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習近平宣稱「堅持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5年後的「二十大」,相關字眼已經變成「愛國者治港」,即刪去了「為主體」3個字。而李家超近日公布的首份施政報告,亦提到要吸納「愛國愛港優秀人才」加入政府、各委員會和公營機構。看似微細的字眼改變,已經代表著香港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中共眼中,「民主派」並非「愛國者」,所以民主派人士不能夠再進入立法會、區議會及其它政府組織,甚至民主派支持者都不能成為公務員。

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在預告,將進一步對香港進行大手術,大部份措施都在改變香港社會的權力結構,旨在增加中資機構和親共組織的影響力、以金錢誘因加強對留港人士的思想控制、大量引入中國大陸人來港。

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基金」、興建三條主要幹道及三條策略鐵路等,涉及至少數百億元,負責建築工程的公司通常都是中資公司,所以大量公帑將會被投資到中資公司和國企,此舉等於將公帑調撥到中國大陸,挽救大陸經濟。

施政報告承認過去兩年流失了14萬勞動人口,但沒有提出任何措施挽留本地人才和回應移民潮。很明顯,香港政府打算放棄那些移民港人,因為他們大多數都是民主派支持者,流失這批人,可降低政府的管治成本。

相反,「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人才服務窗口」、「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放寬輸入人才計劃、增加教資會資助研究院學額、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逗留期限等措施,主要都是吸引中國大陸人來港。在2021/22年度教資會研究院研究課程當中,中國大陸學生比例已經高達82%,共有6,089人,這個數字只會越來越大。

政府放寬「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大陸人才計劃」後,僱主引入「人才」的職位,如果屬「人才清單」表列的13項本地人才短缺的專業,或招聘的職位年薪達200萬港元或以上,就毋須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可直接提出申請。即意味著大量香港中資機構的中高層職位,將來都會由中國大陸人擔任吧?香港人將淪為「二等公民」?

施政報告還透過公帑資助民間的方式,以金錢誘因加強對香港人的思想控制。例如收緊《公務員守則》、要求學校加強國民教育、資助中小藝團和年輕藝術家、設立「十八區關愛隊」等。整體來說,如果香港人、藝術團體、學校、社福機構想獲得政府的資助或者「飯碗」,就必須要「愛國」,在「愛國」等於「親共」的「新香港」標準下,反政府聲音不可能再出現在公共領域,甚至想申請政府資助的機構都要刻意做很多「親共」的姿態,才能增加成功獲資助的機會。

香港社會已經變質,不願意「親共」的香港人,簡單來說是「冇運行」。如果在政府資助機構或商界工作,將難以晉升為中高層。就算不靠政府,選擇創業做生意,又會被嚴苛的防疫政策「玩死」;如果你是基層人士,被迫寄望所謂「簡約」的貨櫃公屋吧?◇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