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政和礦稅是萬曆年間的重大弊政,除此之外,萬曆年間的黨爭也日趨激烈。張居正當政時,為推行他的治國主張,嚴厲壓制言官。張居正死後,言官的勢力開始抬頭,乃至處處與內閣為敵。其中東林黨人勢力最大。
◎黨爭不斷
黨爭始於張居正去世之後。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期間,他的父親去世,被奪情。當時有一個名叫趙用賢的人很看不慣,儒家畢竟是以孝為先,所以他就上書彈劾張居正,結果遭到神宗皇帝處罰,趙用賢卻因此聲名鵲起。張居正倒台後,趙用賢儼然成了文人集團的領袖,開始處處跟內閣作對。後來,內閣學士許國講了這樣一番話:「昔之專恣在權貴,今乃在下僚;昔顛倒是非在小人,今乃在君子。意氣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負不世之節,號召浮薄喜事之人,黨同伐異,罔上行私,其風不可長。」這大致說出了當時朝堂上的一種普遍氛圍。
除了趙用賢之外,還有一個言官領袖顧憲成。張居正在世時,顧憲成就不買他的賬,後來張居正生病時,神宗皇帝下詔,讓所有官員都要設醮,所謂「設醮」,就是建道場,為張居正祈福,希望張居正的病能夠好轉。祈福的時候,官員們都把自己的名字簽在一個表裏,顧憲成拒絕簽字,表示我不跟你們混在一起,也不為他祈禱。有人怕他出事,把他的名字寫上去,顧憲成還特意去把自己的名字劃掉。後來顧憲成因為建儲這件事得罪了神宗,被神宗罷官。很多人替顧憲成說好話,希望神宗放過他,但是,神宗的反應還是不理。
顧憲成被貶官後,回到家鄉無錫。無錫有一書院,名為「東林書院」,北宋時期的理學家程頤、程顥兄弟的學生楊時曾在書院講學。顧憲成回到家鄉後,得到了當地知府和知縣的支持,把這個書院重新修復了起來,然後顧憲成就在此招收學生,開始講學。「東林書院」非常有名,書院有一副對聯,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寫的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顧憲成給人的感覺是直言敢諫,寧可丟官也要說真話、堅持真理,所以他的名聲很大。有一批他的追隨者都被皇帝貶官,這些人全都聚到了顧憲成的「東林書院」,形成了一股龐大的輿論力量。他們開始抨擊朝政、指點江山,想罵誰就罵誰,朝廷拿他們也無可奈何。當然我們不能因為顧憲成特別有名,就說顧憲成代表了真理、他做的每件事都是對的,不是這樣的。
《明史·紀事本末》記載了當時的內閣大學士王錫爵和顧憲成的一番對話:「錫爵嘗語憲成曰:『當今所最怪者,廟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憲成曰:『吾見天下之是非,廟堂必欲反之耳。』」意思是,王錫爵說,不管朝廷做甚麼,天下人一定要跟朝廷對著幹。然後顧憲成說,明明是朝廷在跟天下人對著幹。所以這兩人的關係搞得很僵。因為顧憲成這一派系的人都是屬於「東林書院」的,所以史稱「東林黨」。東林黨勢力很大。
當時的內閣首輔沈一貫是一人獨相,就是當時內閣只有他一個人,當然東林黨在攻擊內閣的時候,也有人去幫著內閣對抗,有人可能是出於一種功利的目的,有人是出於道義站在沈一貫的身後。沈一貫是浙江人,這樣也形成了一個黨派,人稱「浙黨」。當時勢力最大的就是東林黨和沈一貫領導的浙黨。另外還有其它小的黨派,如齊黨、楚黨、昆黨,都是根據其領袖的籍貫來命名的。那些黨派都比較小,都跟浙黨抱團,一起對抗東林黨。
這種黨爭一直延續下來。天啟年間,東林黨與宦官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產生了劇烈的衝突,其它那些黨派紛紛投靠閹黨,打擊東林黨。這種黨爭一直持續到大明朝滅亡。
◎寧夏叛亂
我們前面說到神宗一朝出現過很多戰爭,發生於寧夏、貴州和朝鮮的三場戰役被稱為「萬曆三大征」。我們先簡單地說一下寧夏和貴州播州的這兩場戰爭。
寧夏戰爭目的是平定韃靼人哱拜的叛亂。由於韃靼內部的一些矛盾爭端解決不了,哱拜投奔了大明。大明對其很是信任,讓他做了寧夏的都指揮使。哱拜和甘肅巡撫的關係搞得很僵,後來哱拜找了一個機會發動叛亂,殺死了甘肅巡撫,而且放火燒了他的官府,同時佔據了很多軍事據點。朝廷知道之後,派大將葉夢熊和李如松去鎮壓。
李如松是一個很有名的將軍,我們之後講到朝鮮之役的時候還會說到他。葉夢熊圍困了哱拜所在的城池,決水灌城,城牆被水浸泡坍塌,城裏又沒有糧食,於是哱拜準備投降。朝廷一開始答應他說,如果你投降就不殺你,但他剛一投降,明朝的軍隊就將他的住所包圍,哱拜一看沒甚麼希望,就自殺了,他的兒子被斬首。
◎貴州叛亂
寧夏哱拜的叛亂發生在萬曆二十年。這一年還發生了播州楊應龍的叛亂。播州就是現在貴州的遵義。當時有一個楊家,掌握了播州的地方政權,就像一個土司一樣。這個地方從唐朝末年就開始由楊家把持,到明朝的時候已有七百多年。
楊應龍喜歡一個小妾,因此殺掉了自己的正妻張氏。張氏的舅舅要報仇,就跟皇帝說楊應龍要叛亂,於是皇帝派兵來打楊應龍。中間打打談談,從萬曆二十年一直打到萬曆二十三年。後來楊應龍不想打了,決定向大明朝投降,但有一個條件,即大明朝不追究他的責任,但他得把兒子送到明政府做人質。楊應龍把兒子送到了重慶,不知道甚麼原因,他的兒子在重慶暴死,楊應龍一生氣,再次舉兵反叛。當時明朝正在跟朝鮮打仗,所以一直顧不上理他。
萬曆二十七年,朝鮮之役已經打得差不多了,朝廷派兵過來撲滅了楊應龍的叛亂。當時朝廷派出三萬人,兵分八路進攻播州。楊應龍最後戰敗,自焚而死。楊家控制播州七百年後,家族徹底覆滅。
明朝除了平定哱拜在寧夏的叛亂、楊應龍在播州的叛亂外,在韃靼、在東北、在朝鮮以及緬甸都有很多的戰爭,這些叛亂讓大明朝忙得不可開交。就在這時,一股勢力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向大明王朝施予了最後的打擊。那麼這支勢力是由誰來領導的呢?請看下一章《滿洲崛起》。(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隋唐盛世》視頻版整理而成。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和《兩宋繁華》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也已於2019年底面世。◇
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
請訪問《笑談風雲》
官方網站: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