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公佈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4.9%,低於預期的5.3%。有評論指,中共當局依靠債務拉動經濟恢復,加劇了金融系統的風險。而低迷的消費指標亦令中共當局的「內循環」戰略堪憂。

據中共官方數據顯示,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4.9%,低於預期的5.3%。而大陸第一季度經濟則錄得歷史性收縮6.8%,第2季經濟增長3.2%。中共央行易剛指,中國大陸今年全年增長約為2%。

雖然中共官方稱經濟連續兩季錄得正增長,但拉動經濟的3架引擎中,消費指標低迷,且出口仍要仰賴受疫情帶動的防疫物資及居家辦公設備的拉動。

消費指標低迷 「內循環」戰略堪憂

近期,中共當局大力強調經濟「內循環」戰略,反映當局將其對經濟復甦的希望寄託在內需消費方面,但根據官方公布的關於中國大陸十一假期的數據,似乎引發更多對預期中的消費復甦的擔憂。

日前官方公佈數據顯示,在10月1日至8日的「小長假」期間,中國大陸共接待遊客6.37億人次;期內,旅遊收入為人民幣4,665.6億元(約合690億美元),較往年同期的旅遊收入下跌三成。

《華爾街日報》引述澳新銀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王蕊(Betty Wang)的評論指,疫情令出境遊大幅下降,大陸消費反彈幅度低於預期。若現在就沾沾自喜,還「為時過早」。

華爾街日報:以家庭債務拉動經濟復甦

《華爾街日報》19日的評論文章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中國經濟從疫情中復甦,主要是受中國家庭債務迅速增長的拉動。

評論指出,受疫情衝擊,中國經濟在今年春天突然停擺,之後中國政府為應對疫情,依靠國有銀行實施了大規模貸款寬限(一段時間內「還息不還本」)。 其中,銀行、購房者和房地產開發商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再次依賴家庭債務將加劇中國業已明顯的金融脆弱性,中國政府未來可能會對此感到後悔。」

根據中共央行統計,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國住戶部門總債務餘額人民幣58.9萬億元,居民負債率(即債務佔GDP比率,亦稱槓桿率)近59%。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8月發表的報告相若。IMF還預測中國家庭債務佔GDP比例逐年快速增加,到2024年將攀升至67.9%。

依西南大學財經小組估算,若計入來自非銀行機構的貸款,如P2P網貸、住房公積金等,中國居民實際信貸規模是銀行貸款的1.4倍。按此公式計算,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國居民的債務規模或達82.46萬億元,而負債率或為82.5%。

評論:債務推高GDP 與民眾收入不成比例

香港金融分析師蔣天明曾撰文指出,中共當局為讓GDP數字不難看,長期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發展,即使已經供大於求。但是,建好的房子無人居住、很多行業產能過剩,這種投資除了拉動了GDP外,帶來的是巨大的浪費資源以及金融風險。因這些投資是建立在信貸基礎上,在一個「投資-信貸-債務」的惡性循環中,一步步推高了債務。

他表示,且不說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告的GDP數字裏有多少的水份(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Carsten A. Holz 於今年1月28日曾發表文章指,中國的投資方面的統計數據讓人充滿了困惑,品質堪憂),若簡單看一國經濟表現時,往往生產和收入就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兩者應該會同向變化。生產總值增加的同時,國民收入也應逐步增加。然而在中共國,這個硬幣的一面是向好的GDP數字,而另一面卻是總理李克強說的那句話「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幣)。」@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