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第五波疫情肆虐下,部份市民染疫康復後持續出現「長新冠」情況。有社福團體就染疫後遺症舉行研討會,會上專家引述文獻指出,年輕或成年人染疫即使病徵輕微,仍然會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風險,而有關病症更有年輕化趨勢,建議以俗稱「照眼底」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進行認知篩查及預防,同時鼓勵家屬與患者透過玩桌上遊戲訓練認知能力,達至預防及防止惡化的效果。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早前受訪時指,按他覆診130多個染疫康復兒童當中,約有一成人出現「長新冠」情況,在不同器官中出現病徵,例如頭痛、咳嗽、氣促、容易疲倦、關節痛楚問題等等,亦有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記憶變差、未能集中精神、失眠及認知問題等,一小部份患者甚至出現精神問題,需轉介精神科醫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在康復後出現病徵長達12星期,就是罹患了「長新冠」。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的「健康零距離」計劃旨在推廣基層醫療,希望紓緩持續⼈⼝老化所帶來的問題,今日(16日)舉行《疫境護老線上研討會》,就染疫後遺症與認知障礙症關連作出分享。
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徐仲鍈於會上提到,除了有研究指染疫後遺症有可能影響部分康復者的記憶,令其難以集中精神,間接減低他們的工作或學習質素之外,不少文獻更加指出,即使病徵輕微的年輕或成年人康復後,亦會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徐仲鍈稱,透過腦磁共振成像在兩個重複時間點測量所得發現,當中染疫患者大腦結構出現明顯改變,甚至輕度萎縮,形容這種情況通常只會在認知障礙症患者身上出現,明確反映認知障礙症漸趨年輕化。
他建議市民廣泛以俗稱「照眼底」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utomatic Retinal Image Analysis,簡稱ARIA)方式來進行認知篩查及預防,以非入侵方式分析認知健康風險程度,並透過健康飲食及改善生活習慣及早預防,令出現認知障礙症風險盡量減低。
臨床心理學家程思齊則解釋,認知障礙症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家族、教育程度等等,指出部份長者在疫情下,需承受感染恐懼及經濟壓力,從而增加抑鬱情緒。同時,隨著社交距離措施減少活動機會,長者亦會增加孤獨感等,都會增加長者患認知障礙症風險。她再補充,大部份風險可以透過及早察覺及介入,減低對腦部健康造成的影響。
受訪家屬小君表示,平日需要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母親,坦言在疫情下母親較長時間留在家中,生活規律受到影響,活動量亦減少,擔心她的手腳能力因而退化。為此,小君時常會透過跟母親暢玩桌上遊戲,訓練對方手眼協調能力。
主辦機構在研討會尾段,發表針對認知障礙症患者設計的桌上遊戲《吃遍香港》,設計理念源自台灣桌遊《吃遍台灣》,希望透過本地美食勾起回憶,並在遊戲過程中與家人、朋友和照顧者分享飲食經驗,傳承本地飲食文化,同時亦促進溝通及互動。桌遊分為三個難度,適合長者及聽障者訓練認知能力,達至預防及防止惡化的效果。@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