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視野後,原有的時空概念還會繼續改變,後面就簡略地講了。按照現代天文學了解的情況看,銀河系帶著身邊一群小星系在稱為「本星系群」(Local Group)的龐大結構裏運行。其中,銀河系與隔壁的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是本星系群裏最大的兩個星系。而往更大範圍看,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又屬於室女座超星系團(Virgo Supercluster)的一部分,本星系群自身有特定的運動方向;而室女座超星系團也在更廣闊的範圍運行……
當然,這裏都是在現有的理論基礎上談維度、時空等概念問題,用一種靜態化的、易於理解的方式在講,其實具體的實際情況還不一定都是那樣。因為宇宙整體在膨脹著,人類所處的宇宙範圍看似與龐大的星系團有聯繫與互動,但卻好像人在高速行使的列車裏跑來跑去,哪怕從車頭往車尾跑,無論怎麼跑都會離出發地越來越遠一樣。天文學家發現,大量遙遠的星系正以超光速遠離銀河系,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其實是在被孤立中。
我們談的幾維時空的數字,在高層次上看不一定有多大意義,因為空間的層次數量實在太多了。用人們熟悉的概念打個比方,不同大小時空的相互作用就像機械結構裏小齒輪咬合大齒輪的感覺,而這些齒輪多到如同沙灘上大大小小的沙粒,或空中密密麻麻的空氣微粒一般,層層之間相互聯繫。人們都知道繪畫是三維空間在二維平面上的投射,那麼我們眼睛看到的這個三維的世界會不會也是更高維度的投影呢?其實,從某種意義上看,連「維度」這個詞的表述都是非常侷限化、很不準確的。這裏只是在人類現有的知識體系下,將就著簡單介紹一下這些專有名詞、學術用語而已。
空間認知的相對性
大家可能在前面的內容中發現了一個特點,就是一旦觀察者所處的視野基點發生改變,宇宙空間中用於辨別方位的上、下、左、右全都不一樣了。就像佛家的卍(萬)字符,裏面的筆畫,這麼看是橫著的,那麼看是豎著的;不過,即使轉過來,當橫著的筆畫變成了豎著的,豎著的變成了橫著的,卍還是卍。單從圖像上看,卍字符本身各部位結構概念的相對性保證了圖形的恆定不變。
可能有的朋友感受到了卍字符玄奧非凡,但又覺得對其內涵了解得不太清晰,是這樣的。佛國世界、宇宙十方的很多不同層次的法理都只可意會而難以言述其點滴。這是人類的思維結構和語言的內在容量造成的,筆者這裏也只能儘量以文字在最淺顯的層面上簡單表述一點基礎的藝術理論。
蘇軾在《題西林壁》裏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人們對於空間的認知,其實始終具有一種相對性。
這就好比站在南極的人所說的上方與站在北極的人說的上方完全相反。同樣道理,哪怕是兩人面對面,每個人的左手在對方看來都是右邊那隻手,而右手從對面看則是左邊的手。
懂得這種相對性在繪畫上是很重要的,大型繪畫中最常見的天頂畫就是建立在多視角構圖基礎上的一種藝術形式。對於一幅大型天頂畫,如果進入可視範圍的角度是開放的,站在東、南、西、北各方向的觀眾自然都不希望自己看到的是一幅倒著的畫。因此,藝術家在運用透視法構圖時,就必須設身處地地為位於各個方向的觀眾考慮,儘可能從不同的視角思考如何建構出讓每個位置的人都能看明白的作品。
透視學就是建立在視覺空間相對性的基礎之上的:當一個物體離人很近,哪怕一片小小的樹葉在視野中都會顯得很大;而當事物在遠處時,即使一座山,也會相對顯小。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就是源於這種規律,在透視學中稱之為「近大遠小」,這也是透視學的基本原理之一。
不過,這些原理都有一個前提:它們只是在人類身處環境裏的透視規律,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就不一定是這樣了。比如早晨的太陽顯得很大,而到了中午太陽則顯得小,這就完全不符合透視學裏近大遠小的規律;再比如由於時空彎曲和光的運行狀態等諸多原因,一些遙遠的天體在天文望遠鏡裏還會顯示出類似近小遠大的虛像狀態。也就是說,人的理論只在人的層面內有效,而超出那個層次時,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視野的遠、近、大、小不僅牽扯空間,甚至還與人對時間、速度等因素的感知相關。人的視覺機制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擁有廣闊的視野時,遠處快速移動的東西會顯得較慢;而當人越靠近或者身臨其境時,眼睛看到的運動則顯得更快。舉個例子,較慢的手槍子彈速度大約每秒鐘300米,但人眼完全跟不上這個速度;而運載火箭升空後的速度是用千米/秒來計算的,人眼卻能輕鬆跟上比子彈快十幾倍的火箭飛行速度,甚至還感覺火箭飛得挺慢。這裏就有個不同參照空間範圍內對時間感受相對性的問題。
不同範圍的視野還能引發人在認知上的差異。比如以前有許多人認為在地上走直線只會越走越遠,但通過衛星遠離地面後拍攝照片,能看見地球是圓的。所以如果一直走直線,最後還是會繞一圈回到出發點。雖然生活中沒幾個人能感覺到腳下的地是圓的,但在遼闊的地面,直線其實是一種曲線。也就是說,當人身處某個局部的環境之中時,與整體的認知概念差異很大。
位相幾何學(Topology)裏有個經典結構叫莫比烏斯環(Mobius strip),用一根紙條旋轉半圈後再把兩端黏上就能做出來。我們假設有一個這樣的環很長,長到一眼看不完全部,而只能看到局部,人們就會根據觀察到的情況認為它有正反兩個面;可是,當人了解到整體情況後就會發現:原來兩個面都是一個面啊!在這裏,「二」是「一」的局部,是不是很讓人感慨?
當然,這裏的「一」絕不是普通概念裏的「一」。這個環是原本一個二維的平面經過扭曲後,出現在了三維空間中。假設一個只有二維概念的生物,順著這個環不停地走,即使最後走完全程繞回原點,也只能對路徑的結構做出種種猜測,誠可謂「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想理解這「一個面」到底是怎麼回事,必須具備三維的概念,立體地去看它的整體。就好比傳統文化裏講的陰、陽,本來就是一體,而並非大眾習慣從局部認識的兩個面。換句話說,只有站在更高層次,才能一眼看懂下面的層次;而在一個層次中要想弄清楚同一層次裏所有的事情,就像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關於透視學與相對性的問題,對專業人士而言更為重要。美術專業的學生和工作者們在學校裏都學過一些透視法,粗略地講就是利用一些延伸到消失點(Vanishing point)的直線在畫面中勾勒出立體形狀的方法。據說青少年們在圖畫課上也會學一點這些基礎內容,本文就此略過。
這裏要談的是,這種透視在人的視域中有一個極限。因為人眼對色彩和形狀的感知集中在視野的中心,遠離中心就會讓看到的圖像失真。目前的視覺理論將人的眼球靜止不動時縱向視野的60度範圍定為視野中心;由於人有左、右兩隻眼睛,水平方向的角度要稍廣一點。◇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