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風箏」的印象,翱翔天際需乘風而上,而「盤鷹風箏」是一種特別的風箏,在無風的環境下都能夠「飛」起,甚至在室內都能盤旋,十分獨特。屬運動風箏類別的盤鷹風箏單線控制,可以鍛煉放飛者手眼的配合,娛樂身心。區少偉十年前開始玩盤鷹風箏,並成立香港盤鷹協會,助更多人認識這一獨特的運動模式。

區少偉展示手中酷似鷹的風箏說:「盤鷹風箏仿真性很大,有時候飛上去,有些真的鷹飛上來,大家有個互動。」


區少偉展示家中收藏的各類盤鷹風箏。(陳仲明/大紀元)
區少偉展示家中收藏的各類盤鷹風箏。(陳仲明/大紀元)

區少偉隨手便能讓盤鷹風箏「一飛沖天」,在空中盤旋,做著各種動作,趣味十足。令他最為滿足的一次展示,是在朋友的宴會上,在室內環境中,盤鷹風箏突旋而過,刺爆氣球,又迅速回到了區少偉的手上,參與宴會的賓客們嘖嘖稱奇。


「盤鷹風箏」是一種特別的風箏,在室內無風的環境下都能夠飛起。(陳仲明/大紀元)
「盤鷹風箏」是一種特別的風箏,在室內無風的環境下都能夠飛起。(陳仲明/大紀元)

區少偉介紹,盤鷹風箏由軟翅鷹風箏經過結構上的改進而逐步演變而來的,能夠透過操控技巧飛行,在無風或者微風環境下都可以放飛,令風箏做出各種俯衝、滑翔、翻身等特技動作,不限於在室外空曠環境下玩耍,甚至可以邀請坐在輪椅上的老友記試玩。唯在香港認識這種風箏的人不多,可以互相學習、交流者甚少,區少偉也希望能透過多種渠道給大眾認識盤鷹風箏。

風箏紮作工藝

來到區少偉家,掛滿一面牆的風箏映入眼簾,他收藏了幾十隻不同款的盤鷹風箏,有的是外地購買,有的是好友贈送,有的是自己製作。區少偉取下一個風箏,介紹道:「盤鷹風箏一般是用竹篾去紮作的,先做個骨架,再糊表黏貼,手繪,放飛,便是製作風箏的紮、糊、繪、放四個步驟。」


盤鷹風箏一般用竹篾紮作成骨架。(陳仲明/大紀元)
盤鷹風箏一般用竹篾紮作成骨架。(陳仲明/大紀元)


由區少偉設計、手繪的盤鷹風箏。(陳仲明/大紀元)
由區少偉設計、手繪的盤鷹風箏。(陳仲明/大紀元)

區少偉表示,「紮」是重要的一個步驟,講究對稱平衡,風箏左右兩翼需要完全一致,受風面積相當,才能夠更好地放飛。而在骨架的製作材料中,除了使用傳統的竹篾,碳纖維都可以作為骨架紮作,他提及若以竹篾為材料,不同硬度彎曲程度也會導致製作出來風箏的形狀不同,需要更多地調適,而碳纖維的軟度更好,製作出來的風箏也易飛。他也嘗試過使用廢棄的塑膠樽和碳纖維設計成「環保盤鷹風箏」,一樣可以飛上天,而市面上普通的風箏、發泡膠飛機,也可以改裝為盤鷹風箏。


盤鷹風箏不只是「鷹」的形狀,市面上普通的風箏、發泡膠飛機,也可以改裝為盤鷹風箏。(陳仲明/大紀元)
盤鷹風箏不只是「鷹」的形狀,市面上普通的風箏、發泡膠飛機,也可以改裝為盤鷹風箏。(陳仲明/大紀元)

沒有風也能「飛」

區少偉演示盤鷹風箏的放飛過程,他三十秒便組裝好一隻盤鷹風箏,手中的盤鷹輪是風箏的重要組成部份,它能夠迅速收線與放線,在放飛過程中起到控制風箏方向和距離的作用。

「放飛的工具──盤鷹輪的變化是最重要的。盤鷹輪可以很快速去放線和收線,才可以令鷹即時反應可以做出一些動作,可以改變兩隻翼受壓。」區少偉一邊說,一邊將手中的風箏放飛,他靈活地控制著盤鷹輪,眼睛緊盯著風箏的方向,根據風箏的角度再不斷調整風箏線,令風箏隨著他的操控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時而翻轉,時而滑翔,時而俯衝,姿態多樣。


盤鷹輪。(陳仲明/大紀元)
盤鷹輪。(陳仲明/大紀元)


盤鷹輪能夠迅速收線與放線,在放飛過程中起到控制風箏方向和距離的作用,是盤鷹風箏放飛的關鍵。(陳仲明/大紀元)
盤鷹輪能夠迅速收線與放線,在放飛過程中起到控制風箏方向和距離的作用,是盤鷹風箏放飛的關鍵。(陳仲明/大紀元)

他提到放風箏的距離可遠可近:「放的距離可以30米、50米、1,000米都可以,在這個距離內可以控制它做一些動作。」

盤鷹風箏在無風的環境下也能「飛」,區少偉分析:「主要是我們做每一隻風箏都要找出一個平衡點,左右平衡,前後平衡,我們放盤鷹風箏,最主要是靠滑翔的動作,便可以在室內產生飄飛的效果。」


盤鷹輪能夠迅速收線與放線,在放飛過程中起到控制風箏方向和距離的作用,是盤鷹風箏放飛的關鍵。(陳仲明/大紀元)
盤鷹輪能夠迅速收線與放線,在放飛過程中起到控制風箏方向和距離的作用,是盤鷹風箏放飛的關鍵。(陳仲明/大紀元)

傳統風箏依靠風產生升力而飛,而盤鷹風箏主要是靠收放線來帶動風箏的動作。他曾經在室內運動場、宴會廳內放飛,都能夠成功。在室外的環境下,因大風反而效果不好,難以控制風箏滑翔方向。

區少偉談及一次在數碼港參加風箏活動,當天有很多海外風箏隊前來,只可惜風力不足,大型風箏暫時無法放飛,人們都在等待「風起時」。區少偉拿著自己的盤鷹風箏問主持:「不如我試試看放我的風箏?」在他手中,盤鷹風箏順利盤旋而起,引人注目。

盤鷹風箏帶來的樂趣

十多年前,區少偉參與籌款活動時想到一個新的拍攝紀念照的方式──將活動標誌印在風箏上放上天,從而開始學習放風箏的技藝。在一路搜尋風箏資料時,他接觸到了「盤鷹風箏」,這種七、八十年代興起的運動風箏,與西方雙線、四線的運動風箏不同,單線便能操控。

區少偉認為盤鷹風箏是一種全身的運動,對身體有益:「我們放飛的時候要手、腦、腳配合。眼睛望著風箏,它有甚麼反應,沒有反應它就會跌下來了。我們玩低空盤旋的時候,經常要走前走後。譬如我們放風箏總是看著天,對頸椎好一些。這是一個低運動量的運動,我覺得對人的身體都幾好的。」

體會到盤鷹風箏的樂趣後,區少偉於2014年成立了香港盤鷹協會,邀請自己的朋友參與,也曾開辦盤鷹體驗班和盤鷹課程,希望能夠讓香港市民進一步了解這一運動。去年在「翱翔」藝動沙螺灣活動中,他也曾開辦盤鷹風箏工作坊,為參與市民介紹盤鷹風箏的特點,並教授風箏的製作。

*********

「我有個網名叫做『百萬分之一的區區』。在香港不是很多人玩盤鷹風箏,我就是百萬分之一。」區少偉笑言。他提及風箏運動在香港較為小眾,因為放風箏的限制較多,場地不足。但他也希望有關部門可以進一步了解盤鷹風箏的特點,從而使更多人接觸盤鷹風箏。◇


盤鷹風箏。(陳仲明/大紀元)
盤鷹風箏。(陳仲明/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