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因中共宣佈港版國安法,一度暴跌逾千點,目前已止跌回升。香港財經專欄作家渾水接受《珍言真語》專訪時表示,過多熱錢流入香港以及中資概念股回流香港炒賣,是港股上漲的主因,「國安法理論上是會傷害股市的」。他預估,這波短期炒股將延續兩至三周,「炒一輪股票,兩三個禮拜贏了之後,把錢搬走,去其它的離岸地方。」
渾水還預期,美國通過《外資公司問責法》,八成以上中資公司無法在美上市,將使更多中概股回流,港股將越來越A股化;此外,因《國安法》引發不穩定因素,導致外資撤離,香港金融也越發中資化,「這是我們預見到的不可逆轉的大勢。」然而他也表示,中共已踩了美國制裁的「紅線」,美國一旦對香港實施金融制裁,將衝擊香港金融體系,引爆信心危機。
90後的渾水在多份媒體撰寫專欄,評論財經、時事、政策和青年問題,著有《殼股財技》一書,同時他也是企業管理人、專業投資者、曾任上市公司執行董事。
「熱錢正在不停地流入香港!」渾水錶示,近來美國及中共不斷印鈔,熱錢不斷湧入香港,再加上美國通過《外資公司問責法》,中概股只能回流香港炒賣,「這些錢也要尋找出路去炒賣,大家尋找投資機會,或者短線投機機會的時候,就會優先考慮這些中概股。」
「至於國安法,理論上是會傷害股市的,因為前面所說的兩個原因相對較大,蓋過國安法這個不穩定因素。」渾水說,長期而言資金終將外流,這番短暫炒作,「兩三個禮拜贏了之後,把錢搬走,去其它的離岸地方。」
他還認為,網易、京東在熱錢及炒作概念下,反映股價,「代表來得快,去得快,」「這些股炒完之後可能就算了,等中長期,回到一個合理的價格位後,有可能會有第二次的炒作。」
「中概股(在香港)上市已經是一個不能逆忽(逆轉)的大勢。」他說,美國通過《外資公司問責法》,要求外國上市公司必須依循美國的會計及法律準則,披露公司董事是否具共產黨員身份、公司是否有類似黨委組織,還需公佈其政府佔據公司業務及影響力。
這樣一來,「八成或以上的中資公司已不能夠在美國上市了,香港是環球集資額排首位的金融中心,所以他們會優先回來香港上市。」他還預料,港府將修訂股市上市規則,或放寬措施以迎合及迎接這些中概股回流。
而對於實施港版國安法,他認為將衝擊香港金融中心的核心價值。他舉例,如前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高精密」,曾以中共官方出具證明,指因涉及國家安全為由,不出具財務報表,「所以(香港)核數師都不可以查看它的數據,後來在香港對簿公堂。」
「香港金融制度是賴以證券及期貨條例及上市規則的執行,去維持良好的金融中心地位。」他質問,「《國安法》下來的時候,到底《國安法》大?還是證券期貨條例大呢?」此外,處於中間的會計專業將處於一個左右為難的窗口,「假如有一些民企、中資,又玩這一套的時候,他們要怎麼去適應呢?這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這令本身已經很A股化的香港市場,會更加的A股化。就算是國際信譽極好的例如四大會計師樓,都會面對一些潛在的法律技術問題,而這些法律的技術問題,是真正傷害他們的核心利益。」
而至於美國針對國安法的制裁,渾水則認為,除了侵犯人權、民主、自由,中共早已踩了美國的「紅線」,他說,美國若禁止中資銀行運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信息系統,以及封閉香港金管局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帳號運作,將令香港無法從正常途徑獲得美元,如此美元與港幣的聯繫匯率則無法再維繫。
此外,他還說,目前香港民間的資金外移,如「螞蟻搬家」,未必使香港金融制度崩潰,「我們這麼搬(資金)是無法搬走香港的金融儲備,不能衝擊香港的金融體系,唯有美國引爆的信心危機才能衝擊到。」
「香港的前景相信會越來越中資化。」他表示,香港股市與財經將越來越中資化已是不可逆轉的大勢。目前香港民企及國企都已安插中共黨委,公司章程也已加入共黨相關條文。而國安法通過後,身為一個獨立評論員,涉及社會及政治議題的言論空間也將更加收窄。
但他認為,如香港獨立股評人大衛・韋伯,大力疾呼點出香港金融制度存在的問題,「能夠守住條Line(陣線),就要在看到在金融界不平、不對的金融事情,要多發出聲音。」「唯有懂內行的再多說幾句,提醒一下,讓大眾知道金融界有些甚麼不好的地方、腐敗的地方。我想這是在這大勢之下,能夠盡的小小力量。」
以下為採訪內容整理。
「國安法」衝擊證券期貨條例 A股化港市
記者:介紹一下這幾年寫了甚麼書呢?
渾水:我第一本書叫做《殼股財技》。2012年到2016年,有很多中資來香港買一些上市公司,叫做買殼。買了殼就方便走資,又或者將大陸一些不方便IPO(首次公開招股)直接上市的資產與業務,透過借殼上市的形式,在香港做了一個上市的結果。那時候就將一些操作或者內裏特別的古靈精怪的東西寫出來。
《暗黑金融學》是圍繞著這個再作一些延伸,再複雜一些,因為開始一些獨角獸,修改了香港的上市規則,無緣無故允許同股不同權,那些東西有很多技術性的學問,在這方面再探討多一些。另外寫了一些給比較年輕人的書,例如《富巴打,窮巴打》與《財經演員的自我修養》,用一個比較有趣的角度,年輕人的角度看整個財金世界。
記者:港版《國安法》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有甚麼影響?
渾水: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影響,影響比較偏向負面一些,有一些核心價值會被衝擊,我講幾個Example(例子),以往香港一些上市公司對簿公堂,與一些監管機構,包括證監,最出名的例子就是香港一間前上市公司叫中國高精密,因為出不了一個財務報表,聯交所與證監當然是駁斥它,為甚麼沒有財務報表啊?
中國高精密官方解釋「因為我們做的業務涉及國家安全與國家機密,所以我們不可以將盤數公佈」。
所以看到,原來國家安全會與我們認知的上市規則,或者證券期貨條例是有機會衝突的,那間公司找了大陸一些官方的部門,我不記得是省委還是縣委簽了一個官方的文件,確認這一間公司營運一些國家安全或者國家機密的業務,所以核數師都不可以查看它的數據,後來在香港對簿公堂,香港判決了那間公司是輸了。所以會有這樣的案件。
還有另一間公司標準水務,監管機構要它取一些會計帳目的時候,它也是用國家安全作為理由去拒絕向核數師公佈。衍生的問題就是在於《國安法》下來的時候,到底《國安法〉大還是證券期貨條例大呢?以我們正常理解一定是《國安法》大一些。
但是我們香港金融制度,是賴以一些證券及期貨條例及上市規則的執行,即所謂Check & Balance(制衡原則)和Corporate Governance(企業管治)去維持著一個良好的金融中心地位。這個衝突就會看到,例如同樣的案例會來多一次,如中國高精密有一盤帳目,它不想公開是不是就拿《國安法》來擋呢?是有機會擋下的。變成有很多法律的問題就會衍生出來。
還有中間尷尬的地方就是一些會計的專業,會計的專業是一個左右為難的一個關口,管理部門證監或者聯交所會逼會計師樓交這盤帳目,會計師樓跟它說這一個客人的資料不交給我,我也沒得交給你,但到最後告(上法庭)的時候那些會計師樓也會一同被罰,所以很多的專業的Parties(參與者)會處於一個很為難的狀態。
假如有一些民企、中資,他們又是在玩這一套的時候,他們要怎麼去適應呢?這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港版國安法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影響,是令這個本身已經很A股化的香港市場,會更加的A股化,及一些就算是國際信譽極好的例如四大會計師樓,都會面對一些潛在的法律技術問題,而這些法律的技術問題,是真正傷害到他們的核心利益的。
港企近年管制改變 安插黨條文和黨委
記者:市場是否會因為港版國安法,你們便不可以去評論呢?
渾水:暫時評論的壓力還沒有很明顯看得到,同時我覺得還是需要看看那個評論人是甚麼背景,如果經濟師或者分析員,受聘於一個中資的銀行機構或者證券行,那麼可能他一說到這些敏感問題時,他們便會有一些界限是不能超越的。
如果他是一個比較獨立自由,也沒有一個證券行或者銀行的枷鎖規限的話,那個人應該尚算可以暢所欲言的。我想都要先看看他是甚麼背景為主。
記者:港版國安法真的通過之後,是不是獨立評論員會有風險?
渾水:我覺得獨立評論員說話空間會相對的減少,不過幸好財經評論內容涉及很多專業的成份,那麼唯有避重就輕,可能不說一些比較敏感的地方,那麼就說一些其它的東西,如果真的譬如要說到政治,或者一些社會的議題,這些言論空間就應該會更收窄得再緊一些了。香港的財經應該都會受到影響,但我又不敢說那個影響會有多大。
譬如有些位置其實你可以感受到了一些影響,即是過往這幾年間,香港的民企或者國企都有一個Corporate Governance(企業管治)的改變,他們在這個公司章程中加了一些黨的條文,甚至安插了一些黨委,那麼可能當你評論這家公司那些黨委的角色,那些黨的條文,公司章程那些東西的時候,就有機會踩到了紅線,那些位置便可能不太容易去評論了。說那些公司的基本因素又或者其它東西,那麼應該勉強不會踩到紅線。
中概股難在美國上市 回流香港成大勢
記者:最近因為中概股在美國受到審查,回流香港上市,好像網易已經上市,還上升了8~9%。覺得這些企業來香港上市,是一個甚麼訊息呢?投資者應該怎麼去選擇避免風險呢?
渾水:我覺得中概股上市已經是一個不能逆轉的大勢,因為美國通過了外資公司問責法。大家會斟酌著有幾個Points(要點)的。譬如一些會計及法律的準則一定要跟隨美國的那一套。
其實有幾個Points更加辣的,譬如說公司的董事一定要披露他是不是黨員的身份,又或者這家公司裏頭有沒有一些類似黨委,甚至引入了一些黨的條文在公司的章程中,這些東西全部都要通報,全部都要公告給SEC,即是美國的證監會。還有幾個譬如,政府到底佔據了你公司的業務,又或者影響力有多大你全部都要公佈的。
那麼聽到這些規則,大致上應該可以理解到,其實八成或以上的中資公司已經是不能夠在美國上市了。因為黨員身份,又或者這些涉及黨的東西是不太方便去公佈給美國知道的。他們剩下來的選擇其實不多了,香港是一個環球集資額排首位的金融中心,即使經歷了反修例運動,我們的集資額還是排首位的,所以他們還是會優先回來香港上市。
我預期會有更多的上市規則的修訂,會為了去迎合或者符合這些中概股,譬如大概在幾個月之前,關於同股不同權又用了一個小小的修訂,那個修訂是為了迎接「螞蟻金服」來香港上市。
最近亦有一個新的諮詢方案,都是希望那些資金可以保持住去炒這些股票,想縮減這個招股期及上市日期之間的真空位置,那麼變相可能這個網易都要用兩個星期上市,就可能縮減至一個星期甚至幾日便可處理好。
這些有甚麼好處呢?因為這些中概股是一支接著一支(上市)的,那麼網易之後就是京東,京東之後又不知有那一間會保持住不停有很多公司上市,如果但是資金戶口如果上市的招股期是在兩個星期,到上市的時候又要再等一至兩個星期,那麼資金便會被壓住了很久,我們這裏說的是凍結了幾百億(港元)。
但是如果將這個招股期及上市期縮短之後,那麼資金便可以很快抽完一支新股,再抽另一支新股,那麼全部都會有得炒。可以感受到現在聯交所是不停透過這些所謂的低調諮詢,希望你們沒有人去給意見之後就高調通過,然後繼續去放寬一些措施去迎接這些中概股的回流。
記者:等於全部開了綠燈,讓他們可以趕快來香港上市。
渾水:是的,沒錯。
熱錢不停流入香港 炒熱中概股
記者:林鄭說現在香港的股市十分暢旺,大家對港版國安法的恐懼為甚麼股市反而增長呢?這跟中概股回流香港有沒有甚麼關係?那些資金是怎麼流動的?走向又會怎麼樣呢?
渾水:如果看回去資金流的話,每一日都十分強力的,因為金管局每一日都不斷地去接受那些熱錢,然後在市場上去沽(賣)港元,來維持這個聯繫匯率,港匯及美匯應該要有的比率。
熱錢正在不停地流入香港,我覺得流回來的原因是因為要來炒這些中概股。中概股每一支都是幾百億上市的,那麼會有很多資金不停地湧入來香港,來炒這些概念。
而且環球的流動性實在是太多了,美國已經是長期維持低息環境,不停印很多鈔票出來,中國也不示弱,雙方都在不停的去拚鬥印鈔,在瘋狂印鈔之後,這些錢也要去尋找一個出路去炒賣,結果大家去尋找投資機會,或者短線投機機會的時候,就會優先考慮這些中概股。
所以突然之間會看到很多資金流入香港,這些資金不會去投資房屋,通常都會在股票上炒一轉,這個是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所以我覺得港股暢旺的原因,會比較傾向是中概股多於港版國安法的原因。
記者:到底這些中概股來香港炒是因為政治上的任務,即是為了去撐港版國安法或是它們本身是要來香港,剛剛配合好這個時機呢?
渾水:我覺得雞先或者是蛋先又不是一個可以直接解釋這個因果關係。我可以將剛剛所講的原因去簡單的總結,譬如流動資金真的是太多了,無論美國印鈔,或者中國亦都在印鈔,實在有太多的熱錢在這裏,太多的資金在這裏閒置著,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一些政治的原因,包括美國對於中資公司的一些制裁,迫使那些中資概念股只可以回流香港作炒賣。至於國安法那邊,理論上是會傷害股市的,但是因為前面所說的兩個原因相對比較大,所以蓋過了國安法這個不穩定的因素,所以短線來說,會令股市有些創傷。
據我理解,雖然我對政治不熟,國安法有點放軟了口風,例如議程上也沒有國安法,後來又說國安法原來是由香港警隊執行,不是大陸的國安部門,這些都給投資者演繹成比較穩定點的信息,所以會給人小小的信心。
令這些人,雖然長期大家都會走的,但短期的話,就會炒一輪股票,反正這些股票都說是兩三個禮拜,大家都不差夕朝,兩三個禮拜贏了之後把錢搬走,去其它的離岸地方。
記者:這些中概股長遠來說投資風險在哪裏?「曠視科技」來上市,被金融手足投訴之後被迫撤回上市計劃。這些中概股在美國都有一大堆問題,如果流入了香港上市的話,那香港投資者應該怎樣去選擇?
渾水:我覺得如果在政治比較敏感的產業就儘量去避免。曾經在香港有兩支上市股份因為一些政治制裁,比較出名就是中興通訊和俄鋁,(股價)因此一天可以跌幾成,那些制裁出來的威力,會反應到股價上面,這些可能就要再小心一點。
但譬如當抽新股玩兩下,不是長期持有的,可能還有一些資金去托著,短線的炒作是很看(依賴)短線的供求的,但如果說長線去看這些股份,我會比較保守一些,因為不知道這個炸彈大概甚麼時候爆發,譬如中興和俄鋁是突發性死亡的,這些突發性死亡和突發性制裁是有機會發生的。
我想這些部份要小心點,尤其是要做一些敏感的科技,可能要更加再小心點。
記者:網易這個遊戲股,集資200億,6月11日升了8~9(%),怎麼評論它的走勢?
渾水:我覺得最近上市的股份的走勢都不是特別好,正如我剛才所說的是由資金市帶動,並非公司盈利很好才反映出股價,不是因為基本因素反映這個價值,所以股市才做得好的,是因為太多熱錢,所以才炒這個股票,比如網易、京東純粹是炒作概念。
炒作概念再加上一些熱錢流動性,代表來得快去得快,我會預期譬如網易、京東,可能首幾天的成交會很高的,又或者股價會又上又落,但之後會回歸平靜一點,因為始終資金都是太多,大家在找東西炒(買賣);剛剛這時間足夠多人注視,足夠火,所以去炒這些股,炒完之後可能就算了,等中長期,回到一個合理的價格位後有可能會有第二次的炒作。
中國踩到美國紅線 美或用金融武器制裁
記者:美國已經宣佈制裁香港,外面盛傳7月1日以前要過港版《國安法》,中美之間在金融會有一場大戰,怎麼看這場戰是否打得成?它最大的危險是甚麼?海曼資本管理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凱爾・巴斯(Kyle Bass)準備做空香港(聯繫匯率),那會不會重演九七的情況呢?
渾水:我覺得Kyle Bass做空(香港)的威力跟索羅斯級數上有很大的差異的。但是大家擔心的是信心危機,如果就這樣看牌面來說,金融中心尚算穩定,因為我們還有四千多億的美元儲備,大家尚算有一點是信心,但當信心一鬆懈的時候那會怎麼爆發呢?大家都不知道的。
一說到制裁,會想起80年代美國做過一系列的經濟措施,導致日本的泡沫經濟的十年的一個衰退期,這就是「廣場協議」,逼他們的匯率(日圓)要升值去有利於美國的出口。但是不知道那會不會走到一個地步,就是美國聯合其它國家去逼中國去達成一些協議,就走回像日本廣場協議那樣的故事,經濟就會衰落了十多二十年,那是我們不知道的。
現在(美國)出師算是有名的,除了因為那些人權民主自由,這些政治價值可以制裁中國之外,其實中國也有一些位置是踩了美國的紅線。美國最常也最多用的金融制裁武器其實是反恐、反洗黑錢或者是個人之資料洩密,這三樣東西中國都中了,所以出師一定會是有名,就差甚麼時候他們會按這些按鈕。
那麼最常用的措施就是,譬如會制裁SWIFT account,銀行的SWIFT account,這個(美國)是做過的。譬如在三年前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因為它跟JP Morgan在SWIFT那裏涉及了一些伊朗的東西,不讓它(法國巴黎銀行)使用美元的服務一年,還要賠了幾百億。
不知道會不會再做一次在中國身上,因為中國去年年上海浦東發展、招商銀行、還有一間忘記是甚麼名字,合共有三間銀行,是涉及與伊朗有交易的,美國是記錄在案的,但是還沒有行動,但是它(美國)知道有這三間中資銀行跟伊朗是有交易的,所以他們已經是預備好的,不知道甚麼時候出招的。
至於大家最怕的聯繫匯率,其實單方面的取消,美國是做不到的,因為這是香港的政策,但是美國是有很多小動作和方式,可以令的聯繫匯率的制度不會那麼順暢,就剛剛講到的SWIFT是其中一種。
第二就是當我們金管局要拿美金的時候,必須要在美國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就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那裏,開一個帳戶的,所有環球的央行都要的,那它就可以封了你的帳戶運作。譬如我們最近金管局問美國拿了一個一百億美元的Line,那個叫FIMA Facility。
如果美國要制裁你的話,他可以凍結你的戶口,限制你使用任何相關的服務,包括拿那一百億的話,令你無法從正常的市場途徑獲得美元的話,就會引發信心危機了。那麼,沒有辦法從正常途徑獲得美元,你就只好如陳茂波所講,問人行借,或者以Swap的方式去拿,又或者去黑市獲取,否則不能維繫聯繫匯率。
所以美國是有招(方法)制裁香港的,但是它甚麼時候才按鈕,很難說。技術上它是可以這麼操作的。
記者:因為《國安法》,許多人都想移民、走(撤)資。作為財經界人士,有沒有感到這種恐懼?或者覺得國安法是否能通過?
渾水:《國安法》已經放在附件三,人大已通過了,似乎是事在必行的。但是有許多風聲,就是是否我們自己立23條就算是國安法,那些政治上的分析,我無法評論,我不是政治出身,或者很熟悉政治的人,但撤資是感覺到是有的。
在街上,能看到美資銀行或者是外資銀行很多人排隊。許多人都想至少先開一個離岸戶口,未必馬上搬走錢。移民的熱線被打爆了。大家都去查詢移民,去台灣也好,哪裏都好,BNO的平權大家也在談,所以移民的事情大家都在進行的。
坦白講,民間的資本比較像螞蟻搬家。未必能觸發整個制度的崩潰。始終要令整個金融制度崩潰,美國能做的事比我們民間十萬、幾百萬這樣慢慢搬錢要有效得多。我們這麼搬是無法搬走香港的金融儲備,不能衝擊香港的金融體系,唯有美國引爆的信心危機才能衝擊到。
港金融越發中資化 港資退場或私有化
記者:怎麼看香港的前景?
渾水:香港的前景相信會越來越中資化。我講股市、財經。我們的恒生指數成份股已經很大比例被中資佔領,無論是騰訊,四大資產銀行,還是一些內房(股),其實是佔了成份股很大的一部份。許多的港資將會慢慢私有化,或退場,大家都會看到。
譬如會德豐已經私有化,利豐私有化,很多港資會退場,又或者越來越變得不活躍,騰出空間給中資去發揮。阿里巴巴已第二上市,更多的中概股回流,越來越A股化。從金融的角度,這是我們預見到的不可逆轉的大勢。
多人發聲有助於維護現行上市規則
記者:如何能夠守住香港這清水不會變渾?
渾水:我想我們可以做的事都比較被動。香港其實有個獨立股評人,叫大衛・韋伯(DavidWebb)。他已盡餘生最大的努力不斷的講這個制度有些甚麼不好的地方,或者一些企業管治有甚麼不好的地方。但最近他身體抱恙,因為癌症病魔纏繞,可能要退下火線。能夠守住條Line(陣線),就要在看到在金融界不平、不對的金融事情,要多發出聲音。
因為金融與政治民生有所不同,因為政治民生,就算是下至升斗市民,上至政治博士,都可以講幾句。但是,金融其實有技術成份在裏面,唯有懂內行的再多說幾句,提醒一下,讓大眾知道金融界有些甚麼不好的地方,腐敗的地方。我想這是在這大勢之下,能夠盡的小小力量。
記者:預期還會否有第二個、第三個David Webb出現?
渾水:我想像David Webb的特殊角色是少有的,因為他有很強的西方背景。他做過港交所的董事,也是SFC(證監會)裏面某些委員會的會員,他本身是智力超群的人,是Mensa的成員,也是牛津學歷、博士。他這種背景是萬中無一,絕無僅有。
但他至少開了個頭,一個新的藍海,原來可以這麼做,唯有其他人去模仿他,當他是偶像,跟著他的路,踢爆更多的東西。
記者:金融界的手足也很厲害,他們阻止曠視科技上市。證明還有很多很能幹的人在背後,還沒出來發聲。
渾水:我想那個個案比較特別。我傾向不相信幾封投訴信就令到一家公司不能上市,我想背後應該有更多的人做了更多的事,或者這家公司的確做了許多不可見光的事,或者過不了上市科的要求,才會上不了市。所以,多些人發聲,多些人講,其實是好事。
如我剛才所講,聯交所常常有低調的諮詢,常常修改上市規則,很低調,不告訴別人,甚至新聞也不報,大家可能要多加留意,發現如果那些諮詢原來是暗渡陳倉,做壞事,就多點表達意見,找議員,投資者、關注組也好,可能多發聲,令它不能那麼容易改變現行的上市規則。
現在上市規則太容易改變,象徵式的做些諮詢,沒人管,過了,就改了。其實這種做法不是那麼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