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黃先生是一位經商有成的企業家,前一陣子經常覺得上腹部悶脹,但是一直沒有就醫,近日才前往消化內科就醫。醫生一看到他時,就覺得臉色蠟黃,手腳不胖卻挺著大肚子,於是立即安排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竟發現他的肝臟有一個大約11厘米腫瘤。

黃先生自述,30年前曾經被醫生診斷過B型肝炎,這麼多年以來都沒有任何不舒服,所以從不放在心上。當初以為上腹部悶脹只是普通的肚子不適,沒想到竟然是肝長了一顆大腫瘤。

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生謝文斌表示,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就算長了腫瘤,只要沒有大到一定程度,通常是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肝臟的功能既複雜又重要,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只要遭受傷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不過,肝臟非常厲害,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切除一部份,仍然能夠正常地運作。

肝臟腫瘤形成三部曲

謝文斌說,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之後,有一部份人會演變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能會轉為肝硬化,最後罹患肝癌,這就是所謂的「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謝文斌說明,肝臟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肝臟良性腫瘤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除非長得太大而引發問題,經由外科手術就能治癒;肝臟惡性腫瘤有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轉移性肝惡性腫瘤、肉瘤、血管肉瘤等,需要依患者的情況安排不同程度的治療。

7個誘發肝癌的危險因子

從一些肝癌的研究文獻中,謝文斌歸納出誘發肝癌的危險因子有下列7個。

1.肝炎帶原者

臨床統計資料顯示,80%~90%的肝腫瘤患者是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

2.慢性肝臟疾病

病毒性或非病毒性慢性肝臟疾病主要就是肝纖維化與肝硬化。有一些民眾以為要先發生肝硬化才會變成肝癌:其實不然,當發生肝纖維化就有變成肝癌的風險。

3.黃麴毒素

食用受到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例如:發霉的花生、大豆等。

4.不當使用藥物

不當使用未經醫生處方的成藥或草藥。

5.癌症轉移

從身體其它器官或部位轉移而來的癌症,通常腸胃道、肺臟、乳房等器官或部位的癌症比較容易轉移至肝臟。

6.家族性遺傳因子

肝癌具有遺傳性,這已經被醫學從基因研究證實。

7.飲酒過量

經由研究發現,有酗酒習慣者,或是經常飲酒過量者,引發肝臟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10%~20%。

遠離誘發肝癌因子的叮嚀

謝文斌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體重明顯下降,不明原因的腹脹、肚子痛、皮膚搔癢、噁心、嘔吐、食慾降低,或是觸摸到上腹部腫大等徵狀,就應該儘快到消化內科(肝膽胃腸科)就診。對於肝癌高危險族群和肝硬化患者,建議每6個月做抽血和腹部超音波檢查,並且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以遠離誘發肝癌的危險因子。◇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Shutterstoc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