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元朗廈村鄧氏「開燈」傳統習俗還有幾天,紮作師傅冒卓祺來到廈村鄧氏宗祠友恭堂,帶來製作了一半的花燈和紮作材料,在祠堂內繼續紮作高約五呎半的大型花燈,為正月十二日的「開燈」做準備。根據傳統,「燈」與「丁」諧音,「開燈」儀式是向神明和祖先稟告村內有男丁出生。「添丁」在圍村原居民的眼中是一件大事,這意味著將得到村民的權利和繼承祖先的產業。今年冒師傅受到啟發,除了繼續為新界多條鄉村紮「丁燈」外,還在古洞土地廟掛起了一盞「大眾燈」,寓意為大眾祈福,並將「開燈」傳統落地生根。
只見冒師傅以嫻熟的手勢將竹篾彎曲,用鐵絲固定竹架上每一個受力支點,其它關節部位用砂紙條紮穩。做好花燈骨架後,再用漿糊黏上白色的砂紙,「八角燈」的雛形初現。他再黏上象徵富貴的牡丹花和寓意多子多福的貴人圖,一盞「丁燈」就此完成了。從小在新界鄉村長大的他,對村中的習俗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本身都是新界人,見證著他們的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意思,他們不是在做秀,這是他們的習俗,每年跟著一個流程表進行。」
廈村鄧氏宗祠與上水廖萬石堂紮燈看傳統
年青就入行的冒師傅,二十多年來,冒師傅紮過許多丁燈,其中每年在廈村鄧氏宗祠友恭堂點亮的三盞花燈都是出自他的手,他很欣賞這一傳統:「鄧氏在新界的幾大宗族中是大姓,他們每年都按照他們的傳統習俗,舉行開燈儀式,子孫都會繼續奉行這種習俗,每年如是,保留傳統美德。都是好難得呀,這個社會不斷演變,都仍有一班人,真的十分堅守他們的傳統觀念、習俗,在今時今日維持他們宗族的一個維繫,所以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一個榜樣,值得去記錄,我也願意協助他們去做。」
除了在廈村鄧氏宗祠內紮燈以外,冒師傅還在上水廖萬石堂內紮丁燈,因為花燈體積巨大,不能將預製品整件穿越祠堂的大門,因此需要在祠堂內製作。花燈會在祠堂內擺放數日,按照慣例,廖萬石堂一般是在正月十五「完燈」,眾人舉行儀式後將花燈取下,就地火化送走花燈。每條村的「完燈」日期不同,但一般都在正月之內舉行。
憶古洞「開燈」習俗 開「大眾燈」盼延續
多年來受新界鄉村之邀紮作丁燈的冒師傅,對新界開燈的傳統習俗印象深刻,他回憶起兒時在古洞村煙寮區的生活經歷,雖然古洞村姓氏多,沒有祖祠做集體的「開燈」儀式,但當時添丁的村民會在自家掛起丁燈,擺酒邀請村民前來祝賀。當時村民多加入不同的花炮會,如果花炮會有村民添丁,會做100個紅雞蛋請會員享用,共慶喜事。冒師傅十分懷念當年的人情味,面對如今時代發展,地方清拆,許多傳統不復存在,他希望能夠盡一點綿力讓人們認識古洞村當年的「開燈」習俗。
藉今年的「石敢當寶誕」之際,冒師傅紮了一盞「大眾燈」在土地廟前掛起。他分享:「這盞燈是按照圍村傳統的丁燈形態紮作的,我們從他們的身上學到很多傳統文化的東西,回到自己鄉村的時候,都想將這個文化傳承下去,我們一起做一個掛燈儀式,希望古洞村、街坊市民、單車人士道道暢通,個個出入平安、家庭幸福。」他在圍村紮燈的這些年,觀察到目前的花燈已經改為安裝電燈,過去內裏擺放的是油燈,主要因安全問題擔心發生火燭,所以更改了燈的樣式。這盞燈將掛到黃曆二月初二,屆時會舉行一個「完燈」儀式,與圍村的儀式相近,祈福後火化這盞燈。
冒師傅寄語:「我們今次做這個『開燈』儀式,和做土地誕、石敢當誕的道理一樣,希望找一個平台,做一個活動去集中一些好久不見、或者不知道有這些文化的人。希望可以陸續將這個文化風氣帶動,並維持下去。如果我們懂這些文化的人不去做,不去帶動的話,我相信不會有人自動會認識,一定是一代一代這樣傳下去,或者一級一級帶動下去,才有人會知道。」◇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