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世紀的「三國時代」最後由「西晉」短暫統一。晉朝完成統一之後迅速腐敗,於「八王之亂」與「五胡亂華」後,政局再度混亂。建國僅五十年的西晉亡於匈奴的劉曜後,宗室司馬睿南遷建立「東晉」,中原南、北再度分立。
◎淝水之戰
「前秦」天王苻堅,在五胡時代的幾位皇帝中算是比較有作為的。公元357年他奪得帝位,此後,他重用漢人王猛輔佐,廢除苛政,整頓吏治,興修水利,加強軍備,從公元370到376年之間,前秦先後攻滅了前燕、前涼等國,統一了北方,國勢一時大振。
在王猛去世之前,一直阻止苻堅的南進政策,且勸苻堅不要攻擊東晉王朝,因為他認為前秦的國力雖比東晉強,但由於前秦剛剛才統一北方,時機未成熟,加上東晉有長江天險,南侵並非易事。但一心希望盡早統一中國的苻堅卻嗤之以鼻,他發下豪語:「區區長江天險算甚麼?我坐擁百萬大軍,只要我一聲令下,所有士兵把他們的鞭投入長江,就可使長江水斷流!」
在前秦壯大期間,東晉也有一定的防禦能力,諸如謝安、謝石、謝玄等人,都是東晉良相名將。尤其是謝玄在京口訓練了一支「北府兵」,屢屢挫敗前秦南侵之企圖。
公元383年(晉太元8年),前秦苻堅率領戎卒六十餘萬,騎兵二十七萬,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面對前秦大舉南侵,丞相謝安舉薦其弟謝石為征討大都督,其侄謝玄為先鋒,率領八萬「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擊前秦主力。
苻堅大軍南下,其弟符融的前鋒部隊先攻下了壽陽。苻堅盤算,取得江南應是十拿九穩,於是派遣被俘的晉將朱序到晉營勸降。沒想到朱序到了晉營,卻將秦軍情況密告謝石。
朱序說:「若秦百萬之眾皆至,則莫可敵也。及其眾軍未集,宜在速戰,若挫其前鋒,可以得志。」
十一月,謝玄派遣勇將劉牢之攻打洛澗,揭開了「淝水大戰」的序幕。
劉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襲秦軍,秦軍敗戰,主將梁成和其弟梁雲戰死,官兵爭先恐後地橫渡淮河逃命。
洛澗大捷之後,晉軍士氣大振,乘勝追擊。謝石立刻率水、陸軍並進,直抵淝水(今淝河,安徽壽縣南)東岸,在八公山邊紮下大營,與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
苻堅和苻融登上壽春城頭,遙望淝水彼岸的晉軍,但見「部陣整齊,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草木皆兵」),憮然有懼色。」
當時,由於秦軍緊逼淝水西岸佈陣,晉軍無法渡河,只能隔岸對峙。謝玄知道自己兵微糧少,不宜久戰,對峙越久,對晉軍越不利。他想出了激將法。
謝玄派使者去見苻融:「如果秦軍真想決戰,就應空出一塊地方,讓我軍渡過淝水,現在秦軍緊臨淝水,我們如何一決勝負?」
苻堅欲將計就計,故意讓軍隊稍向後退,待晉軍渡河之際,以騎兵衝殺,料將可以取得勝利。不料,秦兵士氣低落,一撤退即失去控制,陣勢大亂。
謝玄率領八千多騎兵,趁勢搶渡淝水,向秦軍猛攻。同時安排朱序在秦軍陣後大叫:「秦兵敗了!秦兵敗了!」秦兵信以為真,於是競相奔逃,潰不成軍。
秦軍兵敗如山倒,苻堅本人也中箭負傷,秦軍沿途不敢停留,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
淝水一役,前秦軍隊被殲和逃散的共有七十多萬。當初苻堅以「投鞭斷流」的豪語興師南侵,沒想到卻落得「風聲鶴唳」的慌軍潰逃而歸。
戰後,前秦元氣大傷,苻堅於公元385年被羌族姚萇所殺,北方各族紛紛獨立,先後成立了十國,陷入分裂的局面,直到公元439年「北魏」重新統一北方。
而東晉則延續了數十年,直至公元420年劉裕篡位,史稱「劉宋」,「南北朝」對峙局面形成。
公元581年,楊堅篡北周,建立「隋」朝,並於589年滅南陳,統一中國。長達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結束,「隋唐」時期開始。
◎宇文泰大戰高歡
中國戰役史上,以南北朝的東、西魏戰爭尤為精彩。當時西魏是由宇文泰輔政,東魏則由高歡掌權,兩人都有統一天下的想法,所以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一連串戰役。
「北魏」末年,宇文泰跟隨父親征戰,加入起義行列。這次起義被爾朱榮弭平,宇文泰便投靠爾朱榮的部下賀拔嶽。
公元530年,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所殺,爾朱榮的權勢由高歡繼任,高歡位居丞相,掌握朝政大權。北魏孝武帝對高歡侵奪大權有所不滿,想要秘密召見賀拔嶽,以其來牽制高歡。
賀拔嶽在公元534年在平涼被人用計誘殺,他的手下部眾悉推宇文泰為統帥,宇文泰便將賀拔嶽的部將收歸己有。
後來,宇文泰上書給北魏孝武帝,承諾共同輔助王室,於是,北魏孝武帝封宇文泰為大都督、雍州刺史兼尚書令。
隨後,宇文泰因平秦、隴有功,北魏孝武帝再加封驃騎大將軍、關西大都督等。宇文泰的地位僅次於高歡。
高歡則另擁元善見為帝,並遷都於鄴(今河北鄴鎮),是為「東魏」。北魏自此分裂成東、西魏。西魏宇文泰從此與高歡開始一連串你爭我奪的爭戰。
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高歡率兵攻打宇文泰,大都督竇泰攻潼關。天平四年,宇文泰親率輕裝部隊少數人暗中從小關(今陝西潼關一帶)出走,竇泰慌忙領兵過黃河,但宇文泰已進至馬牧澤(今陝西潼關北),宇文泰善用戰術,竇泰兵敗自殺,史稱「東西魏潼關之戰」。
同年,高歡率二十萬大軍攻打西魏,要為竇泰報仇。西魏帝派宇文泰前來迎擊。當時關中鬧饑荒,宇文泰兵員不及萬人,但宇文泰足智多謀,有很強的統馭能力,又有李弼獻計,於是決定迎戰高歡二十大軍。
宇文泰先令手下儲存三日軍糧,並在河上搭建浮橋,以輕騎渡渭河到沙苑,當地距離東魏僅六十里。再用李弼之計,令士兵擺陣於渭曲,同時將部份士兵及武器都藏於雜草中,等候鼓聲再群起進擊。
一切都佈置就緒之後,東魏大軍果然來到,看到西魏的兵員人數如此單薄,都起輕敵之心,於是兵馬輕敵冒進,一時軍紀大亂。
宇文泰乘此時親自鳴鼓奮戰,西魏軍突起進擊,東魏軍驚異,軍隊斷成兩段,潰敗散逃。
此役結果,西魏俘虜東魏七萬士兵,得收繳兵器十八萬件。高歡騎著駱駝,連夜逃回黃河西岸。
李弼等十二大將,以功進爵,史稱「沙苑之戰」。
隔年,高歡心有不甘,再次進攻西魏。結果高歡又是大敗。
公元546年,高歡與宇文泰大戰於玉璧(山西稷山),高歡又敗又病。西魏造謠說高歡中箭,命在旦夕。
高歡似有所感,回師途中,特意將群臣召集起來,於席中悲痛流淚,唱〈敕勒歌〉一曲:「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聽者無不動容。
隔年,高歡病死於晉陽,結束和宇文泰沙場爭戰的一生。◇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