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時每天黏在一起吃午飯、一起放學、一起度過無數的周末。即使大家考入不同的大學,也趁大家的生日或是長假期一起玩樂及談心。畢業後,雙方進入不同的機構工作,也會在假期聚餐或是逛街。曾幾何時,你實牙實齒地說他是你一生的知己。你不怕失業、失戀,因為總有他這知己陪伴及安慰。但不知何時,你們竟然一年、兩年、甚至數年已沒有見面,連最基本的電話問候也欠奉。我得罪了他?我何時令他難受?一連串的問題充斥腦海,心中盡是失落與失望。
相信上述類似情況大家也曾經歷過吧。感情變淡也不需要過份責怪自己。可能就是單純地彼此際遇不同,各自產生不同的感受與想法而已。朋輩之間總是愛比較。就以上筆者的經歷為例。好友打從畢業後一直在政府部門工作,現時已是高級人員。而且他仍是單身,從未拍拖。筆者從事教育,後轉為社福界時由底做起。畢業後一直拍拖,其後結婚。我和好友的社會經濟地位的差距越來越遠了。在我的角度,他是有威嚴、有權勢及財富。我怎樣也不能攀上似的,產生自卑感。在他的角度,我的工作就是生物鏈最基層的社工罷了。直接些便是看不起我與他相題並論。連年輕女生最喜愛談論的戀愛話題,我也不能與他分享,他是零經驗呀。當我結婚了,他的情感仍未有著落,因而產生妒忌心。每次看見幸福的我,他總會抱怨為何自己仍未有伴侶,自身條件真的差?一連串的比較在他腦中浮現。彼此的差距導致不想與對方見面。
中國人說物以類聚,或是竹門對竹門,其實不只限情侶的配對,乃至於人際間之友誼。心理學者Hartfield 及Rapson於1992年提出人們喜歡與自己近似的人,比如:嗜好、信念及人生態度。與我們仍保持聯絡的朋友多是與我們的某些以上特質相似的。當友情已逝,不用多自責,也不用怨恨對方,只因你們根本不是同一類型,或是因各自的際遇而改變了本質。@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