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平博士手中捧著最新出版的《西貢漁歌》,語氣中有些擔憂說道:「我們在進行一項『搶救計劃』,會唱漁歌的水上人都已經七、八十歲,如果我們不記錄,這些漁歌可能就沒有了。」他十分感恩在眾人的支持下,「西貢.非遺傳承計劃:漁歌十二首」計劃取得最新進展,透過文獻整理、田野調查的方式,四首未經收錄的漁歌在該項研究活動中被記錄,為保育漁歌再貢獻一分力量。


西貢過去是香港漁業發展的重要地域,也是漁歌的搖籃。(陳仲明/大紀元)
西貢過去是香港漁業發展的重要地域,也是漁歌的搖籃。(陳仲明/大紀元)

香港漁業一度興盛,大小漁船遍佈港灣,漁歌是漁民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樑。無論是生活瑣事、天文地理,還是紅白二事、民間信仰,都可以在漁民口中唱出來。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漁民轉型上岸,漁歌逐漸失去了它的社會功能,因而式微。


《西貢漁歌》書影。(陳仲明/大紀元)
《西貢漁歌》書影。(陳仲明/大紀元)

近年文化保育呼聲漸高,有不少學者和民間研究者展開了記錄的工作,透過錄音、錄像、文字記錄等方式留下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去年西貢區議會贊助的「西貢.非遺傳承計劃:漁歌十二首」,由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葉德平博士和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執行總監黃競聰博士攜手,引導研究團隊完成一系列工作,並出版《西貢漁歌》一書,助讀者了解漁歌的特色。書本加上插畫師Stella So的配圖,嚴肅中增添了一分趣味。

四海為家漁民的歌謠

漁民以四海為家,多以捕魚為業,生活中所傳唱的民間歌謠有多種名稱:嘆歌、鹹水歌、漁歌等。黃競聰博士介紹,「嘆歌」於2014年成功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漁民在其人生中的重要階段,如婚嫁及喪禮場合時所演唱的曲目,稱為「嘆歌」;「鹹水歌」相對而言娛樂性較強,「鹹水」代表海水,其曲調受到粵曲影響,歌詞也偏生活化,表達男女情感或生活百態;「漁歌」一詞所包含的範圍更為廣泛,不侷限於某類型的歌謠和鹹淡水地域,因此研究團隊以「漁歌」統稱這種來自漁民的歌謠。

葉德平博士指出,根據文獻整理所歸納出的漁歌主題內容,可以劃分為四大範疇,包括生活、鬥歌、教化和信俗,可謂是漁民日常生活的縮影,將大小事透過歌聲表達出來。當中「教化」的內容正體現了漁歌的重要功能,將不同的魚類、捕魚地點和注意事項寫入歌中,教給下一代傳唱。因為漁民少有經過系統的文化教育課程,在不識字的情況下,透過漁歌口耳相傳相關的漁業知識,也是他們的生活需要。


漁民少有經過系統的文化教育課程,在不識字的情況下,透過漁歌口耳相傳相關的漁業知識,也是他們的生活需要。(Stella So繪圖)
漁民少有經過系統的文化教育課程,在不識字的情況下,透過漁歌口耳相傳相關的漁業知識,也是他們的生活需要。(Stella So繪圖)

在今次項目中發現的四首未經收錄的漁歌,其中一首為西貢漁民羅金好唱的《麻雀仔打四圈》,以「對唱」、「鬥歌」形式詠唱。葉德平博士解釋,這首歌其實是女孩追男孩的對唱歌曲,他十分欣賞當中體現的民間智慧:「當中有很多一語雙關的詞彙。」他舉例,歌詞中講到「打四圈」,除了是歌詞表面娛樂活動的打麻雀「打四圈」外,也是形容漁船旋轉打圈的樣子,表達女方等待男方的回應的焦急心情。另外歌詞中的「北風」除了是打麻雀中的術語外,在歌中也形象地描述了當時冬天吹北風的環境。


西貢漁民羅金好唱的漁歌《麻雀仔打四圈》。(Stella So繪圖)
西貢漁民羅金好唱的漁歌《麻雀仔打四圈》。(Stella So繪圖)

在今次計劃的文獻整理和田野調查中,學生助理也有很大的貢獻,來自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二年級的陳運妙和朱淑文坦言,參與研究計劃對自己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但也樂在其中。

訪問過程中,兩位同學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漁歌故事,如漁民會透過一個無線電組成的「地下電台」隔空對唱,在夜晚看更的時候對唱漁歌,閒話家常。陳運妙感受到漁民之間親密的關係:「我覺得漁民以前的生活更加親密一些,因為他們會隨時隨地在朋友之間唱歌,但是我們現在好像話題比較少,說幾句就沒有話題了。漁民唱歌可以不斷延續一個話題唱下去,漁歌可以令他們的關係更好。」


漁民透過一個無線電組成的「地下電台」隔空對唱。(Stella So繪圖)
漁民透過一個無線電組成的「地下電台」隔空對唱。(Stella So繪圖)


漁民透過漁歌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Stella So繪圖)
漁民透過漁歌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Stella So繪圖)

漁歌保育面臨困難

如何找回會唱漁歌的昔日漁民,喚醒他們的記憶並提供有關資料,對研究團隊而言也是一大難題。黃競聰博士提及,或許坐在公園乘涼的公公婆婆,他們就會唱漁歌,但他們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一項才能,也不會輕易表露。葉德平博士補充:「我們很禮貌尊稱他們是漁民歌手,很多時他們是普通市民,不是職業表演者,他們接受訪問、唱出來都有難處,要做很多心理上的輔導。」多得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會董胡炎松和熟悉漁民的西貢街坊芳姨幫忙,方找到了多位會唱漁歌的漁民婆婆接受訪問。

朱淑文認為在有關文獻整理方面,「用字」是一大難題:「在整理文獻時,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字眼是電腦完全打不出來的,文獻整理上有文字不同的演變,對我們來說是挑戰來的,因為可能舊時用的字眼,跟我們現在用的字眼不同。」

找到會唱漁歌的昔日漁民後,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口述歷史訪問,學生助理在培訓後參與其中。陳運妙表示,在訪問婆婆時要頗有耐性,她們會重複講同一個話題,並且比較害羞,怕自己唱得不好所以不願意開口唱漁歌。朱淑文分享:「婆婆的確要一些時間去適應陌生人,只要慢慢引導她,讚賞、鼓勵,慢慢就可聽到婆婆優美的歌聲。」


找到會唱漁歌的昔日漁民後,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口述歷史訪問。(Stella So繪圖)
找到會唱漁歌的昔日漁民後,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口述歷史訪問。(Stella So繪圖)

葉德平博士與黃競聰博士合作,引導研究團隊完成「西貢.非遺傳承計劃:漁歌十二首」計劃」。(陳仲明/大紀元)
葉德平博士與黃競聰博士合作,引導研究團隊完成「西貢.非遺傳承計劃:漁歌十二首」計劃」。(陳仲明/大紀元)

新調舊聲 音樂人的漁歌新編

「乜魚出身隨水上?乜魚出身尾拖長?沙蜆鳥頭隨水上,蒲魚出水尾拖長……」 獲計劃之邀,音樂人史嘉茵嘗試改編漁歌《乜魚出水隨水上》,保留了歌曲的大部份歌詞,配上新調,並嘗試用手風琴伴奏,錄製時特別選擇海邊的場景,將海浪拍打的聲音融入其中,表現漁民演唱的環境。


音樂人史嘉茵嘗試改編漁歌《乜魚出水隨水上》。(陳仲明/大紀元)
音樂人史嘉茵嘗試改編漁歌《乜魚出水隨水上》。(陳仲明/大紀元)

史嘉茵在改編漁歌時選用手風琴作為伴奏,她分享背後的理念:「手風琴是吉卜賽人常用的樂器,香港漁民像吉卜賽人,船停泊在哪裏,哪裏就是家,這個概念就跟這個樂器、這個聲音聯繫在了一起。」她觀察到,漁歌的旋律很重複,節奏也類似漁民扒艇,她也想將這一節奏感在新編的漁歌中表現出來。

*********

回憶整個計劃的實施過程,葉德平博士和黃競聰博士都感言十分不易,去年計劃啟動時適逢社會運動,到今年出版期間又遇上疫情,新書發佈會無法如期舉行。他們仍希望透過網絡平台和好友的支持,將漁歌計劃中整理記載的寶貴經驗傳播出去。◇


佛堂門是昔日西貢鄉民往來市區的必經水道。(陳仲明/大紀元)
佛堂門是昔日西貢鄉民往來市區的必經水道。(陳仲明/大紀元)


位於西貢糧船灣的魚排。(陳仲明/大紀元)
位於西貢糧船灣的魚排。(陳仲明/大紀元)

漁歌新編《乜魚出水隨水上》

改編、演唱:史嘉茵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