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服役於香港外展訓練學校長達20年,亦是香港唯一一艘的雙高桅遠洋訓練帆船「志風號」,今年踏入退役20周年紀念,這艘帆船曾載著上萬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受訓人士展開一段段海上旅程。最近,一群飽歷風浪、心懷熱誠的「志風號」外展教練、船長、前校長及受訓學員聚首一堂,參加《志風號:外展精神的搖籃》新書發佈會,一起回憶往昔乘風破浪的感人經歷,勉勵在當今的逆境下更要跳出舒適區,積極面對。
前香港外展訓練學校教練李智明(Gary)最初萌生寫下自己當年在「志風號」上的回憶,開始尋找相關舊照片。同為教練的好友黃偉建得知後,向他提議不如邀請相關的教練、學員一同參與,將自己的故事集結成書。沒想到此舉一呼百應,超過九成聯絡到的相關人士都願意參與其中。2020年疫情席捲全球,過去繁忙的生活一下子停頓下來,黃偉建提到:「過去大家都忙於做自己的事情,疫情之下反而造就這件事,有時間埋頭苦幹寫稿。我們幾個舊同事即刻成立了委員會,找到不同資料、嘉賓,聯絡編輯、出版社,在一年半內出版了這本書。」
面對風浪沉著應對
香港外展訓練學校(Outward Bound Hong Kong)於1970年成立,擁有不同類型和容量的風帆供學員進行海上訓練活動,由香港賽馬會捐款550萬港元建造的雙桅帆船「志風號」於1981年啟航,成為學校訓練課程的重要部份。在大自然教室下接受訓練的學員,在之後的人生路上都有著不同的收穫。
李智明回憶自己第一次帶領「志風號」18天日本海外課程的經歷,當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當時遇上暴風雨,風浪洶湧,船頭不時入水,船帆的鋼纜出現老化並出現斷裂現象,令船員和教練們緊張不已,緊急情況下,教練請所有學員進入船艙躲避,留下教練和船員協助搶修,利用繩索加上滑輪系統把快要斷裂的鋼纜加固,李智明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學員可能不知道,當時的情況有多危急,只有教練知道。」
每位「志風號」教練都有令他們難忘的風浪經歷,曾在「志風號」上擔任義務教練的林水祥(Raymond)說:「在海上的經歷好像人生的縮影,平靜的時候要堅忍,很困難的時候,希望能夠克服。要堅持我們自己的信念,才可以克服這些困難。」
順應自然敬畏天地
前教練黃達明(Trevor)對「暈船浪」的經歷印象深刻,這是所有學員、教練必經的第一關,他分享自己暈船浪時的想法:「我扶著欄杆,望著大海,我跟自己說,當我自己很艱難的時候,身邊其他人一樣那麼艱難,甚至比我更艱難,他嘔得身體站不起來。這個時候自己跟自己說,我就不相信我做不到。」憑著這一信念,他逐步突破自己,克服困難。
黃達明另一個深刻的感受便是「順應自然」,無論在海上還是在人生歷程中,都應該如此:「我們不是跟大自然搏鬥,而是去適應,根據大自然規律,如潮水怎麼去,風浪時怎麼行走來編排路線,不是跟自然鬥。跟人生一樣,只要我方向清晰,想實現理想的目標,就算是逆風逆浪,只要不要放棄,都會去到。」
*********
擔任《志風號:外展精神的搖籃》一書編委的黃偉建,這一年半來和李智明等一起為聯絡籌備、寫稿、編輯奔波,閱讀一個個真人真事,想起當下港人面對的逆境,他感慨萬分,盼新書帶給港人力量:「歷經社會運動,現在疫情下,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我們都要面對自己的生活,都要在逆境底下生存。我們這本書的精神——外展精神,就是在最惡劣的環境底下仍然抱著一個很大的希望,一個堅持,面對逆境去面對我們的人生!大家要慢慢咀嚼這本書,有一個個真人真事、勵志故事,這個船承載了很多成功人士。成功人士的背後就是經過這樣的培訓才會做出成功的事務出來,我們只有在逆境下才可以面對,如何在逆境中去繼續拼搏的精神很重要!」◇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