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語:許多人喝茶、泡茶都追求香氣與喉韻,但你知道茶香和口感從何而來嗎?其實,焙茶的過程就如同烘咖啡豆般講究,難度和費時程度並不亞於咖啡豆。擁有天生味覺的焙茶師藍大誠分享茶的製作與萃取,希望讀者能像專家一樣品飲出茶款的特色與個性。
「老師,該怎麼品茶?」每次講課時一定有學生會提問。
「就跟平常吃飯的感受一樣啊!」我回答,就以我自己愛吃的炒蛤蠣來舉例吧!
料理入口前 著重視覺感受
師傅將食材大火快炒後端上桌,醬汁淋在蛤礪上,湯汁收得剛剛好。
料理入口前 著重嗅覺感受
蛤蠣香、蒜香、九層塔香、醬香,經大火炒後每個原物料的味道都完美融合,光聞香氣就讓人食指大動。
料理入口後 多種感覺組合而成
夾起蛤蠣肉,沾點醬汁一口咬下,由於殼剛打開沒多久,因此熟度剛好。新鮮的蛤蠣肉質彈牙,肉汁鮮味十足與醬汁彼此結合,同時醬汁中又帶有蛤蠣的鮮鹹,每次點炒蛤蠣都會不小心多吃幾口飯。
嘗試更有邏輯地享受料理,同時以理性的品味先試著拆解料理,再用感性體會更細微的變化,舉例來說:
1.感受原物料
新鮮蛤蠣的多汁鮮甜,而不新鮮就可能帶腥味。
2.感受副原料
蔥薑蒜、米酒、醬油點綴,藉由副原料襯托主角風味。
3.感受廚師手藝
火候控制的精準以及醬汁、食材是否貼合。
4.感受服務
上菜需注意菜餚溫度,過熱過冷都不行,且是否有適當講解。
品茶如同品味料理,但茶湯風味與料理、酒類、咖啡相較起來更為細膩,更需靜心感受。專注感受來自整個口腔、鼻腔、喉頭所有過程與變化,剛開始學習品茶難免有點挫折,會覺得好像無法辨別茶湯風味表現。沒關係,別氣餒也不要放棄品飲的熱情,無法辨別時就把感受記住,再經過反覆品飲、練習、比較,累積品飲經驗,慢慢學習成長;同時也不要害怕說出自己的風味感受,畢竟每個人生活圈與成長環境不同,接觸到的食材、感受也不同。
品飲與品味的經驗累積就像事業工作,起初工作時經驗不足,需要時間慢慢累積經驗,日積月累就能得心應手。上手後便可歸納各類工作變因,釐清目的與結果,接著精修過程,彙整所有工作邏輯,若遇到好的前輩引導,就能更快上手。
茶湯入口前
以視覺判斷茶湯顏色,觀察茶湯是否清澈與顏色呈現。使用透薄的手工水晶杯讓茶湯顏色更清楚,舉起杯子靠近光源,茶湯清澈透亮。再移動至白紙上觀察湯色,金黃色的茶湯中透出一點蜜黃。
觀察茶湯後
接著以嗅覺感受香氣強度與複雜度。拿起高腳杯,輕輕搖晃,鼻子靠近杯緣細細嗅聞香氣,冷萃茶湯細緻的香氣在杯身中完整呈現。先聞到清雅的梔子花香帶點粉甜,牛奶棗皮的青澀香氣與蘋果果肉甜香緊跟在後,整體香氣是輕盈細緻的花果香。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