單方面取消造成損失,另一方可以民事索償。@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