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敢承認的話,年輕的時候,你總是很介意周圍的人,尤其是你的同齡人過得怎麼樣,對不對?某種程度上,有些人的「幸福感」就是通過比較來實現和確定的。當然,痛苦可能也源於此。
小時候是比學習、比家庭、比零用錢、比花裙子;長大了比工作、比薪水、比情人,比方方面面,都要比。這是人之常情,沒甚麼好避諱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讓大部份普通人都獲得了一種莫名的踏實感——但我總覺得,這還是心態決定一切,月入十幾萬的沒覺得自己多富有,而月收入不足三萬的,大概也會覺得自己比許多人要幸福。
看你跟誰比。比哪些方面。比的目的是甚麼。比較,甚至攀比這種事,也分正向和反向的呢!
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正向的比較,它讓大部份平凡、普通的人心安,因為自己不是墊底的那個,不是最差的那個,日子還算可以,馬馬虎虎總是能過去,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過濾掉一些焦慮,篩掉一些無謂的煩惱。
該努力還是得努力,畢竟「比上不足」;該淡定還是要淡定,怎麼說我們也是「比下有餘」,不是嗎?
更多時候 是反向攀比
有的人天生就是找不痛快的那種人格,譬如明明是不善交際的人,偏偏要羨慕八面玲瓏的社交達人,看到人家呼朋喚友很是熱鬧,就會很羨慕,甚至很嫉妒,回頭心裏暗地覺得痛苦,還有的人會歸結到:都是因為自己沒錢啊!工作不夠好啊!家庭出身不夠好啊!——不然我肯定也有那麼多朋友,不是嗎?
有的人呢!工作本來還可以,但只要一聽說誰誰工作比他好、薪水比他高,立刻就心裏不平衡了。如果他們彼此知根知底的話那就更慘了,他會翻出來十幾、二十年前的小事情在心裏翻滾:「從前他可不如我,哪次考試我第一,他十幾名;大學我上的是名校,他才……現在居然比我好,有沒有天理!」
在日常生活裏,同事背了一個特別好的包、好友家換了一輛新車、鄰居家買了新房子要搬走了……他們全都會把自己帶入戲裏,有一種莫名的壓力,繼而是「感受到全世界的惡意」。
本來日子過得還好,因為發現有人比自己過得好,就如墮冰窟、五雷轟頂,糖也不甜了、飯也不香了,除非自己的日子像別人一樣好,否則……好可憐!
有年輕的小朋友跟我傾訴說,大學畢業了,工作一直沒找到,參加了各種考試,可是周圍的同學都紛紛有了工作,就更加心急如焚,天天焦慮、夜夜失眠,真的不知道這樣的日子該怎麼熬下去。
年紀大一點的朋友則說,工作還算穩定、家庭還算和美,但日子過得太普通,同齡人紛紛換了學區房、買了新車,每次跟朋友小聚回到家裏都覺得特別焦慮……
我竟無言以對,這個世界上,總有人過得比你好,這一點你得先明白。
但更要明白的是,別人過得好不好,對你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同學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並不意味著你的就業會受到影響;朋友換了大一點的房子,也不意味著你必須得跟他做鄰居,你有壓力純粹是自找沒趣。
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人生路。你明明在自己的賽道上,卻總是去瞥人家的那一條賽道,何必呢?
也許,你是馬拉松選手,你又何必羨慕短跑運動員這一刻的風馳電掣呢?——我並不是說其他人就是短跑,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本來就很大,有人可能在起跑的時候姿勢瀟灑、速度很快,而有的人則是耐力型選手,幸福來得也許不是很突然,但只要能夠堅持下去,你必然會遇到,又怕甚麼呢?
最怕,你明明適合長跑,卻非要跟人家比短跑的速度,到最後,速度追不上,力量也消耗殆盡,累癱在半路上,看著更多人超越,而你卻無計可施。
別人跑得快與慢、日子過得好與壞,跟你真的沒關係,你應該負責的是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生活。
其它的,都是過眼雲煙,觸不到生活的本質,就真的不要在意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