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高中的熙莉患了解離症﹝又稱間歇性人格分離﹞。她醉心於舞蹈,但由於缺乏自信,經常跳得未如理想。舞蹈學會的演出快到臨,正進行選拔賽。她積極練習,效果欠佳,還接連跌倒,她感失落及害怕。突然另一個她出現,她叫漢娜,熟練地、自如地翩翩起舞,盡顯優美舞姿。漢娜是在熙莉感到壓力時分離出來的「人格」,她們同屬一個人但不同人格。目的是做出熙莉不能做或是不敢做的事。漢娜是熙莉的自我防衛機制,以免熙莉承擔過度精神壓力。熙莉隱約知道漢娜的存在,但不完成記得。有時解離出來的漢娜對於熙莉來說是一片空白的記憶,因漢娜是她的潛意識。

熙莉在舞蹈學會認識一名男同學,她喜歡他但又不懂表達對他的好感。這時漢娜分離出來了,主動與男生攀談及送上初吻。熙莉的潛意識正是想獻吻,向男生表達愛意,但現實的熙莉不敢主動追求愛情,便由「人格」漢娜代替她。

兒時的熙莉經常目睹父虐打母,父瘋狂起來時,連她也受皮肉之苦。父專破壞家居用品,擲碎玻璃樽,她害怕他進一步侵害她,只好苦苦地跪地求饒。她不知道父何時發狂,整天活在惶恐之中,精神創傷比身體更厲害。解離症便由此時起萌芽。漢娜的出現代替擔驚受怕的熙莉,埋沒她傷痛的記憶。暫時忘卻痛苦,令她自信滿滿地在人群中起舞。但漢娜畢竟不是真實熙莉的全面人格。像是人們利用醉酒來壯膽一樣,做些平時不敢做的事。長期酗酒只是逃避現實,最終還是須處理根本問題。

透過心理治療,熙莉坦然面對孩童時的家庭暴力。她明白自己是無辜的受害人。並不是她差勁、不值得被愛,父才惡劣地對待她。她放下仇恨,到殯儀館凝望父遺容。此刻她勇敢地拾起玻璃樽碎片,把它拋進海裏。

以上是《陪我講第二季:你拾起碎掉了的玻璃樽》的故事。@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