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疫情及「港版國安法」,中、美兩國緊張關係加劇。中概股加速從美股退市並回流香港市場,同時,港資逐步離場。有財經作家指,現時香港市場同過渡期英資離場、港資上馬的氣氛相似。

彭博社引匯總數據顯示,今年至今,已有4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宣佈私有化。中國公司正在以2015年以來最快的速度退出美國股市。

中概股從美股退市 回流香港 

四宗私有化交易包括了中國最大的線上分類公司「58同城」,獲騰訊控股財團私有化的易車公司。除此之外,在紐約上市正保遠程教育控股公司表示,已收到管理層私有化提議,而泰邦生物的私有化談判也已進入最終階段。

報道指,包含債務在內,該四筆私有化交易涉及金額總計約為8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的私有化交易金額為零。

6月4日,美國特朗普總統簽署一份備忘錄,要求審查中概股違反美國監管標準的情況。 

律師事務所Mayer Brown駐香港合夥人Steven Tran對彭博社表示,私有化之後,若這些企業選擇再次上市,將轉向香港和中國大陸市場。

港股A股化 港資逐步離場

在中概股將面臨更嚴苛監管和退市風險之際,網易、京東等中概股紛紛回流港交所作二次上市。與此同時,在港股市場上,港資亦開啟私有化,逐步離場。

擁有港口和購物中心的港資企業會德豐於6月16日舉行特別股東大會,對私有化方案表決,方案獲股東同意通過,公司將於7月27日撤銷上市地位。

華人置業近期也發生股權變動,劉鑾雄長子劉鳴煒向其家族成員出售其持有的4.76億股股權。劉鳴煒售股後,劉鑾雄第二任妻子陳凱韻所持華置股權達到74.99%。市場傳聞,劉鑾雄或會支持陳凱韻將華置私有化。

《華爾街日報》評論文章指出,富時香港指數(FTSE Hong Kong Index)今年下跌了15%,該指數衡量總部位於香港的大中型公司的表現。目前該指標的價值接近多年低點,疫情以及圍繞香港未來的不確定性壓低了這些企業的估值。

以會德豐股價為例,其6月16日收盤價格為62.3港元,而去年底,會德豐的每股資產淨值為130.81港元。

文章引述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至今,香港共有七筆私有化交易,交易總額達75億美元,高於過去兩年的水平。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港資逐步退場是一個普遍的趨勢。目前香港市場,港資的地位正在被中資企業取代,私有化可以將家族資產價值最大化。

財經作家渾水也表示,中資已佔領香港股票市場,香港股市A股化,對港資企業來說弊多於利,所以會更傾向於做私有化。

財經作家:港資如過渡期英資離場

疫情以及圍繞香港未來的不確定性壓低了港資企業的估值,同時中資大舉進入香港市場。氣氛令外界想到97前的過渡期,港資取代英資佔據香港市場。

財經作家渾水表示,現時的香港市場與過渡期很相似,當時在過渡期,英資退場,港資上馬,到這一刻是港資退場,中資上馬。大環境的氣候有相似性,有一個類似的歷史軌跡。當時港資快速發展,佔據香港市場,英資則慢慢退下來。在怡和退市遷冊(更改註冊地)之後,太古和滙豐已日趨低調。

對於未來的趨勢,他認為越來越多的港資將選擇私有化,在整合資產的同時,會減少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比例,增加海外投資比例,並會降低政治參與度。

他並指出,不少港資地產商,已在英國置業,也有以開發商身份在當地發展地產業。

他說,「有一個很美麗的說法就是,這些大家族他們不是走資,他們只不過是環球分散風險,diversify(多元化)他們的資產。」

過渡期 港資聯合收購英資

會德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57年,早年會德豐與怡和、太古以及和記洋行是「香港四大洋行」。會德豐旗下包括九龍倉集團以及會德豐地產。

在香港主權移交之前的過渡期,港資一度大力收購英資,而船王包玉剛收購九龍倉集團是其中一宗著名交易。

1978年7月,李嘉誠與「船王」包玉剛會面,二人達成一項交易,聯手狙擊英資洋行。李嘉誠把手中10%的九龍倉股權轉讓給包玉剛,而同時,包玉剛也轉讓其手中和記黃埔的股權。

英資企業怡和洋行並未計劃放棄九龍倉股權,開始高價收購公開市場上九龍倉股票。

之後,包玉剛以每股105元的高價,現金收購2,000萬股九龍倉股份,涉及資金達22億元,最終九龍倉易主。

而李嘉誠也從滙豐手中獲得了和記。港資開始取代英資佔據香港市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