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校服,總能勾起人們對校園生活的點滴回憶,香港逾2,000間學校的校服百花齊放,各校款式、用料各異,背後更蘊藏了一個時代的文化意涵。香港教育大學上周起辦展覽,透過20多件特色校服及仿製品的介紹與展出,加上校服設計的小故事,將香港百年校服發展歷史娓娓道來。 1918年,聖保羅女書院規定所有學生須穿著校服,以加強對學校的認同,在當年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隨後各間學校均設計了不同款式的校服讓學生穿著。香港法律並未規管校服,穿著校服的安排由學校自行決定。每一間學校的校服在款式、布料、徽章和顏色設計上皆有自己的風格,在百年間,香港主流校服也歷經了多種款式的變遷,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
香港教育大學首辦「香港校服今昔」展覽,展期約一年,將香港中小學採用的經典校服款式呈現給市民觀賞,拾回過往回憶。
自19世紀40年代政府鼓勵教會及私人興辦學校,更多人有機會接受教育,「校服」的概念也由此引進香港,當時學生的校服與主流社會所著的服飾相若,男學生起初穿馬褂或長衫,後流行恤衫西褲,也有部份學校推廣中山裝,女學生衣著則以大襟裝和旗袍為主。
到20世紀50年代,(1955年8月)香港推行《小學擴展的七年計劃》」,公營學校及學童數目大幅上升,當時正值香港的製衣業進入黃金時期,校服也逐步形成了現今的款式:女生校服包括恤衫配半身裙或連身裙配腰帶,男生校服則普遍採用恤衫西褲,校服也有了冬季與夏季之分,顏色也逐漸豐富了起來。到了90年代,校服的款式逐步增多,包括推出運動服及短下擺恤衫。
「大制水」與改良版校服
60年代,香港曾鬧水荒,有一段「大制水」的經歷,即限時供水,最嚴重的1965年,規定每4日才供水4小時。面對日日都要穿的校服,洗衣耗水不少,伊利沙伯中學於是決定改良女生校服,重新設計款式、用料,將原來裙長及膝的白色有領裙,裁去反領,改成方形無領設計,袖子與裙擺都變短,以減少布量,而布料方面也改成較為薄身的「的確涼」,顏色由易髒的白色變為藍色格子。
這一系列的改良,均為了配合當時的社會環境,節約在洗衣上的用水量。直到80年代,香港的供水問題基本解決後,伊中女生的校服才回歸原來的式樣。
經典中式校服的意涵
服飾與文化息息相關,中式校服的設計背後也蘊藏著不少豐富的內涵。男子陽剛,女子陰柔,也能從服飾上體現出來。
20世紀初,越來越多的華人學校興起,當時的男學生普遍穿著長衫,以輕巧修長的剪裁為主,以白色棉質長袍搭配束腳褲,透出文人雅士的風度翩翩。而展現女性溫婉秀麗氣質的旗袍,也成為20年代流行的校服,改良版的旗袍多採用藍色或白色,凸顯企領、斜襟和兩側開衩,穿著時需腰正頸直,邁步斯文,彰顯端肅雅正之味。
30至40年代,許多學校的男生服飾採用中山裝,上衣為高領夾克,襟前有五個鈕扣和四個口袋(寓意禮、義、廉、恥)。
經展覽團隊對全港500多間中學的考察發現,至今仍有16所老牌學校採用旗袍裝,包括4間真光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英華女學校等。真光中學為華南地區第一所女子學校,校服的設計除要表現「女子讀書人」的形象外,更希望能培養學生成為「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端莊淑女。
英倫風的影響
香港是中西融合的大都會,各類團體在港辦學,也將英國及歐洲的文化帶入了香港校園,透過各類校服款式呈現出來。
不少人看到水手裝校服,就想起日本學生的打扮,但事實上水手裝起源於19世紀英國和歐洲。英國愛德華王子4歲時所穿著的水手裝,紛紛被大眾仿效,成為潮流。而香港的水手裝校服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比日本更早。
60年代起,不少學校在校服設計中加入蘇格蘭格子圖案元素,最常見是在夏季的連身裙和冬季的半身裙,延續至今。
*** *** ***
馬褂、長衫、大襟裝、旗袍、中山裝、白色連衣裙、格子服、水手裝、恤衫及西褲……豐富多彩的校服展現了服飾背後的文化內涵,記錄了時代故事,也是一代人的寶貴回憶。◇
【展覽資訊】香港校服今昔
主辦機構:香港教育博物館
地址:新界大埔露屏路10號香港教育大學D1座平台
展覽日期:11月28日起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公眾假期休館。
網站:https://www.museum.eduhk.hk/tc/programmes/Hong_Kong_School_Uniforms_-_Past_and_Present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