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藝術家姚君豪(阿Boy)2018年曾赴泰國參加一個環保藝術計劃,用膠樽設計出土炮遊樂場,堆積如山的塑膠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他重新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路向:「在香港要怎樣用塑膠,跟自己熟悉的藝術結合做一些事情?」回港後,他便聯絡上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著手創辦「塑人木工場」,希望結合藝術和教育,將環保回收的概念分享開來。合作夥伴形容這是如「納米」般小型的塑膠再造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阿Boy2018年曾赴泰國參加一個環保藝術計劃,用膠樽設計出土炮遊樂場。(受訪者提供)
阿Boy2018年曾赴泰國參加一個環保藝術計劃,用膠樽設計出土炮遊樂場。(受訪者提供)


在泰國參與環保計劃過程中,堆積如山的塑膠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令阿Boy重新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路。(受訪者提供)
在泰國參與環保計劃過程中,堆積如山的塑膠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令阿Boy重新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路。(受訪者提供)

談起「塑膠回收」,總會想起大型的機器,如碎膠機、壓板機、拉粒機等等。今次到訪「塑人木工場」的工作室,迷你版的碎膠機和壓板機改變了筆者對塑膠回收的刻板印象。負責人阿Boy分享,有這兩部迷你版的機器,已經可以做到小型的塑膠創作:「我們跟回收廠的規模相差很遠,但我們仍希望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工作,透過教育來連結眾人。」阿Boy邀請到木工師傅作為技術指導,結合回收木材與塑膠製作成一系列生活用品,並積極與機構、學校合作,希望能夠舉辦一系列課程、工作坊,實現「自己儲膠自己碎」,將塑膠回收的工序透過親身體驗的方式展現,令更多人了解回收流程。


阿Boy展示回收塑膠製作成的膠板。(陳仲明/大紀元)
阿Boy展示回收塑膠製作成的膠板。(陳仲明/大紀元)


蒐集的瓶蓋經過破碎後,可以製作成膠板。(陳仲明/大紀元)
蒐集的瓶蓋經過破碎後,可以製作成膠板。(陳仲明/大紀元)


瓶蓋破碎過程。(陳仲明/大紀元)
瓶蓋破碎過程。(陳仲明/大紀元)


瓶蓋可以轉化成膠板。(陳仲明/大紀元)
瓶蓋可以轉化成膠板。(陳仲明/大紀元)

當回收塑膠遇上傳統木工

在「塑人木工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部份產品是回收塑膠和回收木材的結合品。阿Boy談到,當自己從泰國回港後,和不同的朋友談起自己的願想,沒想到獲得不少支持。擅長木工的郭師傅曾經從事過回收業,如今成為工場的重要成員,無論是回收還是木工方面,都給阿Boy很多好建議。在創辦機構後,阿Boy的發展方向越來越清晰,他相信「回收」可以結合實用性和藝術性,傳統木藝可以給回收的塑膠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回收木和塑膠結合的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回收木和塑膠結合的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工場中用來破碎再造的膠樽,主要來自荃灣的「不是垃圾站」,和不同地區的「綠在區區」回收的塑膠,經過去招紙、清洗、打碎後,變成不同顏色的塑膠粒,再將其用沖壓的方法製成膠板,最後加上模具製作成不同的形狀。


小型碎膠機。(陳仲明/大紀元)
小型碎膠機。(陳仲明/大紀元)

阿Boy展示了一個在近期開設的工作坊,以傳統木工特有的榫卯結構設計的木盒,「榫卯」是一種接合兩個或多個構件的方式,構件其中的凸出部份稱為榫,凹入部份則稱為卯。結合回收的塑膠設計,木盒在實用之餘,還十分美觀。他讚賞古人的智慧,不用膠水和釘子,就可以做到一些好用的木製家用品,他也希望將木藝的概念讓更多人知道。將回收的膠樽變成工藝品,其實要經過多重工序方可完成,從收膠、分類、清洗、破碎、製板、切割加工,到最後人手修正,哪怕是一個字母的製作都頗費心思。


將回收的膠樽變成工藝品,其實要經過多重工序方可完成,圖為壓板機和注塑機。(陳仲明/大紀元)
將回收的膠樽變成工藝品,其實要經過多重工序方可完成,圖為壓板機和注塑機。(陳仲明/大紀元)

當回收塑膠和木製品結合時,因為回收木材的數量不一,質地難以統一,因此製作出的產品具有獨一無二的特點,做不到批量生產。阿Boy解釋,從積極的方面看,這也是自家設計的優勝之處,在人人都追求「獨特」的年代,能夠有機會做出與別不同的作品,將帶給身邊人不同的驚喜。


在阿Boy身邊還有一些多才多藝的朋友,譬如合作夥伴Laura擅長剪紙,他們也在計劃將剪紙工藝的形態和回收物料結合創作。(陳仲明/大紀元)
在阿Boy身邊還有一些多才多藝的朋友,譬如合作夥伴Laura擅長剪紙,他們也在計劃將剪紙工藝的形態和回收物料結合創作。(陳仲明/大紀元)

在阿Boy身邊還有一些多才多藝的朋友,譬如合作夥伴Laura擅長剪紙,他們也在計劃將剪紙工藝的形態和回收物料結合,製作出特別的工藝品。他計劃在來年可以做一個展覽,將傳統工藝以回收塑膠作為其中一個原料,創作出一些作品給大家認識。

教育為先方能持久發展

「塑人木工場」成立近2年,阿Boy最大的心願便是將回收的概念「入學校」。他認為教育是實現環保的重要一環,只有在源頭上讓下一代了解環保的重要性,他們才會在未來的發展中有所啟示。

阿Boy希望為學校度身訂造課程,根據學生所好設計出半年至一年的課外活動課程,起因很簡單:「我們發覺很多人不知道原來塑膠有那麼多種類,要怎麼這樣乾淨回收才能回收到。很多人以為丟到回收桶就已經達到回收責任,不清楚中間有那麼多分揀程序。」

至今已有兩間學校將與「塑人木工場」合作開辦課程,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環保回收的過程和重要性。阿Boy介紹,當塑膠課程進入學校後,為期一年半的塑膠課程,將嘗試由「改變回收系統」、「建立學生回收小隊」、「塑膠與工藝創作」三個範疇進行。他解釋,設立這一模式最重要是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可以親身接觸到回收系統:「跟其他人只是專注於做作品不同,我們希望學生前來不只是完成一個作品,而是能接觸整個回收塑膠的流程,了解回收過程中會遇到甚麼難度。」學校將借用工場提供的破碎機處理塑膠,再用壓板機將塑膠重新組合成其它產品,具體的製作主題再根據學校的安排而擬定。

*********

阿Boy提及,「塑人木工場」有四大目標:低門檻的機器、廢物再利用、製作有意思的產品、推廣免費工作坊,在尚未得到大型機構資助的情況下,他希望得到更多有心人的支持,透過不同的合作機會,將「變廢為寶」的環保回收理念發揚光大,引發人們進一步的思考:「我覺得香港人很多都支持環保的,產品是一種跟他們溝通的方法和誘因,當大家身體力行去做的時候,知道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可以減少塑膠的使用。我們設計產品也希望做到實用、有意思的。希望有些訊息傳達出去,鼓勵大家不要浪費。」◇

由塑膠板製成的時鐘。(陳仲明/大紀元)
由塑膠板製成的時鐘。(陳仲明/大紀元)


結合塑膠板和回收木製成的工藝品。(陳仲明/大紀元)
結合塑膠板和回收木製成的工藝品。(陳仲明/大紀元)


結合塑膠板和回收木製成的木盒。(受訪者提供)
結合塑膠板和回收木製成的木盒。(受訪者提供)

 

瀕臨滅絕的塑膠動物書籤。(受訪者提供)
瀕臨滅絕的塑膠動物書籤。(受訪者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