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看是一道風景,近看是一種風情,細看處處都是功夫,這就是旗袍,一款中國風濃郁的經典服飾。

在很多西方人眼中,旗袍無疑是東方服飾文化和美學的典型代表。其實,旗袍是中、西文化兼容並蓄的經典範例。

在共產黨統治的中國教育語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的「民國時期」被描繪為腐敗、灰暗、民不聊生。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大師層出不窮的年代,一段東、西方文化真正交融碰撞的歷史,一個中國傳統文化儒雅優美的時代。恰恰就是在這個時代,旗袍風尚在中國達至頂峰,塑造了中國近代女裝最輝煌絢麗的歷史。

今天,人們談到旗袍,往往早已超越了服飾本身。它是一種深具魅力的文化,一個繁複講究的工藝體系,一種具有獨特東方韻味的美學表現。如果把旗袍僅僅看作一款可以勾勒女性曲線的裙裝,則是對旗袍的誤讀。它雖然借鑑了西方服飾的剪裁和型態,但脫胎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讓它別具東方韻味。這種「韻」才是旗袍之美的核心。

中西並蓄的經典設計

清朝之後的民國時期,裁縫們將西式時裝元素注入女子的旗袍中,「旗袍」開始在上海風行,最終成為中國女性的經典服飾。(Keystone/Getty Images)
清朝之後的民國時期,裁縫們將西式時裝元素注入女子的旗袍中,「旗袍」開始在上海風行,最終成為中國女性的經典服飾。(Keystone/Getty Images)

關於旗袍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旗袍乃「旗人之袍」,肇始於清朝滿族婦女的連衣裙式寬鬆長服,後來受漢人服飾影響,逐漸改良。

滿族婦女的旗袍,款型平直寬鬆,下擺較為肥大。20世紀初,隨著西學東漸的過程,旗袍吸收了西方製衣的立體剪裁,開始使用胸省、腰省、裝袖和肩縫的縫紉技術,在長袍中加入了縮腰、胸褶、接袖等,從而將平直寬鬆的款型,轉換為收腰合體的曲線衣型。

在公元20世紀30年代的民國,旗袍款式基本穩定下來。彼時的私家裁縫們,將西式時裝的元素,注入到追求流行的民國女子的旗袍中,使這種中西文化並蓄的裙裝做到了極致。就這樣,一個流轉百年的中國時尚經典,在這些民國裁縫的指尖誕生了。在世界時裝歷史中,旗袍是東方傳統文化吸收西方特點的服飾典範,其獨特的文化韻味,讓東西方女性都為之著迷。

「旗袍」產生並發展至巔峰的背後,是不可複製的民國風采,是一個自由、中西兼容、創意迸發的燦爛時代。

璀璨民國時代的亮麗風景

這裏所說的「民國時期」,即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至公元1949年中共統治開始的30餘年間。這是中國歷史上承先啟後的重要時期,各種思潮在這個自由、寬鬆的大時代下,激烈碰撞。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交融與碰撞中,民國期間民智開啟,大師、才女層出不窮,各種書籍出版物紛沓至來。

在民國時期的眾多出版物中,《良友》畫報被認為是當時發行量最大、發行範圍最廣、最有影響力的刊物。《良友》於公元1926年春,誕生在民國最具國際氣息和時尚敏銳感的上海。其封面多為女性,以明星、名媛為主。作為民國生活的記載者,《良友》封面見證了民國時期女性審美和時裝的變遷,也記錄了特屬於民國女子的芳華年代,封面上女性的著裝,多是各種風情的旗袍。

《良友》畫報,封面為民國期間的影視明星阮玲玉。(ELITE LIFESTYLE雜誌提供)
《良友》畫報,封面為民國期間的影視明星阮玲玉。(ELITE LIFESTYLE雜誌提供)

《良友》畫報公元1934年12月刊的封面,為民國期間的影視明星——阮玲玉。照片中的旗袍為高領、短袖、滾邊的及腳長款旗袍。這款旗袍有完整的青黃色格紋圖案,無胸部和腰部的捏省,從上到下,全身非常合體,當時裁縫匠師高超的剪裁和製作技藝,可見一斑。同時,旗袍上的滾邊工藝極為精湛。

所謂滾邊,即包裹旗袍領口、袖口、開衩、底邊等開口部位的製衣技藝。這種工藝的難點在於,保持衣服的轉彎處線條之流暢平整。

傳統手工藝珍之美

從量體裁衣,到鑲邊、滾邊、盤扣和刺繡等,一件手工旗袍的誕生,涉及很多精細的工藝。這些工藝頗具中國傳統特色,讓旗袍在精緻美觀之外,更多幾分韻味。旗袍的美,除了整體的形、材料和花色之外,就在這些精工的細節中。

黃柳霜(Anna May Wong),第一位美籍華人好萊塢影星。她穿著的旗袍,採用了一種獨特的中國傳統服飾工藝——鑲邊。鑲邊就是在旗袍的衣襟、領口、袖口、開衩、底邊等邊緣部位,用不同於裙身顏色的布料縫合拼接。鑲邊上多帶有繡花,一般用暗針直接縫在衣服的表面。

她的旗袍鑲邊為「三鑲」,共有三道。旗袍鑲邊可多至「五鑲」、「八鑲」,甚至「十八鑲」。

盤扣,也是綻放在旗袍上的美麗文化符號。盤扣之輕巧、雅致、繁複、絢麗,充份體現出一件旗袍背後,工匠的傳統工藝和手上功夫。盤扣的造型多種多樣,如普通的一字扣、各式花扣(梅花扣、菊花扣、玫瑰扣、水仙扣子等)、各式動物形扣(如鳳凰扣、燕子扣、蝴蝶扣、蜻蜓扣)、中國結扣(吉祥結扣、如意結扣子、同心結扣子)等。手工盤扣,可以讓旗袍更有意境、更精緻和唯美。

質量上乘的旗袍,往往會運用刺繡工藝——一種傳承千年的中國手工藝珍。它是運用鋼針將絲、棉、絨等彩線,在織物上,上下穿刺運作,從而勾勒出各種圖案、花紋或文字的工藝。刺繡的面料往往華美尊貴,適合製作正式和重大場合穿著的旗袍。

衣型細瘦渾圓,著裝「貼身不貼肉」,這就是旗袍。從頭頸、肩、手臂、胸、腰、臀到腿,它能夠把女性輪廓,整體勾勒成一幅柔順完美的曲線風景。款步行走時,兩邊的開衩讓裙擺下角輕微飄動,旗袍的韻味就展現出——婉約、含蓄,揮灑著特有的,屬於東方女性雅致、靈動之美。◇

(本文由《時尚精英》(ELITE LIFESTYLE)雜誌授權刊登)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