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的「清零政策」嚇跑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日前,一位在華25年的德國人全家逃走。上海封城期間,不少中國人熟悉的「老外」離開。英國攝影師安東尼‧里德(Anthony Reed)走了,比利時網紅錫蘭‧勒孔特(Ceylan Le Compte)走了,CNN駐華記者戴維‧卡爾弗(David Culver)也走了。此前有調查說,上海85%外國人想「潤」(Run)。

據《紐約時報》5月19日報道,這些曾居住在上海的外國人,在這裏工作、生活,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部份。然而,上海封鎖期間,他們都選擇離開,用錫蘭的話說就是「逃離」。他們費盡周折搞到機票、離開小區、成功到達機場,離開這座城市。

上海「超現實的現狀」 德國人:極度震驚

據「德國之聲」今天報道,兩個月的居家隔離和25次核酸檢測之後,德國人庫皮茨(Ralph Koppitz)忍耐到了極限。他在中國生活了25年,已決定今年夏季和中國妻子及小女兒一道返回德國。他說,「脫離實際的防疫政策和現狀令我們感到極度震驚,所以今年夏季我們會離開中國。」他們已經在德國租好了公寓,已訂好返德機票。

庫皮茨在上海市郊生活,有自己的小花園,與大多數上海人相比,他們的處境要好得多,因為染疫人數少,還可以在小區散步。儘管如此,他也受夠了,「對於是否要繼續忍下去的問題,我們猶豫了很久,但現在終於下定決心」。

據歐盟駐華商會的最新統計,疫情爆發以來,在華外籍人口的數量又減少了一半,預計今年夏季更會出現一場大規模的外籍人士「大逃亡」浪潮。

中共當局嚴厲的清零政策,令很多外國人不堪其擾,但防疫政策並不是他們離開的唯一原因。一些外國人表示,受中共官方宣傳影響,中國社會對外國人寬容度變得越來越低,「民族主義」越來越嚴重。

上海歐盟駐華商會副主席朔恩(Bettina Schön)說,「儘管我們做了很多努力,但中國(中共)政府並沒有為挽留外籍人士採取任何行動。」

德國人加尼亞的境遇遠遠不如庫皮茨。他是同濟大學講師,從2016年開始,他一直在上海生活工作。3月初,同濟大學校園發現陽性病例後被封鎖。

加尼亞告訴德國之聲,3月9日起,他一直被困在校園內辦公室裏,洗澡和洗衣服都在走廊廁所裏的洗手池裏。

他批評說,一些防疫措施毫無意義。不久前,有人在空無一人的校園裏,開著車向道路和花草噴灑消毒液。加尼亞實在看不出這樣做的意義何在。這完全是做樣子,顯示一下他們為了防疫盡了全力。

當局反反覆覆令人目瞪口呆 法國人:明天就想走 永遠離開

「端傳媒」5月10日報道,上海封城第7天,法國人菲利克斯(Félix)點開社交軟件,發給老闆一句話:「我想潤了,mais je sais pas quand(但我不知道甚麼時候)。」一分鐘後,他收到老闆的法文回覆:「Moi aussi(我也一樣)。」

90後的菲利克斯在上海一家法國企業工作了4年,雖然說不了太多漢語,他卻從朋友們的交談中,學會了最新流行詞——「潤」。

菲利克斯想「潤」的念頭,起源於上海封城前後。3月22日,網傳中共國務院督查組到上海後,上海擬出台大動作,封城7天。「上海發布」23日凌晨回應,「此傳言為不實消息」。

菲利克斯和同事們一片歡呼。他說,「晚上大家還在一起聚餐,中國同事都說,上海是中國第一城,無論發生甚麼事,也不可能封城。」然而,正常的生活只維持了一周。

接著是當局反反覆覆防控措施,菲利克斯對此目瞪口呆。他說,「這不只是出爾反爾的問題,這是政府部門毫無公信力的體現。」之後接連出現的就醫難、斷糧潮和硬隔離政策,讓他越來越想逃離上海。

4月份,社交媒體瘋傳一段發生在上海的影片,一個外國人衝出封鎖,用中英法三國語言絕望地喊,「我想死」。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法國駐上海領事館已確認該男子是法國人。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近日報道,為了解當地狀況,法國《解放報》(La Libération)4月29日採訪了法國駐上海領事紀博偉(Benoit Guidee),以及數名住在上海的法國人。

紀博偉表示,最大的挑戰是隔離中心狀況、醫療管道受阻、心理創傷、行政手續繁瑣和缺乏各種物資。所有受訪者都迫不及待想要回國,有人甚至表示,就算要繼續繳房租、拿不回租金也無所謂。可以的話明天就想走,永遠離開中國。

CNN記者卡爾弗驚魂逃亡上海

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正在準備撤離,而有些人已經成功「逃離」。上海封城50天後,CNN記者卡爾弗(David Culver)就是一個例子。他靠著美國領事館的協助,並取得社區官員的同意,同時承諾「出去了就再也不回來」後,才買到一張稀有機票。

在去機場路上,他滿眼都是荒涼的街景。多數商店、餐廳都沒營業,大門還用鐵鍊上鎖,行人路也被塑膠繩圍繞,街上也只有幾名穿著防護衣的警察。機場外也沒有人、車,一瞬間,他還以為「航班取消了」。

CNN網站5月13日刊登了卡爾弗的文章與照片,分享他克服重重關卡,帶著一隻寵物狗搭上飛機離開上海的歷程。

卡爾弗在文章中說,當天航班只有兩班,飛往香港、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也沒有任何商店、餐廳營業,甚至連自動販賣機都停止運作,偌大的航站還遺留著睡袋、成堆垃圾。

卡爾弗在機場與準備離開上海的外國人聊天時發現,多數外國人在上海住了多年,有人住滿10年了。這些人一致認同,「在這座中國金融門戶,無論投入了多少時間都已經不重要,現在是設下停損點,該是離開的時候了。」

比利時網紅錫蘭:「我逃離了上海」

網紅「錫蘭Ceylan」4月29日上傳一支名為「我逃離了上海」的影片,講述他逃出上海、到達比利時的魔幻經歷。錫蘭(Ceylan Le Compte)在影片中說,「我在上海沒有任何東西吃,所以我逃了出來」,他強調,這不是玩笑、是現實。

錫蘭說,政府最初宣布只封城到4月5日,很多人準備的食物不足,政府提供的物資也少得可憐,他自己一個月只收到三次,兩次僅收到一點蔬菜和馬鈴薯,最後一次只拿到雞蛋。所幸他準備了微波飯以及泡麵,才撐到離開上海這天。

錫蘭說,現在很多很喜歡上海、中國的外國人,都已經跑了。

上海:85%外國人想「潤」 近半數一年內「逃離」

想要逃離上海的外國人並不是少數。4月中旬,香港霍士傳媒旗下的英文媒體《這是上海》對住在上海的950名外國人做了一項線上調查,受訪者中從事教育工作的佔44%,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佔55%。

調查結果顯示,85%的外國人表示,這波封城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自己在中國的未來。其中48%的受訪者計劃未來一年內離開,37%的受訪者表示會觀察一下,看看防疫措施是否會有改善。

香港霍士傳媒是一個多媒體數字媒體集團,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和蘇州等六大城市建立有地方平台。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4月12日在Facebook發文透露,有很多日本商人被中國的鐵腕防疫政策嚇到,正計劃離開中國,其中不少是他的朋友。#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