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日漸應於電子商貿市場,但消委會研究發現,多達75%港人不熟悉AI;有多達七成人擔心網店收集過多資料,有四成三人因擔心資料轉移第三方而停止網購,又發現只極少量網店列明收集數據用於訓練AI等目的。消委會建議當局盡早展開策略性研究,加強監管AI應用。
75%不熟悉AI 近半停止網購
今次研究聚焦企業對消費者(B2C)的零售網購活動,團隊於去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期間 ,以問卷訪問了1,219位15歲或以上,曾瀏覽本地或非本地網店的消費者。調查發現,77%受訪者每週或每日瀏覽網店或網購至少一次,但多達75%表示不熟悉AI。在曾閱讀私隱政策的受訪者中,有43%曾因憂慮網店把資料轉移給第三方機構等原因而停止瀏覽網店。消費者對電商AI服務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十分參差,當中僅31%信任AI。受訪者對個人私隱、知情權和選擇權的保障,以及AI問責的問題表示關注和憂慮,其中有72%擔憂無人會為AI算法出錯負責;約8成人希望網店能披露正以AI提供服務,或要求網店提供是否使用AI工具的選擇權。
調查還審視4類常用AI軟件,當中產品推薦的使用率最高達89%,其次是聊天機械人(75%)、生物識別技術(55%)和擴增實境(AR)(32%);不過首兩類的滿意度反而最低,僅產品推薦僅56%滿意,聊天機器人的滿意度則最低,不足4成,消委會相信與聊天機械人未能準確地回覆問題有關。同時近五成受訪者(48%)對向聊天機械人提供個人資料時特別有戒心,比例較其餘3項AI工具高約一成。
研究也檢視112間本地及非本地網店的私隱政策,發現僅6間網店列明收集數據的目的包括訓練AI模型或用於機器學習。另外,有6%至10%網店更會收集一些與交易直接關係不大的數據,包括消費者學歷、收入、婚姻和就業狀況等,超出實際需要。有74%擔心網店收集過多個人資料。
閱畢私隱政策需20分鐘 促提供「雞精版」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他們所審視的112間網店私隱政策,發現閱畢整個政策平均需20分鐘,由於涉及法律問題,字眼艱澀而且冗長,「消費者即刻錄落最底按同意,剔咗當睇咗」,認為並不理想,建議商家設「雞精版」讓消費者容易理解,強調消費者應有自行決定消費模式的權利,不應由AI決定。
新任主席陳錦榮:本港法規不足
新任消委會主席陳錦榮認為,若AI使用不當會令消費者蒙受損失,認為商家須清楚說明收集數據目的,以及容許消費者拒絕提供資料的選項。陳錦榮表示,發現本地網店數據收集安排欠缺說明,亦無提供消費者拒絕的選項,情況不理想。
陳亦提到,中國租車平台滴滴曾因過份收集人面識別等敏感訊息,遭當局罰款80億元人民幣。他解釋近年生物特徵資料經常引發爭議,有出租車公司收集人臉資料的目的「風馬牛不相及」,擔心有機會被用作其他用途。陳錦榮又說,海外不少國家正針對AI應用而修訂法例,但本港政策仍處於起始階段,期望港府會有全面策略性研究。@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