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零四年,隋文帝楊堅駕崩於仁壽宮,其死因頗啟人疑竇。這個結束數百年分裂並開創出「開皇之治」的一代雄主,對於隋的二世而亡是否負有責任?楊廣如願以償地登基後,又是如何禍亂國家的呢?
◎隋文帝的幾大失誤
我們在前面專門用了一章來講「開皇之治」,這確實是隋文帝勤政、節儉和愛民的結果,也是他政治水平的體現。我們在肯定隋文帝為中國統一所做出的貢獻的同時,又不得不說,隋文帝對隋朝的二世而亡,也負有一定的責任。跟「文景之治」或「貞觀之治」相比,「開皇之治」並非盡善盡美,從對儲君的選擇上、對大臣的態度和個人的胸襟氣度上,隋文帝都遠遠不能和漢文帝或唐太宗相比。隋文帝的勤政是有目共睹的,在史書中有很多相關記載,他經常處理公務直到太陽偏西,他的士兵們沒法休息,只能站著傳飯吃。這當然是隋文帝勤政的反映,但我們也看出他對大臣有一種深刻的不信任。因為隋文帝是篡位得國,所以他很怕大權旁落,大事小事都要抓在他一個人的手裏。
唐太宗在和大臣們討論治國方法時,曾經專門討論過隋文帝的問題。當時大臣們都對隋文帝交口稱讚,說隋文帝這麼勤政,極為少見。但唐太宗卻說,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國君要處理國家的大事,如果很多小事、千頭萬緒的事情都要由皇帝來處理的話,那麼很多大事就會沒有時間處理,或容易做出很倉促的決定。唐太宗當時比喻說,十件事情中,如果能在五件事情上做出正確決定就不錯了,但是皇帝隨便做任何一個錯誤的決定,都會對很多民眾的生活產生影響,這樣的話民怨就會積累。所以唐太宗認為,做一個國君,不應該處理那些小事,而是應該選擇有能力、有道德的人去做這樣的工作,而國君需要發現這樣的人才,並且放手去用他們。
隋文帝對大臣的不信任,到晚年時變得非常突出,他開始猜忌並誅殺功臣,很多立下大功且對大隋忠心耿耿的功臣,如:虞慶則、史萬歲、王世積,均被隋文帝殺掉。這些人都是國家的棟梁,如果這些人還活著的話,隋煬帝時期的那些民變,就很可能成不了氣候,因為他們統兵、治國的能力都很強,甚至由於他們治國的能力很強,很可能根本就不會發生民變。
另外,隋文帝晚年的時候,用法非常的嚴苛,到甚麼程度呢?他曾經下令說,民間有人偷盜一個錢,也要當街斬首;如果有三個人共同偷一個瓜的話,三個人同時斬首。這導致老百姓人人自危,因為哪怕你犯了一點點小錯誤,都可能會家破人亡。
到了晚年,隋文帝就越來越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經常暴怒之下殺人,在朝堂之上將大臣活活打死。有一次過元旦的時候舉行朝會,大家來向皇帝表示祝賀,隋文帝發現一些武官的衣服和他們的佩劍不夠整齊,而負責監察的官員沒有提出彈劾,隋文帝大發雷霆,把這個人殺了。當時有一個諫議大夫毛思祖,想勸阻隋文帝,也被隋文帝殺掉。還有一次,隋文帝調查各地戰馬的情況,發現有一個地區瞞報了兩萬多匹戰馬,於是隋文帝下令將太仆卿(相當於畜牧部部長)連同他手下一千五百人全部誅殺。幸好當時這件事沒有執行,因為有一個叫屈突通的人向隋文帝進諫說,陛下怎麼可以為了兩萬多匹馬,殺一千五百個人?這樣隋文帝才赦免了他們。當時隋文帝手下有個大理寺少卿(相當於最高法院的副院長)叫趙綽,此人非常嚴格地按照法律辦事,哪怕是隋文帝暴怒的時候,他也敢於進諫,這樣才使隋文帝沒有走得太遠。
一個皇帝用法嚴苛,通常都是要做大的工程,或者要對外發動戰爭,因為用法嚴苛會讓一個國家民怨積累、縮短國運。我們看到秦的二世而亡,就是因為它用法非常嚴苛;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知道,如果用法嚴苛,就是在走亡秦的老路,初期漢武帝由於要開邊、要做大的工程,不得不那樣做,但是他知道,這種做法是不能持久的,這就是為甚麼他晚年的時候下輪台罪己詔、改變國家的國策,與民休息。
隋文帝在選擇儲君的問題上,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他廢了楊勇而立了楊廣。
隋文帝一共有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無一善終,他對自己的兒子也是非常的苛刻。長子楊勇被楊廣害死;次子楊廣後來在江都政變中被殺;三子楊俊被老婆崔氏下毒,生了重病之後,又被隋文帝嚇死了;四子楊秀被楊素陷害,關到監獄裏,和楊廣同時被宇文化及所殺;五子楊諒因不滿隋煬帝楊廣,起兵造反,被楊素率兵擊敗,被囚至死。隋文帝的孫子輩,骨肉自相殘殺的、被奸臣所害的、在唐王朝時代被殺死的,一共達到三十多人,所以隋文帝的後代子孫大多不得善終。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天道的輪迴報應,因為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的時候,曾經將北周皇帝宇文家族全部殺死,當時殺死的宇文家族的兒子、孫子輩的人,大概有五六十人。
◎隋煬帝為何遷都洛陽
但是隋文帝畢竟留下了「開皇之治」的一個繁榮富裕的局面,把這樣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在十四年中敗空,大概也只有楊廣能夠做到。下面我們就講一下楊廣做了哪些讓我們瞠目結舌的奢侈之舉。
楊廣非常喜歡做大的工程,在他當皇帝期間曾經修馳道、修長城,最大的工程有三個:一個是營建東都,就是在原來漢魏故都洛陽的西面,又修一個新的洛陽城;第二個是開鑿大運河;第三個是在全國各地修築宮殿。
我們首先說一下東都的營建,上一章講到隋文帝駕崩時,法術師章仇太翼算到了隋文帝陽壽已盡。他跟楊廣說:陛下命屬木,關中位於中國的西方,西方五行屬金,金剋木,所以陛下不宜久住西京長安,最好到東面去。楊廣聽了他的建議就開始營建洛陽。
作為都城,洛陽是中國古代歷經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城市,它超過了長安,也超過了北京、南京。因為洛陽的風水確實非常好,北面是黃河和邙山,這就是天險;南面是香山和龍門山;西面是秦嶺的餘脈;東面是中嶽嵩山。洛陽四面環山,中間是一片平原,非常適合作都城。洛陽南面的龍門山是秦嶺餘脈熊耳山的一個分支,到了這個地方突然斷裂,變成一個懸崖,懸崖對面就是香山,兩山對峙,中間形成一個缺口,這個缺口是一條河,叫伊水,靜靜北流。此地原來叫做伊闕,因為兩邊是山、中間有一個缺口因而得名。楊廣看到伊水的時候,覺得這就是一個門戶,於是改伊闕為龍門。龍門旁邊就是現在非常著名的佛教聖地龍門石窟。當然它跟關中還是沒法比的,因為它的山勢沒有秦嶺和黃土高原那麼高,同時它的平原也不像關中平原那麼開闊,但是總而言之,洛陽風水很好。相傳在《漢書》中有一個記載,就是當年大禹王治水的時候到了龍門這個地方,大水被山擋住,所以是大禹劈開龍門,把水從這裏放到海裏去的。
洛陽位於河南的西部,境內河渠密佈,這些河分屬於長江、淮河和黃河水系,所以是十省通衢,交通非常方便,當然水多的話,運輸也就非常的方便,不像關中,要運糧的話,只能沿渭河—黃河這一條道,洛陽附近水路就非常多。(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隋唐盛世》視頻版整理而成。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兩宋繁華》和《大明王朝》。◇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