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波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下,有關疫情的資訊持續成為大多數家庭的熱門討論議題,訊息傳遞的內容亦影響著家庭關係。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賽馬會智家樂計劃」團隊今年5月期間,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資訊分享與家庭幸福的關係」的話題作出研究,近日向公眾發佈研究結果。
問卷以網上調查形式進行,受訪的4,914人中,有逾七成(77.8%)受訪者最經常於家庭聊天群組中收到或發送的內容是疫情方面的資訊,日常生活事佔近六成 (57.5%),表達關心的內容約四成(39.6%)。研究發現,在家庭聊天群組中收到或發送越多關於自己或家人的開心或趣事、日常生活事、表達關心、鼓勵語句等內容,受訪者家庭和諧、家庭快樂、及家庭溝通質素越高。
在疫情嚴重時,64.5%受訪者經常透過即時通訊轉發武漢肺炎資訊給家人。研究還發現,資訊的收發頻繁程度及其真偽,對家庭溝通質素亦甚有關連。其中,在家庭聊天群組中收到或發送越多其它健康訊息,受訪者家庭和諧、家庭快樂、及家庭溝通質素越低。調查顯示,72.5%受訪者在即時通訊軟件上轉發相關資訊給家人前,會經常查核內容是否可信。當受訪者經常透過即時通訊軟件轉發疫情資訊給家人、而又經常查核內容是否可信時,他們的家庭和諧、家庭快樂、及家庭溝通質素會比其他受訪者為高。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首席調查研究員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社會醫學講座教授兼羅旭龢基金教授(公共衞生學)林大慶教授提醒,希望市民在轉發健康訊息時要注意辨別真偽,研究顯示家庭電子通訊群組的溝通內容與家庭溝通質素、家庭和諧及家庭快樂息息相關,若家人透過電子通訊群組取得過多未經證實的疫情或其它健康資訊,有機會令群組溝通內容充斥過多沉重負面的消息及負能量。
另外,計劃調查研究員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副教授王文炳博士指,在「疫」境下宜多向家庭成員發送積極、正面的資訊,並透過群組傳遞輕鬆趣事;多以電子形式表現對家人的關懷和鼓勵亦有助改善家庭溝通質素、家庭和諧及快樂度。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協助全港26所非政府機構營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綜合服務中心,運用資訊科技提升家庭服務,為社福界提供的硬件、軟件及技術等援助,有助業界優化家庭服務支援,並協助前線社工聯繫家庭服務使用者、強化家庭功能。
計劃合作夥伴之一、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前線社工楊云慧小姐介紹,疫情期間中心啟動「智家義工隊」計劃,教授長者義工及有需要人士基本手機應用程式的應用,並鼓勵他們化身成同輩間的智能科技大使,活動反饋良好,年輕人驚訝原來父母也懂得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工具與他們溝通,發送訊息及視像會議等功能令家人間的關係更為融洽。參加義工隊的街坊也表示得著良多,不但家人關係得以改善,更藉著線上直播活動及協助社工舉辦家庭活動等體驗,擴闊社交圈子和服務社區。線上直播活動參加者亦可以在「疫」境社交距離時重拾與社區的連繫。◇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