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共團體工聯會和海員工會近日舉行「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100周年紀念大會」,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宣稱大罷工體現出「愛國」情懷和團結精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亦表示,希望年輕人多了解海員大罷工歷史,繼續秉承「愛國愛港」精神。歷史學者楊穎宇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海員大罷工的暴力成份十分明顯,例如刺殺負責招募新工人的資方人員,工聯會熱烈慶祝帶有「黑暴」成份的歷史事件,或會被詬病是雙重標準;亦有其他學者指,當年不少海員工會中堅份子都是國民黨黨員。

1922年的香港海員大罷工,發生於1月12日至3月8日,歷時56天。罷工人數由開始時的數千名海員參加,演變至後來的全港工人大罷工。

今年9月25日,親共團體工聯會和海員工會舉行「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100周年紀念大會」,工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吳秋北在致辭時形容,香港的「愛國」工運起步於「建國」前,海員大罷工的歷史意義非凡,體現出「愛國」情懷和團結精神,激勵工運後輩勇往前行,在「愛國者治港」新時代下,迎接新的使命與挑戰。

而同屬工聯會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活動上表示,希望年輕人多了解海員大罷工歷史,秉承「愛國愛港」精神,奮發向上,共同為建設更美好香港而努力。

楊穎宇:工聯會是否雙重標準?

歷史學者楊穎宇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香港工運蓬勃。然而,海員大罷工並非第一個工潮,之前於1920年發生的「機器工人罷工」的勝利,已形成省港工運連線,導致數月內湧現出120個新的工會組織,鼓勵了海員於一年後進行罷工。

楊穎宇分析,中共之所以重視海員大罷工,第一,它不是純經濟罷工,而是直接動搖殖民地統治的罷工,港英政府需要實施戒嚴,港督司徒拔亦明言這是一次政治運動;第二,它是中共成立後才發生的罷工,後來有份策劃省港大罷工的中共幹部如蘇兆徵亦活躍於當中,所以海員大罷工在建構階級鬥爭的黨史有着重要意義。

楊穎宇表示,在海員大罷工之中,工人的暴力行動十分明顯,他們在香港最少燒了3個貯藏糧食的貨倉,造成糧食恐慌,亦曾刺殺負責招募新工人的資方人員。同時,港英政府在事件中亦有暴力行動,例如在沙田槍殺罷工海員,造成「沙田慘案」。他質疑,工聯會現在熱烈慶祝帶有「黑暴」成份的歷史事件,在今時今日可能會被詬病是雙重標準。

李峻嶸:海員工會中堅有國民黨背景

前工黨執委、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李峻嶸在YouTube頻道「夜貓台」節目中則表示,在1922年,不少海員工會中堅份子都是國民黨黨員,孫中山亦支持工會成立,工會除了希望改善海員權益,還有革命訴求。當年的罷工工人會離開香港,暫住在廣州,因為廣東國民黨政權為海員大罷工提供了不少支持和資源。

他又說,當時上海有一個由中共外圍組織發起的「香港海員罷工後援會」,阻止辦館在華東招聘工人取代罷工工人。而海員大罷工領袖之一、國民黨黨員蘇兆徵在領導海員大罷工後,加入了中共,曾領導1927年針對國民黨政府的「廣州暴動」。

蒙兆達:20年代工運受民族主義影響

「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蒙兆達在今年5月27日「在英港人勞動節」發表關於香港工運歷史的演講,他形容1920年代的香港工運與中國大陸的形態發展不可分割,受到中國大陸、民族主義和反殖民因素影響。他提到1922年海員大罷工最初只有1,300個海員參與,訴求是加薪三至四成,「當時華人海員跟洋人海員的待遇天淵之別,感受到歧視」。當年港英政府態度強硬,引用《社團條例》把海員工會強行關閉,警察將工會的招牌拆下來。

蒙兆達說,「沙田慘案」成為了海員大罷工的轉捩點,港督下令停駛開往中國大陸的火車,罷工海員唯有徒步行上廣州。在路途中,有警員在沙田射殺前往大陸的海員,造成5死8傷,引起整個香港社會哄動。港英政府擔心事件會進一步引起反殖和反帝國主義的情緒,所以就答應了海員工會的加薪訴求,平息了工潮,亦讓海員工會重新運作。@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