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學家方文(Erich Fromm)解構愛情謬誤時指出人們認為被某君吸引,便展開追求,繼而談戀愛。尋覓伴侶重點在於這富吸引力的人。方文糾正這誤解,把擇偶重點人的實體(object)轉為人際價值(social value)。現實每人根據自己的外表、年齡、性格、才能、家境及教育程度等等而定下自己的人際價值。當人們遇到一位心儀異性,首要衡量對方的人際價值是否與自己的相若。經過比較後才勇於追求及戀愛。情況就好像我們買入房子,首先清楚自己的財務儲備,才去購買財力能應付的樓房。誰人不希望擁有毫宅?總須判斷自己的實力。如何評核人際價值取決於身處的時代及地方或是國家文化。
在70年代的香港,20歲年輕女士,身材豐滿受青睞。她不用受高等教育,能煮一手好菜,妥善照顧家庭。社會普遍認為她的人際價值高。但對於現今2022年,30多歲女士,運動型身材,曾接受高等教育,並且是專業人士。她的人際價值相對高。當然,個人怎樣看待自我價值也是關鍵。有些女士高估自己的人際價值,導致遲遲也未能尋覓理想伴侶。
《結婚作詞離婚作曲3》的史避影及她前夫申儒信正正反映方文的理論。背景是現今的首爾。避影因丈夫有外遇而堅持跟他離婚,但儒信不願意。富家子弟誓東馬旋即追求避影,迅速談婚論嫁。儒信得知消息後感到不甘、後悔及憤怒。避影聰慧及賢淑,辦事能力高,任職電台節目監製。儒信是高級醫生,認為避影的人際價值與他匹配。但現在的她是40多歲的離婚婦人,並且有一名13歲女兒。社會普遍認為離婚婦又帶著小孩的「價值」不及單身女子。大企業的兒子誓東馬,30多歲,從未結婚,人際價值非常高,何以相中高齡離婚婦?儒信方知道原來前妻的「價值」如此高。他不甘「高價值」的原是自己妻子竟然讓給別人,而且又是自己一手造成。可惜現在後悔已太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