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亡、周興,商人對「帝」、「上帝」的信仰也隨之轉變為周人對「天」的信仰。儘管後者與前者字眼不同,但實質都是指全能的「至上神」。
既然是「至上神」,「天」在周人心目中的地位,當然是至高無上的。周人祭天的習俗便充份證明了這一點。
去過北京天壇的人都知道,那是清朝皇帝祭天的地方。不過,作為華夏民族最隆重、最莊嚴的祭祀儀式和人與天的「交流」形式,祭天的歷史遠比清朝要悠久得多,一直可以追溯到包括周代的上古時期。
在周代,每年冬至之日,天子都要在國都南郊,舉行祭天的正祭。
「圜丘祀天」與「方丘祭地」,因為都在郊外,也稱「郊祀」。
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祭壇,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圓。
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
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來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內著袞服(飾有日、月、星辰,及山、龍等紋飾圖案的禮服),頭戴前後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間插大圭,手持鎮圭,面向西方立於圜丘東南側。
這時鼓樂齊鳴,報知天帝降臨享祭。接著天子牽著獻給天帝的犧牲,把它宰殺。這些犧牲隨同玉璧、玉圭、繒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點燃積柴,讓煙火高高地升騰於天,使天帝嗅到氣味。這就是燔燎,也叫「禋祀」。
隨後在樂聲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飾,作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陳放著玉璧、鼎、簋等各種盛放祭品的禮器 。
這時先向尸獻犧牲的鮮血,再依次進獻五種不同質量的酒,稱作「五齊」。前兩次獻酒後要進獻全牲、大羹(肉汁)、鉶羹(加鹽的菜汁)等。第四次獻酒後,進獻黍稷飲食。
薦獻後,尸用三種酒答謝祭獻者,稱為「酢」。飲畢,天子與舞隊同舞《雲門》之舞,相傳那是黃帝時的樂舞。最後,祭祀者還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賜福於天子等,稱為「嘏」,後世也叫「飲福」。
天子還把祭祀用的牲肉贈給宗室臣下,稱「賜胙」。可見周人不但祭天,而且儀式極為隆重。
那麼,周人為甚麼要祭天呢?目地無非就是通過這種儀式,來表達對於天哺育、滋潤萬物的感恩之情,並祈求皇天上帝的保祐。這表明在他們眼裏,不僅世間萬物都是由天哺育、滋潤的,而且天還具有保祐他們的能力。
如果不是這樣,他們又何須感恩與祈求上天呢?!
既然在三代時期的先民看來,「帝」、「天」不但哺育、滋潤著萬物,而且主宰決定了大千世界的一切,無論是自然界的風雨雷電、水澇旱災,農作物的生產和收成,還是王朝的興盛衰敗、人的富貴貧賤、吉凶禍福,無一不取決於冥冥之中上「帝」、「天」的安排,那麼就必然會引申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人要想得到上天的福祐,就必須感恩、敬畏和祈求上天,否則,不但不能得到上天的護祐,反而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說到對上天的感恩、敬畏和祈求,祭天固然是一種重要的形式,「封禪」也是一種重要形式。
在中國古代,最盛大的國事,莫過於在泰山「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
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亂之後,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禪天地。
古籍中,最早提及封禪的是春秋時期的《管子‧封禪篇》。書中管仲曰:
「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意思是說,古代封泰山祭天,禪梁父山祭地的有七十二家,而我所能記得的不過只有十二家。這就是古代的無懷氏封泰山祭天,禪云云山祭地;伏羲封泰山祭天,禪云云山祭地;神農封泰山祭天,禪云云山祭地;炎帝封泰山祭天,禪云云山祭地;黃帝封泰山祭天,禪亭亭祭地;顓頊封泰山祭天,禪云云山祭地;帝嚳封泰山祭天,禪云云山祭地;堯封泰山祭天,禪云云山祭地;舜封泰山祭天,禪云云山祭地;禹封泰山祭天,禪會稽山祭地;湯封泰山祭天,禪云云山祭地;周成王封泰山祭天,彈社首山祭地。他們都是承受天命然後才舉行封禪大典的。
由此可見,封禪之儀在「三皇五帝」時便已有之。而在三代帝王中,夏禹、商湯和周成王都曾經在泰山封禪。
那麼夏禹、商湯和周成王為何要封禪?
《五經通義》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就是說:古代帝王封禪的目地,是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向天、地報告自己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而古代帝王之所以要通過這種極其隆重的方式,向天地報告自己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則再清楚不過的表明了一點,那就是在他們看來,上天,是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必須感恩、敬畏和祈求的對象。◇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