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不聽眾人的勸阻,進攻東晉,攻陷重鎮壽陽後,他親自帶兵來到前線,同時派出東晉降將朱序去勸降謝玄。豈知朱序仍心繫東晉,透露大軍尚未集結完畢,建議謝玄盡早發動進攻,並承諾做內應。

在朱序的建議下,北府兵8萬人馬開始出擊,這是北府兵初露鋒芒。領兵的是劉牢之,他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一員名將。劉牢之率軍於洛澗(今安徽淮南市東淮河支流洛河)打敗了前秦軍隊,然後打通淮河通道,打破了前秦對淮河的封鎖。

◎八公山上 草木皆兵

苻堅得知消息後很吃驚,於是和他的弟弟苻融登上了一座山,眺望淝水對岸八公山上跟他們對陣的東晉軍隊。苻堅一看,八公山上晉兵的旗幟非常鮮明,軍隊的大營排得非常嚴整,令人感覺士氣很旺。苻堅回過頭來對苻融說,這是很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他們弱小呢?由於緊張,加上眼神不太好,他把八公山上的樹木都看成是東晉的士兵,所以以為東晉的軍隊數量也很多,這就留下了一個成語「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這時苻堅決定暫時先不進攻,等待後續部隊的到達。

謝玄心下著急,因為對方全部人馬集結之後,事情就不好辦了,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苻堅說,你帶了這麼多軍隊到這兒來,要打又不肯打,看來你也沒有甚麼作戰的決心。如果你要想展示一下你的決心的話,請你把軍隊往後撤一撤,請允許我們渡過淝水來跟你作戰。苻堅看到這封信之後非常高興,為甚麼呢?因為兵家常識講「半渡而擊」,即當敵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去攻擊他,這樣一來,還沒有過河的人可能害怕了就不再過來,已經過河的後面沒有退路,就會被消滅。所以當時苻堅就同意了謝玄的建議,在兩軍陣上,下令軍隊後撤。

◎被假消息擊敗的秦兵

當時前秦的部隊聽說劉牢之在洛澗打了勝仗、北府兵很勇敢,所以有點兒害怕,另一方面也確實有厭戰的情緒,此外我覺得可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通信不暢,後面的軍隊,不知道前面的軍隊為甚麼後退。前面軍隊後退之後,後面軍隊也必須往後退。而在這個時候,曾被派去勸降謝玄的降將朱序就在後面大喊:「秦兵打敗了!秦兵打敗了!」後面的人也不知道前面是甚麼情況,以為前面真的打敗了,於是後面的士兵開始逃跑。

我們知道戰爭中,兵敗如山倒,一旦軍隊開始潰退,那就像潮水一樣。當時苻堅的弟弟苻融拿著寶劍,殺了好幾個逃跑的士兵,但是擋不住像潮水一樣潰退下來的軍隊。苻融本人被潰軍的戰馬衝倒,此時東晉的軍隊衝上來,殺死了苻融。主將被殺之後,整個前秦的部隊就崩潰了,被擠倒和踩死的兵士滿山遍野。逃跑中的士兵聽到風聲和空中的鶴鳴聲,也當作東晉追兵的喊殺聲,嚇得不敢停下來,留下了「風聲鶴唳」的成語典故。

當時苻堅騎著馬單人獨騎奔跑,結果被羌人姚萇所殺。

戰爭結束後,捷報傳到了東晉的都城建康。此時,謝安正在和客人下棋,他打開戰報看了一眼,未發一言,又將戰報疊起來放在一邊,繼續下棋。客人急問謝安情況如何,謝安慢慢地說了幾個字:「小兒輩大破賊。」就是我的孩子們把敵人打得大敗。客人高興得一下站起來,棋也不下了,說,我得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親朋好友。

淝水之戰之後,先秦滅亡,北方先後出現了十個割據政權。三十七年之後,公元420年,東晉也滅亡了。

◎三大矛盾 糾結始終

東晉從建政開始就一直存在著一些問題,大體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個是東晉的僑寓士族和本地士族的關係問題;第二個是地方軍閥和中央政府的關係問題,也稱之為「荊揚之爭」;第三個是北伐中原恢復故土和偏安一隅之間的關係問題。

談第一個問題,首先要說一下東晉的士族政治。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朝有很多士族就以經學傳家,就是他研究儒家的某一門經典,非常有心得,就把這個經典只傳給自己的兒子或者學生。漢武帝實行的是察舉制度,「舉」就是推薦,「察」就是考察,也就是首先需要地方推薦人才,然後中央政府來進行考察。因為漢代重儒術,地方推薦人才的時候,一定會推薦那些對儒家學問有研究的人,所以經學傳家的那些人就不斷地被推薦。由於就這家懂這些學問,所以這一次地方政府推薦這家人,下一次還推薦這家人,累世的經學研究變成了累世公卿。當然這一家族經常有人做高官的話,其經濟實力也會不斷增加,於是圍繞這些經學世家,出現了依附於他們的農民,還有地方上的武裝,這就帶來了士族的興起。這種情況在東漢時期就已經非常明顯了,形成了這種貴族政治的雛形。

《三國演義》中提起袁紹時說,「袁本初,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意思是從袁紹開始往上,連續四代人做到三公(即政府總理)的位置,袁家是當時很顯赫的家族。

到了三國時代,發生了一個小小的變化,因為曹操要打仗,所以那些只讀儒家經典的人就不再好用了。曹操從建安十年到建安二十二年,一共下了三次求賢令,也稱為「魏武三詔令」。當時曹操提出了一個士族們很難接受的原則,即「唯才是舉」。就是我不管你的家世,我也不看你的道德品質,你只要有才能我就用你。這樣一來,他得罪了很多士族。這些士族都希望袁紹能滅掉曹操,因為袁紹出自大士族,他可以維護士族的利益。

魏王曹操去世以後,世子曹丕即位。由於曹丕想篡漢,他必須得到士族們的支持,所以他跟一個叫陳群的人達成了妥協,就是士族們支持曹丕篡漢當皇帝,但是曹丕要保證這些士族世世代代做官。陳群建議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據人的門第、道德、才幹三個方面把人分成九個等級,規定每一個等級能做甚麼樣的官。實際上在考察的時候,通常是只看家世,另外兩個方面都不太看的。所以到了魏晉時期,士族的勢力就發展得非常大。「永嘉之亂」之後,這些大的士族就隨著晉室南遷至長江以南,被稱為僑寓士族。

長江以南當地也有士族,是原來東吳的士族。東吳有四大家族,即朱、張、顧、陸四家。朱家在三國時期沒有特別顯眼的表現;張家的張昭是當時孫權的文官第一謀臣;顧家的顧雍是後來孫權的宰相;陸家的陸遜是火燒連營七百里的那個陸遜。

北方王、謝、桓、庾這些僑寓士族遷到長江以南時,他們不光是帶著書,還帶著大量的錢財。到了長江以南後,他們大肆收購土地,找人幫他們種地,這樣就擠壓了朱、張、顧、陸等這些江南當地士族的權力,於是就帶來了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之間的衝突。

第二個矛盾就是荊揚之爭。所謂荊揚之爭,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軍閥的關係。為了保證南京的安全,長江的上游、中上游的荊州一帶,就成為兵家重地,於是朝廷派重兵屯駐在荊州。在荊州領兵的人,通常都是有野心的人。在東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荊州的軍閥經常發生叛亂,如:王敦、桓溫等人。

第三個問題就是「北伐」和「偏安」之間的矛盾。從道理上來講,作為一個皇帝,丟失了北方的國土,是應該想要恢復中原的,所以當時有一些人主張北伐,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聞雞起舞」的祖逖;荊州的軍閥們也不斷地組織北伐,如:桓溫、劉裕都曾經組織過北伐。那麼中央政府對北伐的態度是甚麼呢?就是四個字:「絕不支持」。為甚麼呢?因為中央政府覺得,一旦一個軍閥恢復了北方的故土,他的實力就太強大了,同時他的名望也太高,就會名正言順地篡位,對皇帝形成威脅。所以北伐軍在前面打,朝廷從來不提供兵和糧草,因此北伐幾乎是無一例外,都是由於兵或者糧的問題歸於失敗。

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公元420年,劉裕篡奪了東晉的政權,建立了宋,這樣中國就進入了南北朝時代。南方經過宋、齊、梁、陳四朝;北方於公元439年由鮮卑人拓跋燾再度統一。那麼在這個南北對峙的分裂時代中,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請看下一章《南北對峙》。(待續)

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https://xtfy.ntdtv.com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