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正在加速動搖,在中美貿易戰、中共的「動態清零」,以及俄烏戰爭、台海衝突等地緣政治風險之下,資本正在加速從中國撤出,將生產線轉移到其它國家。不過,在其它企業縮減在大陸的投資時,一些德國企業卻在反其道而行,加大對中國的投資,甚至在今年上半年還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是為甚麼呢?同時,中國為何不再是台灣最大的海外投資地了?而東南亞國家,如何成了供應鏈轉移的大贏家呢?

新南向國家取代大陸 成台灣最大海外投資地

過去,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一直高度依賴,大陸不但是台商海外投資的大本營,也是出口佔比最高的市場。然而,隨著中美貿易戰,再加上2月份開始的俄烏戰爭,這種情況正在逆轉。在今年第一季,台灣上市公司新南向投資收益,首次超過了大陸。也就是說,新南向國家已經取代了大陸,成為台灣最大的海外投資地。而台灣政府近年來推動的「新南向政策」,目標國家除了東盟(東協)十國之外,還包括南亞六國,以及澳洲和紐西蘭等。

從CRIF中華徵信所的數據可以看出,從2018年到2020年,台商對新南向國家的投資開始增長,對大陸的投資卻在快速下降,而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2021年。

2021年,台灣大型企業的新南向投資,爆炸增長了105.97%,投資金額暴增到58.28億美元,刷新了單年投資金額歷史新高。所以在2021年,台灣對兩大地區的投資金額相差不到3,500萬美元。

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台灣對新南向投資的總金額達到了20.65億美元,首度超越對大陸投資金額的17.96億美元。

那麼,在新南向國家中,哪些是台灣投資最多的呢?

在今年上半年台灣投審會核准的新南向投資中,台商對新加坡的投資最多,佔比接近27%,大幅超過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澳洲和越南。

事實上,台商早就開始減少對中國的投資了。台灣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在9月13日透露,從2015年到2021年,台灣對大陸投資金額,從109.7億美元下降到了58.6億美元,跌幅達到47%;對美國、新加坡和越南的投資佔比,則分別增加了6.2%、6.6%和2.7%。

那麼,這背後的原因是甚麼呢?

在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的致詞中,沈榮津就提到,近年來受中美貿易衝突、疫情肆虐等全球性因素影響,許多跨國企業生產與經營模式面臨挑戰,對此,在大陸投資的台商應該感觸很深,包括近期中國大陸的防疫封控、限電措施,都可能影響生產。

所以,面對這些挑戰,越來越多的台灣企業開始思考由全球化轉向在地化、區域化生產,以多元布局降低生產風險,提高產業鏈韌性,再加上台灣政府也提出新南向政策,又推出台灣投資三大方案,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台商選擇分散生產基地,回台投資或是去東南亞投資。

為了分散風險,目前,許多台商已經加速進行「中國加一」(China Plus One)的戰略布局,用來減低諸如疫情、地緣政治變遷對供應鏈造成的衝擊。

台灣全國工業總會,在8月31日發表的最新調查發現,將近五成的大陸台商,預期今年全年訂單將減少,有將近六成對今年的利潤預期表示悲觀。另外,有超過六成的台商計劃增加大陸以外地區的投資,投資動向以台灣及越南為主。

此外,從台灣主要外銷訂單的增減也可以看出,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正在下降,中國和東盟已經出現一下一上的搖搖板效應。據《財訊》的報道,台灣今年前7個月的外銷訂單,總額接近4,000億美元,但是,美國、歐洲和東盟的訂單金額,同比都是有增長,而中國,則是同比下降了5.4%。

如果以外銷訂單的增減金額來看,和去年同期相比,美國增加了134.6億美元,歐洲增加40.1億美元,東盟增加了100.6億美元,中國卻減少了52.5億美元。

東南亞是供應鏈遷移 的大贏家

事實上,不僅是台商在加緊新南向國家的布局,其它外商也在將生產線往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轉移。

比如,有小部份蘋果最新款iPhone將會在印度製造,蘋果還將會在越南北部生產iPad;還有,谷歌最新款Pixel手機的部份生產,也將會在越南完成;除此之外,微軟的Xbox遊戲機,今年開始也將從越南的胡志明市出貨。另外,還有亞馬遜,也已經在印度清奈(Chennai)生產Fire TV設備。而在幾年前,所有這些產品都還是中國製造。

另外,蘋果最大的代工製造商富士康,最近剛簽署了價值3億美元的協議,將在越南北部擴大生產規模,建設一座能創造3萬個工作崗位的新工廠。這將是富士康在中國之外最大的製造基地。而這之前,越南政府曾表示過,富士康已經在越南投資了15億美元。

對於這種趨勢,《紐約時報》在9月2日的報道中提到,中國的製造業王國正在動搖,越來越多的資本都會將生產撤出中國,並尋找替代選擇。

事實上,從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供應鏈就開始從中國轉向東南亞,而越南可能是其中受益最大的國家。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越南最初在出口方面取得成功,是在服裝、傢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現在,越南也已經成為了電子產品製造業中心,可以看到,英特爾公司和三星電子也在越南大舉投資。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現在越南對美國出口中有46%是電氣機械,這一比率是貿易戰前的3倍。同期,美國與越南之間的貿易逆差,也爆炸性地增加到原來的近3倍,達到900億美元。

而且,還不只是美國這些國家鍾情越南,與此同時,中國製造商也爭相在越南建立業務。科爾尼公司的合夥人估計,在貿易戰期間,越南對美國的新增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來自中國人持有的工廠。自2017年以來,中國在越南的投資增加了一倍多,在2020年達到19億美元。

看來,就像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說的,東盟國家將取代中國生產基地的角色,成為供應鏈遷移的新贏家。

德國大企業為何 逆向而行?

不過,就在外資對中國投資減速,市場資金加速流出中國之際,也有一個國家的大企業在逆向而行,那就是——德國。今年6月底,德國福士旗下Audi(奧迪)在長春的新廠開張。7月19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也宣布,將在2030年之前,投資100億歐元在廣東湛江建設新的基地。法廣報道說,這是德國公司在中國有史以來的最大的一筆投資。

而且,極不尋常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也在北京出席了巴斯夫湛江工廠的開幕儀式。如此高級別的共產黨官員,親自祝賀一家外國工廠開張,這極其罕見。

我們看,在過去6年間,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去年的貿易額超過2,450億歐元。但是,俄烏戰爭造成的天然氣危機,已經向德國展示了經濟依賴其它國家可能造成的痛苦後果。因此,德國政府一再警告,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是德國企業界卻似乎置若罔聞,反而是更加地快馬加鞭。

德國經濟研究所(IW)最近的一項評估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德國公司在中國投資了100億歐元,而這個半年投資數據,比2000年以來所有完整年份的年投資數據都要高。

另外,今年上半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長了2.9%,進口卻增長了45.7%。在所有進口商品中,大約有1/8來自中國,是有史以來的最高份額。與此同時,德國對華貿易逆差,也達到了創紀錄的410億歐元。

不過,鑑於中共在俄烏衝突中一邊倒的表現,以及台海危機的加劇,德國政府對於中共的潛在威脅已經不敢掉以輕心。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9月13日受訪時證實,德國正在制定新的對華貿易政策,以降低對中國原材料、電池和半導體產品的依賴性。路透社認為,這是哈貝克首次明確表示,對華更為強硬的路線正在轉化為實際的政策措施。

哈貝克提到,德國必須向新的貿易夥伴和地區開放,並對中國在歐洲的投資進行更仔細的審查。哈貝克說,歐洲不應該支持「一帶一路」的倡議,也反對「中遠海運」入股漢堡港「福地」碼頭。在去年9月份時,中國貨櫃碼頭營運商中遠海運表示,計劃以6,500萬歐元收購德國漢堡「福地」(Tollerort)貨櫃碼頭35%的權益,要將其打造成在歐洲的首要轉運樞紐。

此外,德國經濟部正在制定一攬子措施,以降低中國市場對德國企業的吸引力,包括取消向在中國經營的德國企業提供國家投資出口擔保等。截至目前,在聯邦政府向德企發放的291億歐元的擔保金中,有113億歐元的擔保所在國為中國。

在今年5月,德國經濟部,已經以新疆「強迫勞動」和「大規模拘禁」為名,拒絕為福士汽車(Volkswagen)在中國的項目提供擔保。但福士汽車表示,將繼續保持新疆工廠的生產經營。

不過,美國經濟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在9月14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說,雖然少數大公司,其中許多是德國公司,繼續向其中國業務傾注資金,但許多在中國有業務的其它公司卻停止了新投資。近年來,幾乎沒有新的歐洲企業選擇進入中國市場,對中企的收購也停滯不前。

報告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在中國投資最多的10家歐洲(歐盟加英國)企業,平均佔歐洲對華直接投資總額的將近80%。其中,德國企業更佔了總投資資金的五分之二以上。而在德國企業之中,僅三大汽車製造商——福士、寶馬和丹拿,還有化工集團巴斯夫,這4家公司就佔到了整個歐洲對華投資總額的34%。

而最不情願放棄中國市場的,恰恰就是這些大公司,比如福士汽車在2021年的銷售額,有44%都是來自於中國市場。而且,大規模生產製造,需要完備的基礎設施、強大的供應鏈、充裕的專業人才等等,而這些條件,目前在中國以外的其它國家還很難找到。

儘管如此,德國企業的投資也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華爾街日報》報道說,截至2021年底,德國對亞洲其它地區的投資激增到了142億歐元,是該國2019年投資總額的3倍多。

大家看到,跨國企業目前在中國的投資面臨著多重風險,除了中共嚴苛的防疫措施、電荒導致的供應鏈中斷、中國經濟全面放緩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地緣政治風險了,尤其是台海緊張局勢可能導致的衝突升級,讓企業被迫重新衡量在中國經營的風險,並制定應變計劃。所以,跨國企業減少對華投資、在其它國家建立替代產地,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全球趨勢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