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拂,新界東北的河上鄉稻田一片金黃,歷經夏季的水浸之災,今年的稻米收成沒有以往多,但能夠看到倖存的稻穗,飽滿的米粒包裹在金色的衣裳中,農夫還是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今年長春社及香港觀鳥會決定將今年的「收成節」搬到市區,和經營本地生產食材、作物的小店「田嘢」合作,舉辦食農共學系列活動,透過一系列導賞、展覽和工作坊,讓公眾了解香港「米」的生產故事。


每一株稻穗得之不易。(陳仲明/大紀元)
每一株稻穗得之不易。(陳仲明/大紀元)


秋風吹拂,新界東北的河上鄉的稻田一片金黃。(長春社提供)
秋風吹拂,新界東北的河上鄉的稻田一片金黃。(長春社提供)

步入位於荃灣的「田嘢」小店,展現一年四時稻米種植的畫作《米田上河圖》和唯肖唯妙的「小小米田地境」模型映入眼簾,稻米種植不易,從插秧、施肥、收成、曬穀,都凝聚了農夫和義工們的心血。「自己種米」記憶裝置結合農具實物和仿IG留言的繪圖,將參與務農朋友的心聲與眾人共享,由一粒穀到一碗飯,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分享當中「粒粒皆辛苦」的滋味。


2020年7月河上鄉米田俯瞰圖。(陳仲明/大紀元)
2020年7月河上鄉米田俯瞰圖。(陳仲明/大紀元)


表現一年四季稻米種植情況、惟妙惟肖的「小小米田地境」模型。(陳仲明/大紀元)
表現一年四季稻米種植情況、惟妙惟肖的「小小米田地境」模型。(陳仲明/大紀元)


「自己種米」記憶裝置。(陳仲明/大紀元)
「自己種米」記憶裝置。(陳仲明/大紀元)


仿IG留言的繪圖。(陳仲明/大紀元)
仿IG留言的繪圖。(陳仲明/大紀元)

將米田的故事帶到城市 一嚐本地米的滋味

長春社保育主任林倩婷提到,這兩年塱原的稻米種植活動已移師河上鄉附近農地,歷經開荒種植,目前已經生產了五造米,每年可生產兩造稻米,頭造是4至7月,尾造為8至11月,主要種象牙粘、絲苗米、廣源粘這三類米。親身體驗農耕才知道,每一造米種植都不容易,倩婷舉例:「例如今年雨水多,整個7月都在下大雨,我們沒有辦法收割,導致有些穀在我們收割前發了芽,就會造成失收。平時還有蟲害,如福壽螺的繁殖力非常強,它們很喜歡吃秧苗,在插秧時就要特別留意米田的去水問題,如果有多餘的水,就會滋生福壽螺,吃掉我們的秧苗。」她在長春社工作三年,認為自己的農務經驗尚淺,很多經驗仍在學習中,但初嚐耕作,已讓她深深感受到每一粒米生長不容易。


長春社保育經理Kami展示嫩綠的水稻秧苗。(曾蓮/大紀元)
長春社保育經理Kami展示嫩綠的水稻秧苗。(曾蓮/大紀元)


秧苗的天敵福壽螺。(曾蓮/大紀元)
秧苗的天敵福壽螺。(曾蓮/大紀元)


「田嘢」負責人麥浩盈(左)和長春社保育主任林倩婷。(陳仲明/大紀元)
「田嘢」負責人麥浩盈(左)和長春社保育主任林倩婷。(陳仲明/大紀元)

「田嘢」與長春社合作多年,過去主要是售賣長春社生產的稻米,並邀請小店的訂戶親身走訪塱原或河上鄉,體驗農務活動。今次食農共學系列活動是較為大型和深入的活動。「田嘢」負責人麥浩盈分享:「疫情下未必可以搞大型的活動,我們可以在這個小小的空間,將河上鄉和塱原的的故事帶到市區,給大家看到香港種米的四季情況。」


糙米果仁漿示範。(「田嘢」提供)
糙米果仁漿示範。(「田嘢」提供)


本地產的臘腸。(陳仲明/大紀元)
本地產的臘腸。(陳仲明/大紀元)

她觀察到,很多時候大家吃飯的時候都比較匆忙,沒有機會細細品味,其實米都有好多不同的煮法,舉辦活動可以給大家細細品味米本身的滋味。浩盈介紹即將舉辦的「從農田到餐桌」糙米工作坊,聯同「小手練習」發掘本地米的不同滋味,例如動手做糙米果仁漿、湯圓,甚至做蛋糕,都是十分難得的手作體驗,親手製作能讓參加者感受更深。另外,小店還推出了「本地煲仔飯自煮套裝」,鼓勵市民用本地產的米和臘腸製作煲仔飯。浩盈希望,客人在品嚐美食之餘,可以花多些心思去了解本地生產的故事:「香港有人種米、做豉油、臘腸,將這一切拿出來給大家看見,了解生產故事和土地的情況。」


培育秧苗。(曾蓮/大紀元)
培育秧苗。(曾蓮/大紀元)

放下手機 落田體會勞作的滿足

倩婷這幾年持續帶領插秧收割體驗、農田導賞活動,與不同年齡參與活動的公眾人士交談時,她感受到大家的熱情:「城市人都比較少機會去接觸農田,我觀察到大家落田時好像拋開了城市人的身份,重頭去學習。大家都少了去玩手機,可能對他們來說都是新奇的,用眼睛去觀察農田,很落力的幫手。」她提到,無論是小朋友還是老人家,都可以在田裏幫手,並非需要很好的體力才能參與,可以視乎每個人的能力安排:「彎到腰的朋友就可以拿起鐮刀幫手收割,如果體力差一些的,可以幫忙去做一個人鏈,傳遞工具和割下來的稻穀,送去打穀機即場打穀。」


倩婷觀察到,大家落田時好像拋開了城市人的身份,重頭去學習。(曾蓮/大紀元)
倩婷觀察到,大家落田時好像拋開了城市人的身份,重頭去學習。(曾蓮/大紀元)

倩婷認為,在農田工作帶給她最大的就是滿足感,這是在城市生活中體驗不到的一種快樂:「我都是喜歡自己落手落腳勞動的人,例如種米,你種下去最後都有收成,即是跟土地一齊同行,這種感覺是很實在的。」


長春社河上鄉收割稻米情況。(陳仲明/大紀元)
長春社河上鄉收割稻米情況。(陳仲明/大紀元)


河上鄉每逢冬季都有很多的候鳥前來棲息、覓食,這裏正提供了候鳥遷徙時的食物補給地。(陳仲明/大紀元)
河上鄉每逢冬季都有很多的候鳥前來棲息、覓食,這裏正提供了候鳥遷徙時的食物補給地。(陳仲明/大紀元)

雀鳥和稻米共存 土地復育計劃源於禾花雀保育

過去的農夫視雀鳥為敵,因為它們喜歡在稻田中覓食,令穀物失收。但2012年在塱原展開稻米復育計劃,與香港觀鳥會合作,取名「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將瀕危的禾花雀保育和水稻種植結合,並聯繫起生態、農夫和城市。倩婷介紹,塱原、河上鄉每逢冬季都有很多候鳥前來棲息、覓食,這裏正提供了候鳥遷徙時的食物補給地,香港可以作為一個中途站給它們休息和補給。冬季種植的這造米,是特別開放給雀鳥食用的,其實它們消費的米也不太多,還會餘下足夠的米給人類。「我們都想帶出一個理念,生態和環境都可以取得平衡的。」這些年的保育工作中,她也看到了成效,水田農業吸引了更多野生雀鳥、兩棲類生物前來,活化了當區的生態。


「田鳥大作戰」桌遊道具。(陳仲明/大紀元)
「田鳥大作戰」桌遊道具。(陳仲明/大紀元)

在今年12月的食農共學系列活動中,還有一個由香港觀鳥會設計的「田鳥大作戰」,以生態桌遊的形式和公眾見面,玩家可以化身生境管理員,運用鳥類知識及策略,營造合適生境吸引雀鳥前來覓食。林倩婷表示,玩遊戲的時候可以讓參加者認識到香港各種各樣的雀鳥,進一步了解香港的生境情況。

*********

雖說香港本地米的產量有限,未必可以供應到大眾足夠的食糧,但倩婷和浩盈都認為能夠繼續在城市中保留一片稻田是頗為值得的。浩盈經營「田嘢」,最想實踐「社區支援型農業」:「在香港的土地,怎樣連結我們的飲食和生活,其實可以追隨這片土地去作息,認識自己食物的來源和生產過程,才知道怎樣可以與大自然共存。」◇


倩婷和浩盈都認為能夠繼續在城市中保留一片稻田是頗為值得的。(曾蓮/大紀元)
倩婷和浩盈都認為能夠繼續在城市中保留一片稻田是頗為值得的。(曾蓮/大紀元)


稻米生產過程展示。(陳仲明/大紀元)
稻米生產過程展示。(陳仲明/大紀元)


展現一年四時稻米種植的畫作《米田上河圖》和唯肖唯妙的「小小米田地境」模型。(陳仲明/大紀元)
展現一年四時稻米種植的畫作《米田上河圖》和唯肖唯妙的「小小米田地境」模型。(陳仲明/大紀元)


稻穗放入打穀機打穀後,產出穀粒。(陳仲明/大紀元)
稻穗放入打穀機打穀後,產出穀粒。(陳仲明/大紀元)


農夫將收割的禾草紮起曬乾。(陳仲明/大紀元)
農夫將收割的禾草紮起曬乾。(陳仲明/大紀元)


收割後的稻田。(陳仲明/大紀元)
收割後的稻田。(陳仲明/大紀元)


金黃的穀粒。(曾蓮/大紀元)
金黃的穀粒。(曾蓮/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