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感受到通脹的壓力,直接原因是全球範圍內的原材料價格的猛漲。在去年疫情爆發時,由於需求突然減少,一些原材料價格下降,但隨著經濟活動恢復,工廠的需求增加,導致原材料出現緊缺,導致價格猛漲。目前經濟學家和各國政府決策機構關注的是,這種上漲會是長期的還是僅僅因為供應鏈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

很多民眾感受最深的價格上漲就是木材,家得寶(Homedepot)等商店,家裝用木材的價格漲得讓人感到離奇。

但其背後是原材料市場上木材的價格衝到了歷史最高點,部份原因是疫情期間很多民眾和商家大力進行住房建設,而相應的由於封鎖等原因木材的供應跟不上。除了木材,銅價和鋼價也上漲到了創記錄的水平。

農產品也不例外,粟米價格上漲到2012 年來最高點,在夏季燒烤季來臨前,大宗芝士價格都在飆漲。

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幾乎都在漲價。追蹤23 種原材料的彭博商品現貨指數已升至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摩根大通和IHS Markit 的數據顯示,大宗商品價格普漲將全球製造業產出價格的指標推至2009年以來的最高點。

其它方面,去年底開始,某種意義上可以被視為「大宗商品」的晶片也意外的出現短缺,導致了汽車價格的上漲,而隨著全球車廠加大生產,試圖彌補去年的營業損失,晶片荒正在蔓延到電子產品以及家用電器行業。

價格上漲的原因除了原材料外,還包括人力成本的上漲,例如:商家必須付給卡車司機更高的工資,因為卡車司機出現嚴重的短缺。

價格無疑在上漲,原因包括需求增加和供應減少兩方面,現在經濟學家和政策制訂者關注的是,這種情況是全球經濟從「一生一次」的衝擊中、恢復中的短暫現象,還是會出現1970年代的長期通脹?

美聯儲的看法是這只是臨時性和中度的通脹。這種看法獲得了很多經濟學家的認同。值得注意的是1970年代的通脹主要是由於兩次石油危機下,當時美國石油不能自給自足,導致了通脹失控。但如今尚未看到類似情況發生的可能。◇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