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OVID-19疫情持續衝擊全球供應鏈,一些國際服裝品牌公司正將生產線遷出亞洲,以應對不斷增長的運輸費用和交貨時間。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趨勢可能不會逆轉。
據路透社9月30日報道,受疫情影響,一些國際時裝品牌——例如Benetton,正更多地放棄利用全球供應鏈以及亞洲的低成本製造中心,而且這種轉變可能是持久性的。
意大利貝納通集團行政總裁馬西莫‧雷農(Massimo Renon)告訴路透社,該公司正在將生產線遷回離本土更近的地方,加強在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土耳其、突尼斯和埃及的生產,目標是從2022年底開始將亞洲的生產減半。
雷農深入分析了推動這一趨勢的經濟因素,該趨勢使服裝業廣受影響,因為供應鏈緊張的狀況推高了運輸成本和時間,破壞了過去30年來流行的商業模式。
「更多地控制生產過程和運輸成本是一個戰略決定。」雷農說,該集團今年已將超過10%的產量從孟加拉、越南、中國(中共)和印度等國轉移出去。
「如今,一個過去價格為1,200~1,500美元的海運貨櫃可能要花費10,000~15,000美元,而且不能確定交貨日期。」雷農表示。
他指出,海運成本上漲10倍的原因在於可用船隻稀缺以及消費者需求反彈,而船隻稀缺是因為許多船隻在疫情期間閒置。他公司的產品大部份在歐洲銷售,但自21世紀初以來,生產卻已轉移到工資較低的國家。
雷農說,即使越南和孟加拉國的生產成本仍比地中海國家低20%,但由於供應障礙導致交貨時間更長,也會把利潤抵消。
他表示,因船隻缺乏,亞洲貨品的交貨時間加長,從過去的平均4~5個月上升到如今的7~8個月。
雷農指出,相比之下,如果衣服在埃及生產,那麼運往歐洲倉庫和商店的時間就可以縮短到2個月或2個半月,而在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生產的羊毛服裝可能只需要4~5周的運貨時間。
運輸困境也正在困擾其它一些服裝公司和行業。德國時尚品牌Hugo Boss也在尋求讓其生產業務更接近銷售市場。
對於品牌服裝公司將生產線向接近市場的地區轉移,美國諮詢公司AlixPartners表示,這一趨勢將會持續下去。
「供應鏈越是全球化,就越會出問題。」該公司在其關於COVID-19造成損害的報告中說。#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