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本土咖啡連鎖店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近日自曝財務造假,舉世譁然。該事件正在開啟骨牌效應,將背後涉及的銀行、券商、信託等機構置於風口浪尖。

由於正值美國政府試圖阻止缺乏透明度的中國公司在美上市之際,有金融機構指,瑞幸事件將導致所有中概股陪葬。

瑞幸引爆炸彈 讓所有中概股陪葬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突然發佈公告自曝財務造假,並指首席營運官(COO)劉劍和部份員工偽造業績22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告發佈後,瑞幸咖啡股價開盤暴跌逾80%,隨後觸發了6次熔斷。

影響遠遠不止於此。「所有中概股、在華投資的美元基金都將被這杯注水的咖啡影響」,投資界報道說,瑞幸給所有中概股的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引發一場對中國企業的信譽危機。

海通國際甚至直接指出,瑞幸事件再一次向全美和全世界驗證他們每天都想證明的問題——中國公司的數據有問題。如此一來,瑞幸是引爆了身上的炸彈,卻讓所有中概股陪葬了。

因涉嫌證券欺詐,多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已對瑞幸咖啡公司和特定管理人員提起集體訴訟,目前法院已正式立案。

瑞幸事件的導火線

今年1月31日,國際知名做空公司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宣佈收到了一份關於瑞幸咖啡的匿名報告,指瑞幸咖啡涉嫌財務欺詐。

報告認為,瑞幸咖啡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捏造財務和營運數據,誇大門店的每日訂單量、每筆訂單包含的商品數、每件商品的淨售價,從而營造出單店盈利的假相。

渾水指,雖然瑞幸咖啡的管理層稱自己從未出售過該公司一股的股份,但是,他們已經通過股權質押方式套現。

2018年1月,瑞幸咖啡的logo實驗性門店在北京銀河soho試營業,之後開啟了瘋狂擴張的步伐。成立不到1年時間,瑞幸門店數量就達到2,000家,成為國內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

事實上,自2018年成立至今,瑞幸咖啡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數據顯示,在試營運之前的2017年,瑞幸咖啡淨虧損5,637萬元,2018年,淨虧損16億元。成立一年多,累計虧損金額已超過33億元。

成立18個月後,這隻背負著巨額虧損的「獨角獸」抵達了大洋彼岸的敲鐘舞台。2019年5月17日晚,瑞幸咖啡在美國紐約納斯達克市場敲鐘上市,創造了中國咖啡品牌自創立到美股上市的最快紀錄,共募集資金6.95億美元,市值達42.5億美元,成為當年在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

目前,瑞幸事件已開啟多米諾骨牌效應,將一大堆銀行、券商、信託、創投等機構置於風口浪尖。

據《證券時報》報道,中共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西藏信託」是為瑞幸咖啡提供過貸款的信託公司,該機構於2018年6月給瑞幸咖啡提供了一筆3億元抵押貸款,期限2年,年利率8%。

2019年3月,瑞幸咖啡從上海國有獨資企業浦發銀行(SPDB)獲得6,000萬元的定期循環貸款。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劉安表示,瑞幸咖啡涉嫌造假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可以參考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醜聞的案例:如果造假事實屬實,公司首先會收到美國證監會(SEC)天價的監管罰單,退市也將難以避免,十有八九的後果將會導致公司破產。

截至周四(2日)美股收盤前,中概股裏,瑞幸咖啡75.57%絕對領跌,尚德機構、蔚來、和信貸、房天下、房多多等超50家中概股跌幅明顯。

在瑞幸股票熔斷的帶動下,連續多日下跌的中概股,可能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在華投資的美元基金會何去何從,甚至還有更深遠的影響正在慢慢浮現。

瑞幸引發中概股信用危機 中共證監會發聲

4月3日,中共證監會就瑞幸財務造假事件發佈聲明,譴責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

該消息引發輿論熱議。有評論指,證監會發聲顯然是擔心引火燒身,引發中概股連鎖反應。坊間的質疑似乎一語中的。

一位接近市場的投行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瑞幸的這起財務造假,或許將引發中概股在美國的信用危機。

波及面是否會如此大,目前還無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為瑞幸做上市保薦等中介機構無一可以逃脫責任。

根據WIND數據顯示,瑞信(NYSE)、摩根士丹利(NYSE)、中金國際(CFIG)、海通國際(Haitong Int』l),為其聯合承銷商,安永(Ernst&Young)為其審計機構。

「這無疑會對中國創新股會帶來負面印象」,「中國的公司以後就別老想著美國上市了,這個橋極有可能就被瑞幸這種爛公司給拆了。」兩位VC/PE機構投資者厲聲道。

海通國際在4月2日美國早報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瑞幸事件「再一次向全美和全世界驗證他們每天都想證明的問題——中國的數據有問題」。

特朗普欲驅逐中國在美上市公司

根據彭博社和《紐約時報》等媒體去年9月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討論阻止中國公司在美上市,這是試圖切斷中美經濟關係的最新動態。

特朗普政府對華鷹派討論收緊中國公司在美上市規定的可能性已經很長時間了。支持者說,這些努力將堵上漏洞,那些漏洞允許中共國企利用美國金融規則,以及在沒有妥善披露財務信息的情況下從美國投資者那裏募集資金。

限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根據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截至2019年初,有156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總市值達到1.2萬億美元。

這些想法得到美國國會兩院的呼應。一些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去年6月推出法案,要求將那些連續三年不遵守美國法規的公司摘牌。議員們認為,中國公司從美國資本市場受益,卻使用另外一套規則。

美方對中國公司的不滿主要是,股權和財務缺乏透明度。商業界長期以來批評中共將一些公司財務審計報告保密,聲稱它們是國家機密,將跨境轉移審計文件視為非法。

在2015年,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德勤(Deloitte)、普華永道(PwC)、安永(Ernst&Young)及畢馬威(KPMG)的在華子公司各支付50萬美元和解費,以解決它們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糾紛。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四大會計公司提供中國公司的文件,四大公司拒絕。美國法庭判決四大公司違反美國法律。

報道說,特朗普政府也在審議主要投資基金,包括公務員養老金計劃,向中國公司投資的情況,可能試圖限制這些做法。

比如,政府僱用退休計劃——節儉儲蓄計劃,預計2020年將改變組成部份,更多地向中國等新興市場投資。

美國國會、政府當中的對華鷹派擔憂,這些安排將把美國納稅人的錢注入那些支持「中國製造2025計劃」或參與新疆監控計劃的公司。

對於公司財務中共為何要保密

勃朗特資本首席投資官恆普頓(John Hempton)曾撰文表示,共產黨中央委員們的孩子和親戚都是美國股票欺詐風潮當中的受益者。他也批評四大國際審計公司,儘管知道中國公司造假,仍然願意在帳目上簽名。這些審計公司都在與中共統治盜賊通力合作。

《企業旁觀者》201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中共不願交出上市公司財務文件的可能原因是,中共政客和太子黨與大規模公司造假有關聯。

該文章還提到,美國監管機構對華鷹派必須行動起來保護美國資本市場的活力,而西方式的審計制度可能會暴露太多隱藏在中國審計黑幕後面的竊國大盜的秘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