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九龍東的鯉魚門,不少人腦海中浮現的便是夜幕降臨後熱鬧的海鮮街。隱藏在海鮮街內的鯉魚門創意館,簡陋的大門似乎不那麼引入注目,步入其中,細細品味與觀賞,方了解鯉魚門不只有海鮮業,其採礦業及陶瓷業都盛行一時。由鯉魚門三家村歷史最悠久的傳統村校——海濱學校活化而成的創意館,當然也少不了校內文物的展示。校友們也不時前來參觀敘舊,分享當年的同窗情。
 

位於九龍東的鯉魚門,有不少歷史與故事蘊藏其中。(陳仲明/大紀元)
位於九龍東的鯉魚門,有不少歷史與故事蘊藏其中。(陳仲明/大紀元)


談及九龍東的鯉魚門,不少人腦海中浮現的便是夜幕降臨後熱鬧的海鮮街。(陳仲明/大紀元)
談及九龍東的鯉魚門,不少人腦海中浮現的便是夜幕降臨後熱鬧的海鮮街。(陳仲明/大紀元)


隱藏在海鮮街內的鯉魚門創意館。(陳仲明/大紀元)
隱藏在海鮮街內的鯉魚門創意館。(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六月,沉寂多時的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的Facebook專頁開始活躍起來,每隔兩三天就有一個發帖,筆者好奇這是否新開的一個文化活動場所。事實上,鯉魚門創意館自2011年11月開幕,由海濱學校活化而成。這些年創意館持續舉辦過不少活動,只是較為低調,少在Facebook上宣傳。

新上任的經理Calvin誠意十足,在近兩個月間盡心盡力重整旗鼓,一手一腳更新設施,整理擺設,將創意館以更為醒目的面貌展現在市民眼前。他希望創意館能夠加強宣傳,並籌劃更多喜聞樂見的活動,以創意館作為社區的重要紐帶,連結不同背景的人與事,將鯉魚門的文化傳播開來。

舊校舍承載校友同窗情

近年流行活化古蹟,鯉魚門創意館便是一個例子。於1946年創校的海濱學校,原型為一間二十年代由石商成立的無名私塾,因戰亂停辦,日治結束後村民在海傍復校,命名「海濱學校」,寓意「學海無涯,海濱為始」。學校全盛時期上下午校共有12班,學生人數曾多達500名。服務半世紀的村校於2008年停辦,後有組織於2010年向政府承租舊校舍,活化為創意館,持續營運至今。


鯉魚門創意館內的海濱學校校史廊。(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門創意館內的海濱學校校史廊。(陳仲明/大紀元)


海濱學校校史廊的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海濱學校校史廊的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海濱學校校史廊的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海濱學校校史廊的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海濱學校校史廊的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海濱學校校史廊的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海濱學校校史廊的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海濱學校校史廊的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筆者饒有興致前往創意館拜訪,訪問當日,適逢1969年的畢業生聚會,畢業五十年的多名校友齊齊前去學校參觀,緬懷他們的青春年華。年過半百的校友們心情頗佳,容光煥發,談起往事津津樂道。在校史廊中,他們看到陳列的點名冊、教職員證、獎狀等等,臉上露出了開懷的笑容。他們經過二樓的課室時,興奮地指著昔日上課的地方,談論起讀書時光的趣事,紛紛合照留念。


館內的校友簽名板。(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校友簽名板。(陳仲明/大紀元)


1962年畢業的校友馮仕芬參觀創意館並留下簽名。(陳仲明/大紀元)
1962年畢業的校友馮仕芬參觀創意館並留下簽名。(陳仲明/大紀元)

Calvin提到,六月初還有一名1962年畢業的校友馮仕芬前去參觀,馮先生當年自颱風溫黛後搬遷至市區,直到當日才再次踏足鯉魚門。其班主任高志芳終身服務海濱學校,於1976年升任第二任校長,1987年退休。馮先生特地在校友簽名板上留下簽名,紀念返校的珍貴時光。

Calvin認為,這裏是校友們充滿了回憶的地方,自己也有責任好好打理,打響鯉魚門創意館之名,吸引更多校友回來。

維護翻新館內設施 給遊人舒適文化體驗

Calvin初來創意館工作,便被其優美的環境、濃郁的人文氣氛所吸引。坐山面海,在二樓的Kitchen Madlic餐廳聽著海浪聲嘆一杯咖啡,看著空中的麻鷹翱翔。天氣好時,還可以欣賞館內藝術遮光屏在太陽直射下的投影,明代《粵大記》的香港海圖就會投射到地面,美不勝收。想靜下心來的時候,便可到一樓的陶瓷製作室與司徒健老師做做陶瓷,聊聊人生與歷史,頗有一番意境。


館內藝術遮光屏在太陽直射下的投影,明代《粵大記》的香港海圖就會投射到地面。(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藝術遮光屏在太陽直射下的投影,明代《粵大記》的香港海圖就會投射到地面。(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藝術遮光屏在太陽直射下的投影,明代《粵大記》的香港海圖就會投射到地面。(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藝術遮光屏在太陽直射下的投影,明代《粵大記》的香港海圖就會投射到地面。(陳仲明/大紀元)


在二樓的Kitchen Madlic觀賞風景,聽著海浪聲嘆一杯咖啡,十分享受。(陳仲明/大紀元)
在二樓的Kitchen Madlic觀賞風景,聽著海浪聲嘆一杯咖啡,十分享受。(陳仲明/大紀元)


在二樓的Kitchen Madlic觀賞風景,聽著海浪聲嘆一杯咖啡,十分享受。(陳仲明/大紀元)
在二樓的Kitchen Madlic觀賞風景,聽著海浪聲嘆一杯咖啡,十分享受。(陳仲明/大紀元)


位於創意館二樓的Kitchen Madlic。(陳仲明/大紀元)
位於創意館二樓的Kitchen Madlic。(陳仲明/大紀元)

然而理想的環境也面對設施老化的問題,例如Kitchen Madlic的冷氣機壞了一年都沒有維修。Calvin剛到任十天,便籌劃更新設施,身為行動派的他積極迅速地付諸行動。十天後筆者再次到訪,冷氣已更換,校史廊中的燈重新安裝,百年石礦和萬機陶瓷廠歷史簡介的展板也重新製作。他認為維護好基礎設備對發展創意館非常重要,給訪客一個舒適的遊覽體驗,才能吸引他們再次前去。

館內常設導賞活動,為遊客介紹鯉魚門的採礦、製陶瓷歷史。據文獻記載,在十九世紀中期,本地有不少歷史建築由鯉魚門開採的花崗岩建造,如舊立法會大樓(現終審法院);花崗岩也是當時香港重要的出口貨品之一,輸出至美國、澳洲、中國大陸沿岸地區。在香港的採石工人,大部份是來自廣東省的客家人,他們也將客家文化帶到本地。一百一十五年前,港英政府委任鯉魚門客家人作「頭人」,以每月三百港元地稅銀,承包附近一帶的採石業務。這裏的歷史與香港電車一樣悠久。


館內的採石器材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採石器材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門開採的花崗岩。(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門開採的花崗岩。(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採石器材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採石器材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採石器材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採石器材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客家麒麟,客家人將他們的文化帶到鯉魚門。(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客家麒麟,客家人將他們的文化帶到鯉魚門。(陳仲明/大紀元)

除了採礦外,鯉魚門的陶瓷手工業也十分知名。在創意館後山,有一座建於六十年代的棄置窯爐,是萬機陶瓷廠的遺址,這間在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間運作的陶瓷廠,其工藝源於江西景德鎮,燒製出青花瓷、鑲接瓷板、瓷塑仙佛像等,並衍生出泥塑及仿出土陶器等工藝品,曾被用作港產電影道具。


位於一樓的陶瓷製作室。(陳仲明/大紀元)
位於一樓的陶瓷製作室。(陳仲明/大紀元)


萬機陶瓷廠模型。(陳仲明/大紀元)
萬機陶瓷廠模型。(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陶瓷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陶瓷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陶瓷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陶瓷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陶瓷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館內的陶瓷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陶瓷製作室內的學員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陶瓷製作室內的學員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Calvin相信這些歷史的背後仍有很多待記錄下來的故事,創意館能夠提供一個平台,成為文化的輻射點,令更多人參與其中,透過一系列教育導賞活動、工作坊進行文化承傳。

*********

踏出鯉魚門創意館,步行幾分鐘便到鯉魚門燈塔,傍晚時分,夜幕低垂時遙望維港,天空明朗時月光灑下,景色唯美浪漫。「鯉魚夜月」也曾被譽為「香港八景」之一。鯉魚門值得欣賞的地方與故事還有很多,來日方長,有待慢慢挖掘。◇


踏出鯉魚門創意館,步行幾分鐘便到鯉魚門燈塔。(陳仲明/大紀元)
踏出鯉魚門創意館,步行幾分鐘便到鯉魚門燈塔。(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夜月」曾被譽為「香港八景」之一。(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夜月」曾被譽為「香港八景」之一。(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門日落。(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門日落。(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門日落。(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門日落。(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門日落。(陳仲明/大紀元)
鯉魚門日落。(陳仲明/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